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 台南竹巴噶舉三乘佛學會如來講堂: http://tnvbs.blogspot.tw/2016_02_01_archive.html
雨寶陀羅尼三層,每層214,三層共642雨寶陀羅尼,可聚集無量福德資糧,可應用於世間與出世間一切事業。
轉載自 台南竹巴噶舉三乘佛學會如來講堂: http://tnvbs.blogspot.tw/2016_02_01_archive.html
雨寶陀羅尼三層,每層214,三層共642雨寶陀羅尼,可聚集無量福德資糧,可應用於世間與出世間一切事業。
偉大佛陀開示:供養十方諸佛菩薩、上師、本尊、空行、護法、對眾生作財施法施,還可清淨自己對上師、道友、寂猛本尊空行護法失毀誓言、發生衝突、懷恨在心、激烈爭論以及身語意三門的一切罪過。
我聽說國外有一些人在研究伏藏,但是從未聽說漢地有人在研究和挖掘伏藏,這方面的漢文書籍我也沒有看到過。也許大家都忙著搞經濟,跟錢沒有多大關係的事越來越沒有人做了。不過,這也許是我孤陋寡聞吧!說不定也有人在鑽研這方面的課題。
寧瑪派最神奇、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伏藏品。雖然其他教派也有伏藏品,而且在那些教派的上師當中,也有很多人可以取伏藏品,但伏藏的源頭卻是蓮花生大師。蓮花生大師所處的時期是前弘期,那個時候只有寧瑪派,所以絕大多數伏藏經文是寧瑪派的。
出世間法包括大乘和小乘。即使小乘的修行,也必須要有出離心。有了真正的出離心,並在此基礎上行善,這種修法就叫作出世間法。
現在,無論是在漢地還是藏地,許多人都自詡為佛教徒、居士、出家人,經常放生、磕頭、修五加行。很多人也以此而沾沾自喜,認為自己很不錯,天天都在修法。
心猶如相續的河流,假如你無法運用你的修持來把握它的每個當下,你做的持咒,觀想,唸誦,禪修,乃至談吐高超的見地,顯現高超的行為,這些都是在浪費時間。
修行的本質並沒有任何奇特的地方,它的實質就是反復的深入我們的心相續,並且改變它,否則,這個寶貴的人身會被浪費,你用一生的時間追逐自己的念頭,執着它所創造的輪回,實際上,就是在夢幻中迷失自己而不自覺。
淨界法師: 一個持戒的人,他的威德力達到什麼程度呢?
一個持戒的人,他的威德力達到什麼程度呢?佛菩薩說他走過的塵土叫作吉祥土,而且他受到天人的頂戴恭敬。你看有些女眾,她先生往生以後就守住貞節,守住不淫欲戒。這個房子鬧鬼,她一去那個鬼馬上就離開了。
普庵禪師是南宋江西袁州宜春慈化人,徽宗政和五年(西元1115)出生。
俗姓余,字印肅。二十歲禮壽隆賢和尚出家。二十八歲受甘露大戒于袁州開元寺。九年後入湘,訪溈山牧庵忠禪師而開悟,紹承禪宗臨濟之法緒。孝宗乾道五年(西元 1169)跏趺而逝,時年五十五歲。著有《普庵印肅禪師語錄》三卷。
李昌珏博士:我最後悔到世界上來投胎
李昌钰博士,國際知名的刑偵鑒識專家。人們稱他為:現場重建之王、當代福爾摩斯、神探……。他是警察、記者、博士、教授、專家……。美國人崇拜他,他如明星一般,成為許多人的偶像,他的傳奇故事廣泛流傳。
當一個人莫名其妙能看見鬼,說明做人的福報越來越少了,“活見鬼”對人類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我們有個親戚,以前是馬爾康的籃球健將,一米八的個子,魁梧彪悍,可有段時間,大家突然都說他得了憂鬱症,去到醫院怎麼治療也沒有效果。有一天,根讓仁波切對我說:“能不能將這個病人帶到你那兒加持一下?”我就讓他們把病人送過來了,一看,他整個人的行為舉止處處表現出小氣與擔憂,以前那麼大方的一個人,現在小氣到擔心吃了上頓沒下頓,一天到晚都看著他的老婆,老婆往東他就往東,老婆往西他就往西,鬼鬼祟祟地跟在他老婆後面,行為非常怪異,跟他以前的性格完全不一樣了,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經常有人問:“如果我觀蓮花生大士,其他佛是否不高興?我常拜的觀世音菩薩會不會不歡喜?”其實不會這樣。前段時間也講過,三世諸佛在法界中本為一體,你觀想一尊佛的時候,應觀想其他佛也一併融入;修持一位上師時,應觀想其他上師、諸佛菩薩與他的本體無二無別,這一點很重要!
否則,像去年我講上師瑜伽時,有些人一直很矛盾:“哎,我有七八位上師,每位都對我恩德很大,如果只觀修一位,其他上師可能不高興,我也對不起他們。我考慮了好長時間,晚上睡都睡不著,但仍無計可施,怎麼辦呢?您有沒有一個辦法,可以不分主次地,好像在我頭上放塊木板一樣,讓所有上師都坐在上面,由我來撐著,然後進行觀想?”我說:“這個沒有必要,諸佛菩薩也從未講過‘上師們坐在木板上’的上師瑜伽。雖然你對所有上師都有信心,這樣很好,但在修行的時候,觀想一位上師是一切上師的本體即可。”
當夏天的時候,空氣中的味道也會越來越重了,人身上的味道的也會越來越濃。現在女人似乎都喜歡噴香水,夏天有汗味,所以香水也抹得特別濃。走過,就是一片香水的味道,其實不好聞。而修行久了,我們身上自然會有香味的。
我們去聞一聞動物,家裏的狗啊,貓啊,就會感覺到它們身上的臭味。其實我們人身上也有臭味,但是因為自己天天聞,所以感覺不到,就像在廁所裏呆久了,聞不出廁所的味道一樣。
我們抉擇了身心世界的刹那性,就是抉擇到一切由因緣造作的有為法都是刹那滅的體性。回到具體的現象上來,像功名、富貴、壽命,都是有為法,都是身心刹那性的顯現。以功名來說,功名是以因緣造作的有為法,刹那生滅,所以沒有一成不變的功名,而且它隨著不同因緣會產生增減變化。怎樣變呢?就是造惡削減功名,行善增長功名。
古代有個叫丁湜的人,相士看他能大魁天下(就是會做狀元),後來再遇相士時,相士大驚說:“你做了什麼事,功名已經奪去了。”
近代藏傳佛教在漢地的傳播,有兩位大德功不可沒,他們分別是諾那上師和貢噶上師,其中貢噶上師(1893-1957年)還是承繼佐欽法脈的高僧。與第四世嶺喇仁波切一樣,貢噶上師曾任16世大寶法王的上師,主要傳承噶舉和寧瑪兩系教法。
1935年貢噶上師初來漢地弘法,前後共收僧俗弟子數十萬人計。在其弟子中,有一位著名的高僧、比丘尼圓照法師。
極珍貴殊勝的噶舉祖師們的聖物,由第二世巴佑仁波切開始,一直珍藏於列巴寺中。尊貴的 第八世巴佑仁波切於4月2日下午3時親臨噶舉祈願辦事處,為有緣法友加持。
尊勝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與尊貴的 第八世巴佑仁波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