摘錄自: 貝諾法王接受安德魯.可漢專訪
安德魯:
在90年代初期,賈札仁波切(甲札(夏札)法王)告訴我:「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具足出離心。如果你有出離心,這意味著你瞭解這個世界是沒有實義的,輪迴的種種,是連一點意義都沒有的!假若你透徹的領悟輪迴的過患的話,這本身就是一種證悟!這意味著你已經超越輪迴,瞭解到這個世間究竟上是沒有意義的。」
摘錄自: 貝諾法王接受安德魯.可漢專訪
安德魯:
在90年代初期,賈札仁波切(甲札(夏札)法王)告訴我:「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具足出離心。如果你有出離心,這意味著你瞭解這個世界是沒有實義的,輪迴的種種,是連一點意義都沒有的!假若你透徹的領悟輪迴的過患的話,這本身就是一種證悟!這意味著你已經超越輪迴,瞭解到這個世間究竟上是沒有意義的。」
千萬不要自殺,自殺很苦的。自殺是這樣,譬如說你可以活到70歲,結果你30歲自殺了,你是跳樓死的,那你剩下的40年每天那個時間你就要去跳樓一次,要去那邊跳樓一次,苦不苦?太苦了。40年結束以後,你就要享受自殺的業報 - 『直接下地獄』。為什麼?自殺就是不孝父母,怎麼可能不下地獄呢?對不起眾生,一定要下地獄的。
下地獄以後又來做餓鬼,自殺鬼。然後如果你無量世的投胎,終於有機會做人,還要七次自殺。
然後你七次自殺完之後,以後你生生世世,你最愛的人自殺。因為你自殺讓對方很痛苦。你讓幾個人苦,那你就要體受那種幾個愛人自殺離開你的苦。
各位,我們兒子如果跳樓自殺我們苦不苦?苦啊。因為我們過去自殺過,讓別人這麼苦。
一般來說,"灌頂"是藉著修行佛法來獲得內心的自在。"自在"是指自主、自由,擁有內心的自由。因為我們看事情是被外在條件所限制,我們被煩惱所控制,所以並不自在。
要得『自在』必須從『因』著手,從認識因果規律開始。例如:行善因(佈施、持戒)斷惡。惡因是我們的煩惱,由煩惱生嗔恨或嫉妒,由此我們造下惡業。如佛子行第11偈頌:諸苦源於欲自樂,諸佛利他心所生;由此自樂與他苦,如實交換佛子行。樂因是慈心悲心;而苦因就是我執。
每次吃飯,「食存五觀」要背一次,你就知道「我為什麼要吃飯」,這個飯來得不易呀!我很慚愧啊!吃的時候不能起"貪瞋癡",是把飯當做藥這樣來吃的。
而且吃之前還要念一個解毒咒:「三缽囉伽多」。
各位,傳染病流行的時間一定要念,很多病都是透過食物傳染的,對方也不是有心的,邊炒菜邊聊天,噴得全是口水,如果他剛好有流感,我們就被傳染了。你也沒辦法,也不可能去廚房檢查他有沒有戴口罩。
很多佛教徒,談到業力的時候,似乎認為業力是不能改變的,但是我們應該知道百分之七、八十的業力,是我們可以改變的,而剩下的百分之二、三十,涉及到的是我們所不能控制的事物,譬如說:時間的流動。
這也包括有時候,業力成熟到了不可改變的情況。
蓮花生大士對 益西措嘉空行母說:「措嘉,你是否有聽過妳的袓先去世?看見你的同輩及鄰居死亡?留意到你的親戚,無論老少,多已逝去?見過死屍被抬到墳場?如此,那怎麼可能死亡不會降臨到我們身上呢?如果我們對此仍無動於衷的話,解脫將遙遙無期!
一切善法功德之源是將『無常』謹記在心,所以切勿須臾忘卻死亡的恐懼!
所有知見中,無常觀是最殊勝的,所以切勿遠離它!相信事務是恆常不變的態度是萬惡之源,棄捨此見吧!除非你將『無常』觀深植內心,否則惡業的累積將如山般高。
問:有些法師說吃肉的人念經或念佛,有如『含血噴經書』?
海濤法師:我老實講,如果你瞭解道理,你就不會吃肉再念經了。但是,如果你現在還在吃肉,佛菩薩也不會怪你,佛菩薩希望你多念經,哪一天你能瞭解道理。我們要這樣講比較好講。
弟子問無垢光(龍欽巴)尊者:「什麼樣的弟子可得到大圓滿法」?
尊者回答說:「有聞思、有智慧的弟子總是喜歡在『二取分別』上面思維,屬於思維轉道用。愛禪坐的弟子特別執著打坐的境界,執著空性,這些人都修不出大圓滿法來。
只有對上師有無比信心的弟子,他們的內心自然而然能夠得到大圓滿的境界」。
禪修的兩種主在障礙是『昏沉』及『亢奮』。「昏沈」是禪修的狀態變得非常沈重、不清、混濁、呆滯,有時候行者會昏昏欲睡,並感到很沉重及缺乏明性,這就是禪修的第一種障礙。第二種障礙是「亢奮」(或掉舉),亦即行者的心太過於興奮,有太多過去的念頭,或是思緒不斷且極為強烈,以致於心無法收攝。
此法記載於《大寶伏藏》之中,是由「顯密八宗之祖」 - 龍樹菩薩從『大藏經』的密續中取出。此修法是以九大本尊,配合相對應的九種藥材。之後得到九種藥材之藥力、九本尊佛之佛力、九咒語之咒力,諸力和合而成才能發揮藥效。如此守護嗅丸才能具足摧毀瘟神病魔之侵擾。
作明佛母,梵語稱『咕嚕咕咧』,本尊一面四臂,手持金鈎與弓、箭、花索等法器,旋舞於代表"無明"的屍體之上,身色大紅,表示懷愛事業。
於「世間法」上能求得一切人緣愛情順遂,官權威望獲得提升,財富事業日與遽增;在「出世間法」上則是解脫成佛之無上本尊,能令行者悲心具足、智慧充盈,迅速趨入究竟佛果。特別為『薩迦派不共十三金法』之一。
【聖物尺寸】高5cm*寬3cm
心識散亂於六種外境是輪迴一切迷現之根本、一切痛苦的來源。
你我眾人平常總在塵勞裡,在喜怒、得失、五欲裡過活,眼耳鼻舌身意始終在攀緣外境,少有厭煩思靜之心。不要說收攝六根,反照迴光,就是一般的耐心專心做事,都很難得。
我本人誤打誤撞進了易學圈,這麼久的算命經驗使我對易學界和八字等算命方法有了深入的瞭解。
我曾經在qq算命群整天的算命,也擔任過國內各大主要易學論壇的八字斑竹,到現在一些論壇還沒有把我的名字去掉。這一年來我對中國易學界上至國內大師下至民間高手基本都有瞭解和接觸,對各種算命方式也清清楚楚,在北京和全國各地也擁有很多易友,更有數不清的算命qq群。
我是從易學圈裡走出來的佛子,最近看到「地藏緣論壇」上有人聊算命的事情,也想談談自己的看法了。
華智仁波切(巴楚仁波切 1808~1889) ,近代非常著名而偉大的『大圓滿法』證悟上師,以其樸質的生活方式著名。《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的釋論 - 非常著名的《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普賢上師言教》,凡是修習『大圓滿』法門前行必須要修習的這部偉大巨著,正是 華智仁波切偉大的論述。
他破除偶像的作風,以及不矯揉造作的外表,與其博學多聞和精神上的偉大成就齊名。他深刻地期許修行者,將重點放在精神與心靈的本質上面,而不要放在外表的形式上,因此,對於消除傲慢或虛偽矯飾,他也從不猶豫。
有悲心自然會遠離嗔恨心,但實踐中某些人的悲心卻有可能引發嗔恨心。
比如在放生時會對殺生者產生強烈的偏見。這時不妨看看自己的心,我們很顯然是把自己歸入了代表「道德」、「正義」和「值得拯救」的一邊,而對方則是「無藥可救」、「不值得慈悲」的。
華智仁波切(巴楚仁波切 1808~1889) ,19世紀非常著名而偉大的『大圓滿』證悟上師,以其樸質的生活方式著名。《大圓滿龍欽心髓》前行的釋論 - 非常著名的《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普賢上師言教》,凡是修習『大圓滿』法門前行必須要修習的這部偉大巨著,正是 華智仁波切偉大的論述。
他破除偶像的作風,以及不矯揉造作的外表,與其博學多聞和精神上的偉大成就齊名。他深刻地期許修行者,將重點放在精神與心靈的本質上面,而不要放在外表的形式上,因此,對於消除傲慢或虛偽矯飾,他也從不猶豫。
以『悲心』布施給餓鬼道,哪怕餓鬼道一點都沒吃到,也成為生天之因,消除無量業障/海濤法師
有人有問佛陀說:「佛陀,你叫我們念咒,我不知道念得好不好,到底我布施鬼有沒有吃到?」
佛陀就說了:「如果有人以悲心布施給餓鬼道,哪怕餓鬼道一點都沒吃到,也成為生天之因,消除無量業障,為什麼?悲心的功德。」
建造:世界最高的彌勒佛像塔院
地點: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附近
顧問:尊者第十四世達賴喇嘛、His Eminence Khamba Lama Gyabje Choijamts Demberel、喇嘛賈度仁波切、乃瓊護法圖登額珠
大家不要去猜測佛法,特別是金剛乘那些東西,他的那些示現,不要用凡夫的眼光去猜測,用我們很狹劣的很醜陋的,那個心去測度,那是有罪的,雖然顯現他很特別。
像最近我也有人送我那個叫 邱陽創巴仁波切的一本書,我一看那照片我覺得,我分別心很強,我覺得那個。
讓赤露、平常之心自在來去……如果念頭生起,就讓它們來,並讓它們自行解脫。如果念頭不生起,那麼就讓它們如此,並松坦地住於這自起自現的狀態中。
---第二世敦珠法王---
賈札法王是『大圓滿教法』的大光明,他在「揚列雪」建立了一個閉關中心。
|
大白傘蓋陀羅尼,漢譯為:“聖者如來頂髻中出生白傘蓋無有能敵廣大回遮母最殊勝成就陀羅尼”簡稱為“德嘎”,漢譯“白傘”。是金剛乘佛教中,尤為殊勝的回遮惡緣,消除災厄,息災法門的主要本尊。
|
『轉經輪』和『見解脫』,是我個人累積善業福德中兩項最寶貴的修持。
任何見著一個拿著轉經輪的人將不會墮入下三道。不論一個轉經輪內裝有多少的咒語,當輪轉一次,就會有那麼多的咒語散佈出去。
如果當你說:「嗡瑪尼貝咪吽」,它就會化現出一個 觀世音菩薩。觀世音的真實意義就是『愛』,猶如天下甘霖一般。
嘉華羅日巴於2016年薩嘎月藏曆四月15日(國曆5/21) 「佛陀成道暨涅槃紀念日」,開示了「佛教徒意味著什麼?」。
嘉華羅日巴解說作為佛教徒的基礎;皈依佛、法、僧三寶的重要;並講解佛教不同層次的信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