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閉關獨處.jpg

 

修行的場所在哪裡都無妨,所以試著不要過分挑剔。否則,你會為了安排正確的修行條件,而把所有的時間與精力都花在枝微末節上,卻沒有時間修持。

 

龍欽巴尊者曾說:在山頂上,我們的心自然而然會較為清晰,因此較容易平息心理上的昏沉

所以,如果你有機會在山上修行,而且接受過觀想、「止觀」的教授,那麼就應該做這些修持。

 

他還說:在岩石崎嶇的地方思惟無常是有益的,因為它能幫助我們在心中生起對輪迴是苦的悲傷感

因此,岩洞是修持「止」、「觀」的好地方。

 

明就仁波切 岩洞閉關.jpg

 

安坐在流水邊上,能夠對激發出離心與厭離輪迴的修持,培養出迫切感;在墓地修行,則會非常迅速地帶來許多加持與大成就

 

因此,如果你很容易就能在岩洞、河邊或墓地修行的話,那一定要遵從 龍欽巴尊者的建議,但若無法做到,也不必花費太多時間去嘗試。

 

龍欽巴 無垢光尊者.jpg

 

佛法修持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全然的孤立,因為當我們獨處時,受到散亂的影響就會較少,因而能創造出完美的條件,讓悲傷感在心中增長

 

「悲傷」是一片活土,對於那些知道如何善用它的人,無須費力就能從其中湧現各種善念。

吉美林巴尊者形容「悲傷」是最無價的聖財,而且在佛經中,佛陀也讚歎「悲傷」是引導一切善德能接踵而來的開拓者。

 

吉美林巴尊者04.jpg

 

隨著悲傷,我們自然會生起信心虔敬心

培養出這兩者之後,「止」和「觀」的修持就無須太費力。

 

修「止」能讓心變得柔順、可塑;有了一顆柔軟的心,「觀」就相對地容易達成。 一如佛陀在教授戒律時對僧眾所做的開示;戒律能幫助我們保持於「定」(梵samadhi,三摩地),習慣於「定」能延長我們清明的時間,而清明與智慧兩者無異。

證得智慧,我們就不會再被貪、瞋、痴所困,而能如實地感知一切現象。

 

但在這年頭,光是想找時間全然獨處都極有問題,特別是對那些有家室的人而言;也因此,要安排一個「理想的修行場所」更是無法想像的奢侈品。 所以就單純一點,讓自己每天盡量有一、兩個小時完全獨處。

 

如同 吉美林巴尊者所說: 最大的福德就是能維持獨處,而且除了修持佛法之外,什麼也不做;供養整個世界與其中的一切,也積聚不了足夠的福務來擁有獨處修行的機會他還說:只有在孤獨中,我們才能看到輪迴的過患涅槃的利益

因此,我們要從心底祈禱,願自己有一天能遇上如此的機會。

 

另外一個維持獨處很好的理由是,要遇見沒有偏見、能尊崇佛法而不心懷嫉妒的人,是非常稀少的。

 

如果我們還是很難創造獨自生活的機會與助緣的話,至少試著讓自己的心遠離迷惑。 如同 康楚仁波切所說:在所有獨處的經驗中,將心與迷惑分離是最殊勝的閉關、最殊勝的孤獨、最殊勝的僻靜處所

因此,當你置身於人群,例如一聲聚會或足球賽時,試著做做看,讓自己有一小段時間不融入於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之中。

 

摘錄自:宗薩欽哲仁波切《不是為了快樂》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簡介: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jpg 

請參閱文章: 宗薩欽哲仁波切: 為何會遇到『紅包大師』?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不修 的頭像
    老不修

    老不修的小窩

    老不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