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八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沉浸在世間八法中的凡夫俗子,不可避免地在其中隨波逐流,受苦受難。
世間八法又稱為『八風』,關於『八風』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說的是宋朝的蘇東坡居士做了一首詩偈,叫書童乘船從江北瓜州送到江南,呈給金山寺的 佛印禪師指正。
詩偈寫道:「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佛印禪師看了看,笑著批了兩個字 - “放屁”,讓書童帶給蘇軾。
蘇東坡看見後勃然大怒,馬上過江責問 佛印禪師。禪師平靜地笑言道:“君既八風吹不動,怎又一屁過江來?”這讓東坡慚愧不已,自歎自己修為不夠,說得出卻做不到。
世間八法,即為『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利:世間的各種物質利益
衰:減損破壞所得所有,所行事業衰敗
毀:受到譭謗中傷,精神及信用蒙受損失,打擊不斷
譽:被人讚美與吹捧,使人洋洋得意
稱:稱讚,擁護與讚美,讓人飄飄然
譏:被譏笑厭嫌,冷嘲熱諷,遭遇無中生有,議論紛紛,讓人煩惱
苦:身遭侵害,心遭惱亂,惡緣頻擾,身心受難
樂:隨順安樂,物資與精神均獲得滿足與快樂
『世間八風』一吹來,喜怒哀樂不自在,人們往往會心隨境轉,不能自已,陷入根深蒂固的『我執』中無法自拔。
一部分『我執』,屬於『俱生我執』,是先天帶來的殘存習氣;一部分屬於『遍計我執』,是後天自體於環境中互相作用產生的,當外境與自體因善發生良性的互動,就會產生好的覺受;當外境與自體因惡發生惡性的互動,就會產生不好的覺受。
每個人都追求快樂,希望被讚美,得到榮譽,不希望遭受煩惱與痛苦,被詆毀與批判。每個人都不希望在無常變化中失去所得,然而利與衰、毀與譽、稱與譏、苦與樂就如同孿生子一般,往往樂在,苦也在,譽剛走,毀又來。
我們通常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開心或者煩惱,就好像他人污蔑你是笨蛋,你馬上就會變成笨蛋一樣。
別人說你“好可愛,好溫柔”,你很開心,就忘記了自己怒目罵人的時候,是多麼讓人感到面目可憎。即使是他人的一句謊言誇讚,你都會信以為真,樂上很久。
而如果是逆耳的忠言,可能你一下子就跳起來了。
就這樣,人們常常為了迎合他人,而改變自己的『身、口、意』,很多時候就會被『貪、嗔、癡、慢、疑』牽著走,造惡業卻不自知。
『世間八法』讓人防不勝防。
很多人行持世間的事業,多是為了得到讚美與成就,如此就必然會在八風的吹動下,隨風搖擺不定。
你的『我執』越重,情緒波動就會越大,煩惱和痛苦也就接踵而來,越來越多。
我們必須要經常反觀自己的『身、口、意』,防止自己被捲入世間八風中無法得閒出離,可以經常祈請具德上師的慈悲加持與救度,祈請上師給與自己慈悲地攝受!
面對『世間八法』,要以『觀心』、『修心』對治,需要多多『反觀內心』。
宗薩欽哲仁波切: 『世間八法』使人脆弱
嘎瑪仁波切簡介:
請參閱文章: 嘎瑪仁波切:為何會活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