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慕藏
印光大師簡介
印光大師,出生于一八六一年,圓寂於一九四零年。法名上聖下量,別號常慚愧僧。俗家姓趙,陝西合陽縣人氏。
二十一歲在終南山蓮花洞寺出家,二十二歲受具足戒。自清光緒十九年起,在普陀山法雨寺閱藏經念佛,專修淨業。
民國初年,高鶴年、徐蔚如等居士先後到普陀山拜見印光大師,繼而陸續將文鈔部分發表刊登,大師之名亦由此漸為人知。法緣殊勝,皈依弟子遍及海內外。普勸大眾,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萬善莊嚴,回向淨土。
一九三零年,到蘇州報國寺閉關,遂從上海遷弘法社至報國寺。一九三七年,來到靈岩山寺,並將靈岩山改為十方專修淨土道場。
一九四零年十月二十七日,印光大師略示微疾,自知往生時至,遂召集大眾,安排寺院事宜。十一月四日,與大眾說到:“蒙佛接引,我要去了,大家要念佛,要發願,要生西方。”語畢,即移座椅上,面西端身正坐,在大眾念佛聲中安詳西逝,壽年八十。
佛教界尊其為蓮宗第十三祖,留有三部文鈔(《印光法師文鈔》四卷、續編《文鈔》二卷、《增廣印光法師文鈔》),為淨土之寶典。
上部 學佛通途
01、生出離心
文鈔原文:
古人雲,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知死生之可悲,當求所以了生死之法,則可悲者,轉為可樂也。若不求了生死之法,徒生悲感,有何所益。大丈夫生於世間,事事無不預為之計。唯於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問。直待報終命盡,則隨業受報,不知此一念心識,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鄉。三途一報百千劫,複生人天了無期。由是言之,則了生死之法,固不可不汲汲講求也。(續編·卷下·淨土問辨功過格合刊序·P419)
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竊謂不知其由,雖痛何益。須知一切眾生,隨業流轉,受生六道。生不知來處,死不知去處。由罪福因緣,而為升降。輾轉輪回,了無已時。如來憫之,示以由惑起業,由業感苦之因緣。以及常樂我淨,寂照圓融之本體。令其了知由無明故,遂有此身。即此色身,全屬幻妄。不但四大非有,兼複五蘊皆空。既知蘊空,則真如法性實相妙理,徹底圓彰矣。(增廣·卷四·普陀普濟寺化身塔記·P768)
白話譯文:
古人雲:死生真是大事啊,怎麼能不因此而感到悲痛呢!知道生死的可悲,就要尋求了脫生死的方法。這樣,可悲的事就轉化成可樂的事了。若不求了脫生死的方法,只是長噓短歎,又有什麼用呢!大丈夫生於世間,事事沒有不預先就做準備的。惟獨對於生死這件事,反倒置之不問。直到命盡,隨業受報。不知道這一念心識,又向哪一道去受生了。人天這樣的善道,只是做客而已;三惡道才是家鄉。三惡道一報就是百千劫,要再生人道天道,則了了無期。由此看來,了脫生死的方法,就不能不急急地追求了。——續編·卷下·淨土問辨功過格合刊序·P419
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但不知道生死的原由,痛又有什麼用呢!要知道,一切眾生,隨業流轉,在六道中受生。生不知道從哪裡來,死不知道向哪裡去。根據自己的罪福,或升或降,輾轉於輪回之中,沒有休止。如來憐憫眾生,開釋了由迷惑而造業,因造業而受苦的因緣法。以及常樂我淨,寂照圓融的本體。令眾生明白,因為無明才會有這個身體,這個身體完全是幻妄的。不但四大(構成世界的四種元素:地,水,火,風)不是真實的,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也是空的。知道蘊空,則真如法性,實相妙理,就徹底顯現出來了。——增廣·卷四·普陀普濟寺化身塔記·P768
02、皈依三寶
文鈔原文:
三歸者(歸,亦作皈。皈字從白從反,取其反染成淨之義。)
一歸依佛。二歸依法。三歸依僧。
歸者歸投。依者依託。如人墮海,忽有船來,即便趣向,是歸投義。上船安坐,是依託義。生死為海,三寶為船。眾生歸依,即登彼岸。既歸依佛,以佛為師。從今日起,乃至命終,不得歸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既歸依法,以法為師。從今日起,乃至命終,不得歸依外道典籍。(法,即佛經,及修行種種法門。典籍,即經書也。)既皈依僧,以僧為師。從於今日,至命終時,不得皈依外道徒眾。(增廣·卷四·為在家弟子略說三歸五戒十善義·P908)
汝等為何而皈依,餘想總不外欲求生西方,了脫生死而已。如何方能達到此等地步,即須皈依三寶,所謂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能皈依三寶,如實修持,才得了脫生死,往生西方。
且所謂三寶,有自性,住持二種。佛者覺悟義。自性佛者,乃即心本具離念靈知之真如佛性也。法者規範義。自性法者,乃即心本具道德仁義之懿範也。僧者清淨義。自性僧者,乃即心本具清淨無染之淨行也。住持三寶者,釋迦佛在世,則為佛寶。佛滅度後,所有范金合土,木雕彩畫之佛像,皆為佛寶。佛所說離欲清淨諸法,以及黃卷赤軸諸經典,皆為法寶。出家染衣,修清淨行者,皆為僧寶。
皈者,皈投,如水皈海,如民皈王。依者,依託,如子依母,如渡依舟,人在生死大海,若不皈依自性三寶,與住持三寶,則便無法可出。若肯發志誠心,歸依三寶,則便出生死苦海,了生脫死矣。如人失足,墮于大海,狂濤洶湧,有滅頂憂,當此千鈞一髮,生死存亡之際,忽有船來,即便趨赴,是歸投義。由知自性三寶,則克己省察,戰兢惕厲,再求住持三寶,及十方三世一切三寶,則可消除惡業,增長善根,即生成辦道業,永脫生死輪回矣。如遇救登船,安坐到岸,曩時兇險已過,現在得慶更生。無限利益,由此而得,是依託義。世事紛龐,煩惱苦痛,處此生死大海,當以三寶為船,眾生得所歸依,鼓棹揚帆,不懈不退,自可登於彼岸。既皈依佛,當以佛為師,始自今日,直至命終,虔誠敬禮,一息無容或懈,再不得皈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既皈依法,當以法為師,自今至終,不得皈依外道典籍。既皈依僧,當以僧為師,自今至終,不得皈依外道徒眾。
若已皈依三寶,仍信仰外道,尊奉邪魔鬼神,雖日日念佛修持,亦難得真實利益。以邪正不分,決無了生死之希望,其各凜諸。(皈歸二字通)(三編·卷四·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P1247)
佛言一切眾生,皆當作佛。譬如一張素紙,畫個如來,就是如來。畫個乞兒,就是乞兒。當慎之于初,則不至上辜佛化,下負己靈矣。(三編·卷一·複楊慎予居士書·P298)
一切眾生,一念心性,直下與三世諸佛,無二無別。但以從未悟故,不得受用。故華嚴經如來出現品雲,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須知智慧與妄想執著,原非二物。迷之,則全智慧,以成妄想執著。悟之,則全妄想執著,以成智慧。喻如握拳舒掌,原是一手。結冰融泮,原是一水。良由心體不變,用常隨緣。
體不變故,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居塵不染,離垢不淨,在生死而不受輪回,證涅槃而不屬寂滅,無象而為萬象之主,非法而為諸法之宗,從本以來,常自如如,了無凡聖生佛之異。悟之名賢,證之名聖,若但具而未悟,則雖有性德,了無修德,只為六道輪回之凡夫而已。
用隨緣故,則有四聖六凡,苦樂升沉之殊。而緣有染淨,必隨其一。隨染緣,則起惑造業,輪回六道。隨淨緣,則斷惑證真,常住涅槃。由惑業有輕重,故有人天善道,及阿修羅之善惡夾雜道,並畜生餓鬼地獄之三惡道。而由惑起惑,由業造業,或善或惡,了無定相。致所受生處,輾轉遷移,如輪無端,忽上忽下。以既具煩惑,皆被業縛,隨業受生,不能自主故也。由斷證有淺深,故斷見思者,證聲聞果。侵習氣者,證緣覺果。破無明者,證菩薩果。若無明淨盡,福慧圓滿,修德功極,性德全彰者,則證佛果。證佛果者,亦不過徹底究竟證其在凡夫地本具心性功德力用,親得全體受用而已,實未加一絲毫于其初也。若聲聞緣覺菩薩,雖則所證高下不同,然皆未能全體受用性具功德。而一切凡夫,反承此不思議心性之力,於六塵境,起貪瞋癡,造殺盜淫,以致墮三惡道,永劫沉淪者,比比皆是,可不哀哉。縱令恪修五戒十善,得人天身。然人間福樂,乃墮落之根本。天上雖不比人間煩惑猛利,然天福一盡,決定下生。由宿福未盡,故享福。由享福,故造業。既造業已,則墮落惡道,直在瞬息間耳。況有由天命終,承宿世惡業已熟之力,直墮惡道者乎。故古德以修行之人,若無正念修持淨業,唯得人天福報者,名為第三世怨。法華經雲,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知好歹者,當以急求出離,企得安隱,為上計也。(增廣·卷三·佛學指南,佛學起信編,六道輪回錄總序·P528)
一切眾生皆具不可思議之心力,由無佛力法力加持,則只能造業,不能得其受用。徒具佛性,了無所益。一旦聞善知識開導,歸命投誠,與佛慈誓,感應道交,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回視六道往還,如輪上下者,不勝憐憫也。(三編·卷一·複獨山楊慧芳居士書一·P205)
皈依之名甚易得,皈依之實極難修。須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之五戒。並須去心中幻現之貪瞋癡。修性中本具之戒定慧。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上勸慈親,中勸兄弟,下勸妻子僕婢,同修此道。如此,則是自利利人,己立立人之道,常行於日用倫常中也。其功德利益,何可稱量。(三編·卷二·複卓智立居士書一·P516)
白話譯文:
三歸(歸又做皈,左邊一個白,右邊一個反,是反染成淨的意思)。
一歸依佛。二歸依法。三歸依僧。
歸是歸投。依是依託。譬如有人墮入大海,忽然有船開來,便馬上向船遊去,是歸投的意思。上船安坐,是依託的意思。生死就好比大海,三寶(佛,法,僧)就是法船。眾生歸依,即等彼岸。既然歸依了佛,以佛為師。從今日起,乃至命終,不得再歸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既然歸依了法,以法為師,從今日起,乃至命終,不得再歸依外道典籍。(法就是佛經,以及修行的種種法門。典籍就是經書。)既然歸依了僧,以僧為師。從今日起,直至命終,不得再歸依外道徒眾。——增廣·卷四·為在家弟子略說三歸五戒十善義·P908
你們為什麼會歸依,我想總不外乎想要求生西方,了脫生死而已。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目的呢? 就須要皈依三寶。所謂歸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能皈依三寶,如實修持,才能了脫生死,往生西方。
而且,所謂三寶,有自性,住持兩種。“佛”是“覺悟”的意思。“自性佛”是自心本具的、離念靈知的真如佛性。“法”是“軌範”的意思。“自性法”是自心本具的道德仁義的懿範。“僧”是“清淨”的意思。“自性僧”是自心本具的清淨無染的淨行。所謂“住持三寶”,釋迦佛在世就是佛寶。佛滅度後,所有范金,合土,木雕,彩畫的佛像都是佛寶。佛是所說的離欲清淨的法,以及黃卷赤軸的諸班經典,都是法寶。出家染衣,修清淨行的人,都是僧寶。
“皈”是皈投,就像水皈投大海,民皈投帝王一樣。“依”是依託,就像孩子依託母親,渡河依託舟船。人在生死的大海中,若不皈依自性三寶與住持三寶,便無法離開。若肯發至誠心,皈依三寶,就可以出離生死苦海,了生脫死。就如同人失足,墮入大海,狂淘洶湧,有滅頂之憂。就在這千鈞一髮,生死存亡之際,忽然有船開來,便向船撲去,是“歸投”的意思。由於知道自性三寶,就會克己省察,戰兢惕厲,再求住持三寶,以及十方三世一切三寶,就可以消除惡業,增長善根,今生就成辦道業,永遠脫離生死輪回。如同遇到救援登上了船,平安地坐到彼岸,兇險已經過去,現在慶倖得到生還。無限的利益,由此而得。是“依託”的意思。世事紛龐,煩惱痛苦,這個生死大海,應當以三寶為船。眾生得到歸依,鼓棹揚帆,不懈不退,自然可以登上彼岸。
如果已經歸依了三寶,仍然信仰外道,尊奉邪魔鬼神,雖然天天念佛修持,也難以得到真實的利益。因為邪正不分,絕對沒有了生死的希望,要注意啊!——三編·卷四·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P1247
佛說,一切眾生都應當做佛。譬如一張白紙,畫個如來就是如來,畫個乞丐就是乞丐。所以,應當在最初的時候十分謹慎,這樣就不至於上辜負佛的教化,下辜負自己的性靈了。——三編·卷一·複楊慎予居士書·P298
一切眾生,一念心性,與三世諸佛無二無別。只因為沒有證悟,而得不到受用。所以《華嚴經》如來出現品說:“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要知道,智慧與妄想執著,本來不是兩件東西。迷了,則全部的智慧就成了妄想執著;悟了,則全部的妄想執著,就成了智慧。好比握拳舒掌,都是一個手。結冰溶解,都是一碗水。因為心體不變,用常隨緣。
體不變,所以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居塵不染,離垢不淨,在生死而不輪回,證涅槃而不寂滅,無象而為萬象之主,非法而為諸法之宗。從本以來,常自如如,完全沒有凡和聖,眾生與佛的差別。悟到了就是賢人,證得了就是聖人。如果只是具有而沒有悟得,就是雖然有性德,而沒有修德。只是六道輪回的凡夫而已。
用隨緣,所以有四聖六凡,苦樂升沉的不同。而緣有染緣淨緣,必定會隨著其中的一個。隨染緣就起惑造業,輪回六道,隨淨緣就斷惑證真,常住涅槃。由於惑業有輕有重,所以有人天善道,以及阿修羅這樣善惡夾雜之道,和畜生餓鬼地獄這樣的三惡道。而由惑起惑,由業造業,或善或惡,沒有定相。致使所受生的地方,輾轉遷移。象輪子那樣,沒有端點,忽上忽下。因為既然有煩惱迷惑,就會被業束縛住,隨業受生,不能自主。由於斷證有淺有深,所以,斷見思煩惱的人,證聲聞果。侵習氣的人,證緣覺果。破無明的人,證菩薩果。如果無明完全斷盡,福慧圓滿,修德功夫到了極處,性德全部彰顯出來,就證佛果。證佛果的人,也不過是徹底究竟的證得、他在凡夫地位上本來就具有的、心性功德力用,親自得到全體的受用而已,其實跟起初相比,沒有一絲一毫的增加。聲聞緣覺菩薩,雖然所證的高下不同,然而都沒能全體受用自性本具的功德。
而一切凡夫,反而承此不可思議的心性的力量,在六塵境界中,起貪嗔癡,造殺盜淫,以至於墮三惡道,永劫沉淪的人,比比皆是,多麼可悲啊!縱使修持五戒十善,得人天身。而人間的福樂,是墮落的根本。天上雖然不象人間的煩惱迷惑這麼猛利,然而天福一盡,決定下生。由於宿福沒有盡,所以享福,由於享福,所以造業。既然造業,就墮入惡道,這一切只在瞬息之間。何況有天福享盡,壽命終了的時候,宿世的惡業成熟了,而直接墮入惡道的人呢。所以古德說,修行的人,如果沒有正念,修持淨業,只能得到人天福報,這叫第三世怨。《法華經》上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知道好歹的人,應當求馬上出離,以求得到個安穩的地方,這才是上上策啊!——增廣·卷三·佛學指南,佛學起信編,六道輪回錄總序·P528
一切眾生都有不可思議的心力,由於沒有佛力法力的加持,所以只能造業,不能得到受用。白白的具有佛性,完全得不到受用。一旦聽到善知識開導,歸命投誠,與佛的慈誓,感應道交,仗佛的慈力,往生西方。回頭來看看六道的往還,就象輪子一樣上下轉動,不勝憐憫啊!——三編·卷一·複獨山楊慧芳居士書一·P205
歸依這個名分很容易得到,歸依這個事實卻極難修持。必須持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戒。並須要去掉心中幻現的貪嗔癡。修自性中本來具有的戒定慧。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上勸慈親,中勸兄弟,下勸妻子僕婢,一同修行。這樣,就是自利利人,己立立人的方法在日常人倫中的使用。其功德利益,怎麼可以說得盡呢!——三編·卷二·複卓智立居士書一·P516
03、深信因果
文鈔原文:
世出世間一切法,均不出因果之外。有不信者,謂為渺茫無稽。則成捨善因善果,取惡因惡果矣。以信因果,則戰兢惕厲,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而聿修厥德。不信因果,則放僻邪侈,天命絕無畏懼,聖言敢於輕侮,而肆無忌憚。故書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家之興衰,國之治亂,莫不因此而致。故孔子欲人明明德,而以格物為本。物者何,即自心不合理之私欲也。格者何,如勇夫與賊戰,必期私欲相率遠遁也。自心之私欲既去,則本具之正知自顯。是是非非,悉皆明瞭。意誠心正而身修矣。然則格物一事,乃明明德之根本。既能格私欲之物,斷無不合理之邪知謬見。由是而進修不已,欲不到聖賢地位,不可得也。惜世多不察,率以推極吾之知識,窮盡天下事物之理,為致知格物。是以枝末為根本,以根本為枝末,其失大矣。唯聖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聖。最初一步,只在能格物與否耳。能格物則高登聖賢之域。不格物則或入禽獸之倫。學佛之人,修戒定慧,斷貪瞋癡,亦致知格物之意。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篤修世善。又以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日常稱念。久而久之,與佛氣分相合。自可生為聖賢之儔,沒入如來封疆矣。(三編·卷三·無錫佛教淨業社第二期年刊序·P875)
世人不知因果,常謂人死後,則告了脫,無善惡果報,此為最誤天下後世之邪見。須知人死之後,神識不滅。如人人能知神識不滅,則樂於為善。若不知神識不滅,則任意縱欲,殺父殺母,種種罪惡,由此而生。此種極惡逆之作為,皆斷滅邪見所致之結果。人人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天下太平,人民安樂。……
且人之信心,須在幼小時培養。凡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時,即當教以因果報應之理,敦倫盡分之道。若待其長大,則習性已成,無能為力矣。(三編·卷四·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P1204)
道德仁義,乃吾人本具之性德。因果報應,實天地化育之大權。人生天地之間,藐爾七尺之軀。其與廣大高厚莫測之天地,並立為三,稱為三才者。以其能仰體天地之德,皆可以為堯舜,皆可以作佛,以參贊其化育故也。故聖人于易乾坤二卦之象,一以自強不息法天,一以厚德載物法地教人。夫自強不息,則閑邪存誠,克己復禮,非到明明德,止至善,人欲淨盡,天理流行,以複其本具之性德不可也。厚德載物,則仁民愛物,推己及人,當必本忠恕,行慈悲,胞與為懷,物我同觀,非盡其參贊之天職弗止也。……
使人人各秉誠心,各盡孝弟,各行慈善,矜孤恤寡,救難憐貧,戒殺放生,吃素念佛。則人以善感,天以福應。自然雨順風調,民康物阜。決不至常降水旱瘟蝗,風吹地震等災。而時和年豐,人樂其業。加以慈和仁讓,相習成風。縱有一二愚頑,亦當化為良善。(增廣·卷二·挽回劫運護國救民正本清源論·P459)
由無克念省察之功,則明德被幻妄私欲所蔽,不能顯現而得受用。其明之之法,在於克念。克念之工夫次第,在於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物者何,即隨境所生,不合天理,不順人情之幻妄私欲,非外物也。由此私欲固結於心,則所有知見,皆隨私欲而成偏邪。(續編·卷下·挽回世道人心標本同治錄序·P359)
世無無因之果,亦無無果之因。喻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聲和則響順,形直則影端。(增廣·卷三·紹興何閬仙家慶圖序·P517)
則苦樂吉凶,皆自己罪福所感,非從天降,亦非人與,是以君子聿修厥德,素位而行,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是故經雲,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畏因則以戒定慧,制伏其心,俾貪瞋癡念,無從而起,其居心動念,所言所行,無非六度萬行,利人濟物之道,及其積極功純,則福慧兩足,徹證自心,以圓成佛道。(增廣·卷四·因果為儒釋聖教之根本說·P838)
白話譯文:
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出因果之外。有不信的,說因果渺茫無稽,這就成了捨棄善因善果,而取惡因惡果了。因為信因果,就會戰兢惕厲,甚至沒有親眼看到聽到的,也會因為怕受惡報而去持守不犯,努力修持自己的德行。不信因果,就會放僻邪侈,天命毫不畏懼,聖人的言辭也敢輕視侮辱,肆無忌憚。所以,書經上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一家的興衰,一國的治亂,沒有不是由此而來的。所以,孔子為了讓人明明德,而以格物為本。物是什麼呢?就是自己心裡不合理的私欲。格是什麼呢?就如同勇士與賊戰鬥,必定要讓私欲之賊落荒而逃。自己心裡的私欲去掉以後,本來具有的正知正見自然顯現。是是非非,一目了然。意念誠,心念正,身就得到修煉了。然而,格物這件事,是明明德的根本。既然能格私欲這個物,就決不會有不合理的邪知謬見。由此而不停的進步,想不達到聖賢的地位都不可能。可惜世人不知道這些,草率的用自己所知道的那點東西,去解釋天下一切事物的道理,以此為致知格物。這是以枝末作為根本,以根本作為枝末,過失可太大了。唯聖妄念作狂,唯狂克念作聖。最初一步,只在能不能格物而已。能格物則高登聖賢之域,不能格物則容易墮入禽獸之倫。學佛的人,修戒定慧,斷貪嗔癡,也是致知格物的意思。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認真的修世間的善法。又以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平日裡常常稱念。久而久之,與佛的氣氛相合。自然可以活著的時候,成為聖賢,死後升入佛國了。——三編·卷三·無錫佛教淨業社第二期年刊序·P875
世人不知道因果,常說:“人死後就一了百了,沒有什麼善惡報應。”這是最誤導天下後世的邪見。要知道,人死後,神識不滅。如果人人都能知道神識不滅,就會樂於向善。如果不知道神識不滅,就會任意縱欲,殺父殺母,種種罪惡,由此而生。這種極其惡逆的行為,都是斷滅邪見所導致的結果。人人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天下太平,人民安樂。……
而且,人的信心,必須在小的時候培養。凡是做父母的人,在子女幼小的時候,就應當教他因果報應的道理,敦倫盡分的道德。如果等他長大,習性已經形成後,就無能為力了。——三編·卷四·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P1204
道德仁義,是我們本來具有的性德。因果報應,是天地化育的大權。人生在天地之間,能以這藐小的七尺身軀,與廣大高厚莫測的天地並立而稱為三才,是因為人能仰體天地之德,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都可以成佛。因為人可以參贊天地的化育,所以聖人在易中的乾坤兩個卦象,一個以自強不息法天,一個以厚德載物法地來教人。自強不息,就要閑邪存誠,克己復禮。非要達到明明德,止至善,人欲淨盡,天理流行,以恢復本來具有的性德不可。厚德載物,就要仁民愛物,推己及人,應當本著忠恕,而行慈悲,胞與為懷,物我同觀,非要盡到參贊的天職不可。……
假使人人各秉誠心,各盡孝悌,各行慈善,矜孤恤寡,救難憐貧,戒殺放生,吃素念佛。那麼人以善感,天以福應。自然風調雨順,民康物阜。決不至於常降水旱,瘟疫,蝗蟲,風吹地震等災害。而時和年豐,人民安居樂業,慈和仁讓,成為風氣。縱使有一兩個愚頑的人,也會化為良善了。——增廣·卷二·挽回劫運護國救民正本清源論·P459
由於沒有克念省察的功夫,明德被幻妄私欲所遮蔽,不能顯現而得到受用。明明德的方法,在於克念。克念的工夫次第,在於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物是什麼?就是隨著境界所生出來的,不合天理的,不順人情的幻妄私欲,並不是外物。由於這個私欲固結在心中,所有的知見,都隨著私欲而成為偏見邪見了。——續編·卷下·挽回世道人心標本同治錄序·P359
世上沒有無因的果,也沒有無果的因。就好比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聲音和則迴響順暢,形體直則影子也端正。——增廣·卷三·紹興何閬仙家慶圖序·P517
苦樂吉凶都是自己的罪福所感召的。不是上天降下來的,也不是別人給予的。因此君子聿修厥德,素位而行,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所以經上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畏因則以戒定慧,制服其心,讓貪嗔癡念,無從生起,居心動念,所說所做,無非六度萬行,利人濟物之道,等到力極功純時,福慧兩足,徹證自心,以圓成佛道。——增廣·卷四·因果為儒釋聖教之根本說·P838
04、發菩提心
文鈔原文:
凡修淨業者,第一必須嚴持淨戒,第二必須發菩提心,第三必須具真信願。戒為諸法之基址,菩提心為修道之主帥,信願為往生之前導。(續編·卷下·淨土指要·P592)
念佛時不能懇切者,不知娑婆苦,極樂樂耳。若念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遇,淨土法門更為難遇。若不一心念佛,一氣不來,定隨宿生今世之最重惡業,墮三途惡道,長劫受苦,了無出期。如是則思地獄苦,發菩提心。菩提心者,自利利他之心也。此心一發,如器受電,如藥加硫。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消業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也。(增廣·卷一·複陳慧超居士書·P198)
至於日用之中,所有一絲一毫之善,及誦經禮拜種種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嚮往生。如是則一切行門,皆為淨土助行。猶如聚眾塵而成地,聚眾流而成海,廣大淵深,其誰能窮。然鬚髮菩提心,誓願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回向。則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速能成就自己大乘勝行。若不知此義,則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見,雖修妙行,感果卑劣矣。(增廣·卷一·與徐福賢女士書·P148)
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以菩提心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為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之實義。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下手最切要之工夫。由是而行,再能以四弘誓願,常不離心。則心與佛合,心與道合。現生即入聖流,臨終直登上品,庶可不負此生矣。(三編·卷三·複康寄遙居士書一·P726)
念佛心不歸一,由於生死心不切。若作將被水沖火燒,無所救援之想。及將死,將墮地獄之想。則心自歸一,無須另求妙法。故經中屢雲,思地獄苦,發菩提心。此大覺世尊最切要之開示,惜人不肯真實思想耳。地獄之苦,比水火之慘,深無量無邊倍。而想水沖火燒則悚然,想地獄則泛然者。一則心力小,不能詳悉其苦事。一則親眼見,不覺毛骨為悚然耳。(增廣·卷二·致包師賢居士書·P349)
雖曰念佛能滅宿業,然鬚生大慚愧,生大怖畏。轉眾生之損人利己心,行菩薩之普利眾生行。則若宿業若現業,皆被此大菩提心中之佛號光明,為之消滅淨盡也。若前生及昔日曾作大業。今雖止惡,未能力修眾善。及但泛泛然念佛。則功過不相敵,固難免或罹惡報耳。非念佛之功虛棄也。以未發菩提心,特以惡業廣大,不能相掩耳。倘能發大菩提心,則如杲日當空,霜露立消。世人多有作惡半生,後乃改悔。因未能全無惡報,遂謂佛法不靈,修持無益。(三編·卷三·複康寄遙居士書一·P829)
凡夫修行,當發利人利物之大菩提心。其利人利物之事,則力能為者,勉而為之。不能為者,必令此心常存。則固與大乘之願心,不相背也。(三編·卷四·複卓智立居士書七·P1151)
菩薩之心,猶如太虛,無不包括。欲利益眾生,作種種方便,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不得以凡夫知見,妄生測度。以彼已證法忍,了無人我之可得。唯欲攝受一切眾生,入於如來大覺法海。若有計較,便屬情見,便與無人我之道,不能冥契矣。雲佈施頭目髓腦,則誠然。(增廣·卷一·複黃智海居士書·P230)
海鹽徐蔚如,(一向在京)以博學內虧,得一脫肛病,已二年餘。每大便後,須睡一刻,候自升入,方敢動。民國八年正月,大便後,有要事,刻不容緩,即坐車出門,因受磨,遂永不升入。七晝夜,痛如針砭,無一刻稍息。七晝夜未能合眼。先雖念佛,亦不減輕。遂發大菩提心,謂此病苦極,願我多受點,總願世間人勿得此病。遂至誠念佛,未久睡著,醒而病癒,從此斷根。彼來信言及。光謂此病乃屬宿業,由閣下以此大菩提心,消此宿業,故病即斷根。(三編·卷三·複章道生居士書一·P782)
白話譯文:
凡是修淨業的人,第一必須嚴持淨戒,第二必須發菩提心,第三必須具有真實的信願。戒是諸法的基址,菩提心是修道的主帥,信願是往生的前導。——續編·卷下·淨土指要·P592
念佛時不能懇切的人,只不過是因為不知道娑婆世界的苦,極樂世界的樂而已。如果能這樣想,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逢,淨土法門更難遇到。如果不一心念佛,一口氣上不來,就會隨著宿世今生最重的惡業,墮落三途惡道,長劫受苦,沒有出期。這樣就會害怕地獄的苦而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自利利他的心。這個心一發,就如同電器充了電,藥中加了硫一樣,力量特別大,而且能迅速的消業障,增福慧,不是平常的福德善根所能比喻的。——增廣·卷一·複陳慧超居士書·P198
至於日常生活中,所有一絲一毫的善,以及誦經禮拜的種種善根,都以此功德,回嚮往生。這樣,一切行門就都成為淨土的助行。猶如彙聚塵土而成大地,彙聚河流而成大海,廣大淵深,誰能窮盡! 發菩提心,誓願度眾生。所有修持功德,普遍地為四恩三有法界一切眾生回向。就如同火上加油,禾苗得雨。既然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就能快速成就自己的大乘勝行。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就是凡夫二乘自利的見解,雖然也修妙行,但感得的果報卻很卑劣。——增廣·卷一·與徐福賢女士書·P148
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以菩提心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為因該果海,果徹因源的實義。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下手最切要的功夫。能這樣修行,再能以四宏誓願,常不離心,則心與佛相合,心與道相合。現在生就步入聖流,臨終直登上品。這樣就不負此生了。——三編·卷三·複康寄遙居士書一·P726
念佛心不歸一。是由於生死心不迫切。如果作將要被水淹,被火燒,無所救援的觀想。以及就要死了,就要墮入地獄的觀想。那麼心自然歸一,就不需要另求妙法。所以經中屢次說,思地獄苦,發菩提心。這是大覺世尊切要的開示,可惜世人不肯真實地去思考。地獄之苦,比水火更慘,深無量無邊倍。而想到水淹火燒就會毛骨悚然。想地獄就泛泛然的人,一是心力小,不能詳細知道那些苦事。一是親眼見,不覺毛骨為悚然。——增廣·卷二·致包師賢居士書·P349
雖然說念佛能滅宿業,然而必須生大慚愧心,大怖畏心。轉眾生損人利己的心,而行菩薩普利眾生的行。這樣,宿業現業,都被這大菩提心中的佛號光明,消滅乾淨了。如果前生以及往昔曾造過大業,今生雖然不做惡,卻也沒能努力修善,只是泛泛的念佛,功不抵過,固然難免有時會遭惡報。不是念佛沒有用,而是因為沒有發菩提心,而且惡業廣大,不能掩蓋住而已。倘若能發大菩提心,則如同昊日當空,霜露立刻消融。世人多有作惡半生,後來才改悔的。因為不能完全沒有惡報,於是就說佛法不靈,修持沒用。——三編·卷三·複康寄遙居士書一·P829
凡夫修行,應當發利人利物的大菩提心。而那些利人利物的事,力所能及的,就努力去做,做不到的,也讓這個心常存。這樣固然與大乘的願心不相違背。——三編·卷四·複卓智立居士書七·P1151
菩薩的心,猶如太虛,沒有不包容的。為利益眾生,做種種方便,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不能以凡夫的知見,妄加測度。因為菩薩已經證得法忍,完全沒有人我相。只為攝受一切眾生,入大覺法海。如果還有計較,就屬於情見,便與無人我之道不能契合。說佈施頭目腦髓,就是這樣。——增廣·卷一·複黃智海居士書·P230
海鹽徐蔚如(一般都在京城),因為博學而導致身體內虧,得了脫肛的病。已經兩年多了。每次大便後,必須睡一刻鐘,等自己升上去了才敢動。民國八年正月,大便後,有要緊的事,刻不容緩,就坐車出門。因為受磨就再也升不上去了。七晝夜,痛如針砭,沒有一刻停息。於是發大菩提心,想:“我這個病痛苦極了,願我多受點,總願世人別再得這個病。”於是至誠念佛,沒多久,睡著了。醒來後,病就好了。從此斷了病根。他來信說到這件事。光(是印光大師自稱)說:“這個病是宿業,由於閣下以大菩提心,消除了宿業,所以病就根除了。”——三編·卷三·複章道生居士書一·P782
05、嚴持淨戒
文鈔原文:
佛法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克論其要,唯戒定慧三法而已。然此三法,互攝互融,不容獨立。而初心入道,則持戒一事,尤為要務。故楞嚴雲,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是以如來初成正覺,即說梵網經菩薩戒。俾一切菩薩,並梵釋諸天,與夫王臣士庶,若僧若俗,迨及娼優奴婢,三途惡道一切眾生,同皆受持。是知此戒,乃如來煉聖烹凡之大冶洪爐也。良以六道眾生,雖則尊卑貴賤,種種不同。而一念心性,尚與三世諸佛,無二無別。但由宿世善惡各異,致使今生果報不同。如來鑒本遺跡,以故普勸受持。倘能依教奉行,則宿世惡業,可以頓消。現生福慧,速得圓滿。初則了妄即真,次則唯真無妄。自可複本心源,親證妙性矣。故雲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又雲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此如來金口為一切眾生所保任者,可不信乎。無名居士宿植德本,篤修淨業。欲令自他同出苦輪,選淨土著述之切要者,輯為淨土津要。既而又輯續編,擬以梵網經弁之於首。又以經文深奧,不易窺測。開遮持犯,難以解了。不有注解,實難普益。乃以清陳熙願所節略之梵網經疏注節要見選。則若文若義,自可一目了然矣。夫宏闡淨土,何以首列梵網。良以欲生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欲淨其心,非持佛淨戒不可。果能持戒,則貪瞋癡心,不發現行。戒定慧道,徹底圓彰。恒沙功德,無量妙義,不求自得,具現心中。所謂戒為法界,一切法趣戒,是趣不過。況又加以真信切願,執持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則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相冥相契。現生固已心佛不二,臨終不生淨土,將何生乎。縱令根機陋劣,未能如是。而以嚴持佛戒之清淨身心,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迨至臨終,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即使帶業往生,固已永脫輪回,高超三界。常時親炙彌陀,自可速證法身。況已業盡情空者哉。其有自詡高明,藐視戒律,及與淨土,謂自性清淨,有何善惡持犯自他淨穢。但任天真,即如如佛。從茲口口談空,步步行有。聽其言,則高出九天之上。察其行,則卑入九地之下。生為法門之敗種,死作泥犁之主人。較彼帶業往生者,尚天地不足以喻其否泰,況上焉者乎。其有欲現生親得實益,臨終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自可不虛所望矣。(增廣·卷三·梵網經心地品菩薩戒疏注節要跋·P718)
至言持戒,且先守佛兩句略戒。其戒唯何,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此兩句包羅一切戒法,了無有遺。(三編·卷一·複複陳飛青居士書三 ·P289)
五戒者
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好生惡死,物我同然。我既愛生,物豈願死。由是思之,生可殺乎。一切眾生,輪回六道。隨善惡業,升降超沉。我與彼等,於多劫中,互為父母,互為子女。當思拯拔,何忍殺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于未來世,皆當成佛。我若墮落,尚望拔濟。又既造殺業,必墮惡道。酬償宿債,輾轉互殺,無有了期。由是思之,何敢殺乎。然殺生之由,起於食肉。若知如上所說因緣,自不敢食肉矣。又愚人謂肉為美,不知本是精血所成。內盛屎尿,外雜糞穢。腥臊臭穢,美從何來。常作不淨觀,食之當發嘔矣。又生謂人及禽獸,蛆蟲魚蝦,蚊虻蚤虱,凡有命者皆是。不可謂大者不可殺,小者可殺也。佛經廣說戒殺放生功德利益,俗人不能得讀。當觀安士先生萬善先資,可以知其梗概矣。
不偷盜者,即是見得思義,不與不取也。此事知廉恥者,便能不犯。然細論之,非大聖大賢,皆所難免。何也,以公濟私,克人益己,以勢取財,用計謀物,忌人富貴,願人貧賤。陽取為善之名,遇諸善事,心不認真。如設義學,不擇嚴師,誤人子弟。施醫藥,不辨真假,誤人性命。凡見急難,漠不速救。緩慢浮游,或致誤事。但取塞責了事,糜費他人錢財。於自心中,不關緊要。如斯之類,皆名偷盜。以汝等身居善堂,故摘其利弊而略言之。
不邪淫者,俗人男女居室,生男育女,上關風化,下關祭祀,夫婦行淫,非其所禁。但當相敬如賓,為承宗祀。不可以為快樂,徇欲忘身。雖是己妻,貪樂亦犯,但其罪輕微。若非己妻,苟合交通,即名邪淫,其罪極重。行邪淫者,是以人身行畜生事。報終命盡,先墮地獄餓鬼,後生畜生道中。千萬億劫,不能出離。一切眾生,從淫欲生。所以此戒難持易犯。縱是賢達,或時失足,何況愚人。若立志修持,須先明利害,及對治方法。則如見毒蛇,如遇怨賊。恐畏怖懼,欲心自息矣。對治方法,廣載佛經,俗人無緣觀覽。當看安士先生欲海回狂,可以知其梗概矣。(利,謂不犯之利。害,謂犯之禍害。)
不妄語者,言而有信,不虛妄發也。若見言不見,不見言見,以虛為實,以有為無等,凡是心口不相應,欲欺哄於人者皆是。又若自未斷惑,謂為斷惑。自未得道,謂為得道。名大妄語,其罪極重。命終之後,決定直墮阿鼻地獄,永無出期。今之修行而不知佛法教理者,比比皆是。當痛戒之,切要切要。(增廣·卷四·為在家弟子略說三歸五戒十善義·P908)
若或見言不見,不見言見,乃妄語之流類。若憑空造樓閣,妄說勝境界,即犯大妄語戒。乃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其罪甚於殺盜淫百千萬億倍。其人若不力懺,一氣不來,即墮阿鼻地獄。以其能壞亂佛法,疑誤眾生故也。(三編·卷三·複何慧昭居士書二·P714)
以上四事,不論出家在家,受戒不受戒,犯之皆有罪過。以體性是惡故也。然不受戒人,一層罪過。受戒之人,兩層罪過。於作惡事罪上,又加一犯戒罪故。若持而不犯,功德無量無邊。切須勉之。
不飲酒者,酒能迷亂人心,壞智慧種。飲之令人顛倒昏狂,妄作非為,故佛制而斷之。凡修行者,皆不許飲。並及蔥韭薤(音械,小蒜也)蒜,五種葷菜,氣味臭穢,體不清潔。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凡修行人,皆不許食。然此一事,未受戒者,飲之食之,皆無罪過。受戒飲食,一層罪過。即是犯佛戒罪。佛已禁制,汝又去犯,故有罪也。(五葷菜,西域有五,此方但四。)
十善者
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兩舌。七不惡口。八不慳貪。九不瞋恚。十不邪見。
此中前三名身業。中四名口業。後三名意業。業者,事也。若持而不犯,則為十善。若犯而不持,則為十惡。十惡分上中下,感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身。十善分上中下,感天人阿修羅三善道身。善因感善果,惡因感惡果。決定無疑,絲毫不錯也。殺盜淫妄,已於五戒中說。綺語者,謂無益浮詞,華妙綺麗,談說淫欲,導人邪念等。兩舌者,謂向彼說此,向此說彼,挑唆是非,鬥構兩頭等。惡口者,謂言語粗惡,如刀如劍,發人隱惡,不避忌諱。又傷人父母,名大惡口。將來當受畜生果報。既受佛戒,切莫犯此。慳貪者,自己之財,不肯施人,名之為慳。他人之財,但欲歸我,名之為貪。瞋恚者,恨怒也。見人有得,愁憂憤怒。見人有失,悅樂慶快。及逞勢逞氣,欺侮人物等。邪見者,不信為善得福,作惡得罪。言無因果,無有後世。輕侮聖言,毀佛經教等。然此十善,總該一切。若能遵行,無惡不斷,無善不修。恐汝等不能體察,今略舉其一二。當孝順父母,無違無逆。委曲宛轉,勸令入道。斷葷吃素,持戒念佛,求生西方,了脫生死。父母若信,善莫大焉。如決不依從,亦勿強逼,以失孝道。但于佛前,代父母懺悔罪過,斯可矣。于兄弟則盡友,于夫婦則盡敬。於子女則極力教訓,使其為良為善。切勿任意驕慣,致成匪類。於鄰里鄉黨,當和睦忍讓,為說善惡因果,使其改過遷善。于朋友則盡信,於僕使當慈愛。于公事則盡心竭力,同於私事。凡見親識,遇父言慈,遇子言孝。若做生意,當以本求利,不可以假貨哄騙於人。若以此風,化其一鄉一邑,便能消禍亂於未萌,致刑罰於無用。可謂在野盡忠,居家為政矣。(增廣·卷四·為在家弟子略說三歸五戒十善義·P908)
白話譯文:
佛法象法界那樣廣大,象虛空那樣究竟。但是若說其要點,只是戒,定,慧三法而已。然而這三法,互相攝受,互相融和,不能互相孤立。
初發心入道,持戒這件事尤其重要。所以《楞嚴經》上說:“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因此,如來初成正覺,就說梵網經菩薩戒。希望一切菩薩和梵釋諸天,王臣士庶,或僧或俗,乃至娼優奴婢,三途惡道一切眾生,都來受持。所以,戒是如來煉聖人,烹凡夫的大冶洪爐。因為六道眾生,雖然尊卑貴賤種種不同,而一念心性卻與三世諸佛無二無別。只因為宿世行善行惡各不相同,致使今生所受的果報各異。如來鑒本遺跡,所以普遍地勸一切眾生受持戒律。倘若能依教奉行,宿世的罪業可以馬上消除。現在生的福慧很快的可以圓滿。開始的時候,了妄即真,然後是唯真無妄。這樣,自然可以回復本有的心源,親身證得妙性。所以說:“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又說:“你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常做如是信,戒品已具足。”這是如來金口為一切眾生所擔保的,能不相信嗎!
因為,要生淨土,應當淨自己的心。隨著心淨,佛土自然清淨。要淨自己的心,非持佛的淨戒不可。果真能持戒了,那麼貪嗔癡的心,不發現行。戒定慧之道,徹底圓彰。恒沙功德,無量妙義,不求自得,都現在心中。所謂戒就是法界,一切法都趨向戒,是趨向而不是超過。何況又加以真信切願,執持阿彌陀佛萬德洪名。這樣,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相冥相應。現在生固然已經心佛不二,臨終不生淨土,生在哪裡呢!縱使根基陋劣,沒能這樣。而以嚴持佛戒的清淨的身心,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到臨終的時候,感應道交,蒙佛接引,生往生西方。即使帶業往,也已經永遠脫離輪回,高高地超出三界,常常親近阿彌陀佛,自然可以很快證得法身。何況那些已經業盡情空的人呢!
有人自詡高明,藐視戒律以及淨土,認為自性清淨,有什麼善惡持犯,自他淨穢!只任憑天真,就是如如之佛。從此,口口談空,步步行有。聽他的言辭,高出九天之上;看他的行為,卑入九地之下。生為法門的敗種,死作泥梨的主人。跟往生的人比起來,天地都不足以比喻他們的差別。要想現在生就親自得到實益,臨命終決定往生淨土的人,請從持戒念佛真實去做,自然可以不虛所望。——增廣·卷三·梵網經心地品菩薩戒疏注節要跋·P718
至於說到持戒,姑且先守佛的兩句最簡略的戒。這兩個戒是什麼呢?就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這兩句話,包羅了一切戒法,沒有任何遺漏。——三編·卷一·複複陳飛青居士書三 ·P289
五戒就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好生惡死,動物和我們是一樣的。我既然熱愛生命,動物自然也不願意死。由此看來,生命是可以殺的嗎!一切眾生,輪回在六道之中,隨著善惡業而升降沉浮。我與它們在多生多劫的輪回之中,互相做父母,互相做子女。應當救度它們才是,怎麼忍心殺害它們呢!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在未來世,都能成佛。我若墮落了,也希望能得到拔濟。而且,既然造了殺業,必定墮入惡道,酬嘗宿債,輾轉地互相殺害,沒完沒了。這樣一想,怎麼敢再造殺業了呢!然而,殺生的原因,來自吃肉。如果知道了上面所說的因緣,自然不敢吃肉了。愚人認為肉美味,不知道肉是精血所結成的。裡面盛著屎尿,外面雜著糞便。腥臊臭穢,哪裡來的美呢!常作這樣的不淨觀,以後再吃就會做嘔了。而且,無論人或者禽獸,蛆蟲魚蝦,蚊虻蚤虱,都是生命。不能認為大的不可以殺,小的就可以殺。佛經上廣說戒殺放生的功德利益,俗人不能讀,應當看安士先生的萬善先資,就可以知道個大概了。
不偷盜,就是見得思義,不與不取。這件事,知道廉恥的人,便能不犯。然而,往細了說,不是大聖大賢,都在所難免。為什麼呢?以公濟私,克人益己,以勢取財,用計謀物,忌人富貴,願人貧賤。喜歡博取為善的名聲,遇到善事,心中並不認真。比如,設立義學,不選擇嚴師,誤人子弟。佈施醫藥,不辨別真假,誤人性命。見到急難的事情,不馬上去救,慢慢悠悠的,以至於耽誤了事。只塞責了事,白白花費了他人的錢財。在自己心中,都無關緊要。這類的事情,都是偷盜。
不邪淫,俗人男女在一起居住,生男育女,在上關係到風化,在下關係到祭祀。夫婦之間行淫,並不禁止。但應當相敬如賓,為承宗祀。不能以此為樂,肆意縱欲。雖然是自己的妻子,貪圖淫樂也是犯過,只不過罪過輕微罷了。如果不是自己的妻子,苟合交通,就是邪淫。行邪淫的人,是以人身而做畜生的事。報終命盡,先墮地獄餓鬼,然後生到畜生道中。千萬億劫,不能出離。一切眾生,從淫欲而生,所以,這條戒難持而容易犯。縱使是賢達的人,也不時有失足的時候。何況是愚人。如果立志修持,必須先明白利害以及對治的方法。這樣就會如見毒蛇,如遇怨賊,恐怖畏懼,欲望自然熄滅。對治的方法,佛經中有廣泛的記載,俗人無緣觀看,看安士先生的欲海回狂,就可以知道大概了。
不妄語,是言而有信,不虛妄。如果見到了說沒見到,沒見到說見到了。以虛為實,以有為無,凡是心口不相應,想要欺哄別人的都是妄語。而且,如果自己沒有斷惑,就說已經斷惑。自己沒有得道,就說已經得道。這是大妄語,罪過極重的。命終之後,決定直接墮阿鼻地獄,永遠沒有出期。現在,修行而不知道佛理的人比比皆是。應當痛戒這條,千萬千萬注意啊!——增廣·卷四·為在家弟子略說三歸五戒十善義·P908
如果見到說沒見到,沒見到說見到,這就墮入了妄語之流。如果憑空造樓閣,妄說聖境界,就犯大妄語戒。這是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這份罪業比殺盜淫重百千萬億倍。此人若不努力懺悔,一口氣上不來,立即墮入阿鼻地獄。因為這樣能壞亂佛法,貽誤眾生。——三編·卷三·複何慧昭居士書二·P714
以上四件事,不論在家出家,受戒不受戒,犯了都有罪過。因為體性就是惡的。然而不受戒的人,一層罪過。受戒的人,兩層罪過。在作惡事的罪上,又加一層犯戒的罪。如果持而不犯,功德無量無邊。千萬要自勉啊!
不飲酒。酒能迷亂人心,壞智慧種。飲酒令人顛倒昏狂,胡作非為。所以佛制止而斷除飲酒。凡修行的人,都不許飲。以及蔥韭薤(音械,就是小蒜)五種葷菜,氣味臭穢,本身也不清潔。熟吃發淫,生吃增恚。凡是修行的人,都不許吃。然而這件事,沒受戒的人喝了吃了都沒罪過。受戒的人喝了吃了,是一層罪過,就是犯佛戒罪。佛已經禁止了,你還去犯,所以有罪。(五種葷菜,西域有五種,我們這只有四種)
十善就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兩舌,七不惡口,八不慳貪,九不嗔恚,十不邪見。
這裡,前三個是身業,中間四個是口業。後三個是意業。業就是事。若持而不犯,就是十善。若犯而不持,就是十惡。十惡分上中下,感得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之身。十善分上中下,感得天,人,阿修羅三善道之身。善因感善果,惡因感惡果,決定無疑,絲毫也不會錯。
殺盜淫妄,已經在五戒中說過了。綺語就是沒什麼益處的浮詞,華妙綺麗,談說淫欲,引導人生出邪念。兩舌就是,向彼說此,向此說彼, 挑唆是非,鬥構兩頭等。惡口就是,言語粗惡,如刀如劍,發人的隱惡,不避忌諱。傷人父母,是大惡口,將來要受畜生的果報。既然受了佛戒,千萬別再毀犯。
慳貪就是自己的錢財不肯施捨給別人,這叫“慳”。別人的錢財,都想歸我所有,這叫“貪”。
嗔恚就是恨怒的意思。見別人得到了,憂愁憤怒; 見人失去了,慶倖喜悅。以及依仗勢力,欺負人物等。
邪見就是不信為善得福,作惡得罪。說沒有因果,沒有後世。輕侮聖人的言辭教誨,毀壞佛經佛教等。
這十善,總括了一切。如果能遵行,無惡不斷,無善不修。恐怕你們不能體察,所以略舉一二。應當孝順父母,沒有違逆, 委曲婉轉,勸他們入道。斷葷吃素,持戒念佛,求生西方,了脫生死。父母如果能信,善莫大焉。如果堅決不依從,也別強逼,以失孝道。只要在佛前,代父母懺悔罪過就可以了。對兄弟盡友,夫婦之間盡敬。對子女則盡力教導,使他們向善。不能任意嬌慣,使他們成為匪類。對於鄰里鄉黨,應當和睦忍讓,為他們說善惡因果,使他們改過向善。對朋友應當有信,對僕人應當慈愛。對公事應當盡心盡力,就象對自己的私事那樣。凡是遇到認識的人,當父親的就要教他們慈祥,做子女的就要教他們孝順。做生意的,應當用本來求利,不可以用假貨來騙人。如果用這個風氣來教化一鄉一邑,就能消除禍患,使刑罰都派不上用場。可謂是在野盡忠,居家為政啊!——增廣·卷四·為在家弟子略說三歸五戒十善義·P908
06、起清淨心
文鈔原文:
心性者,十法界一切聖凡,墮獄生天,證真成佛之根本也。因果者,世出世一切聖賢,平治天下,度脫眾生之大權也。然此心性,人各自具。真常寂照,妙莫能名。只因迷而未悟,不但不得受用,反承此心性之力,起惑造業,由業墮苦。輾轉沉迷,輪回六道。盡未來際,了無出期。致我釋迦牟尼世尊,特垂哀湣,興無緣慈,運同體悲。不離寂光,示生世間。精修梵行,成等正覺。於是歎曰,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則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由是隨機說法,令得度脫。但由機器差別,故致法無定相。或漸或頓,或權或實,或顯或密,或性或相。必期於徹悟此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終日隨緣,終日不變之妙真如性,悉得徹證而後已。以此心性,體雖不變,用常隨緣。隨迷染緣,由厚薄不同,而成六凡法界。隨悟淨緣,因淺深各異,而成四聖法界。既知體常不變,由迷逆悟順,相用天殊。其誰不欲捨迷染緣,隨悟淨緣,複還本有之天真,圓成無上之覺道乎。十法界,一一不出因果之外,欲離苦得樂,超凡入聖者,固宜慎所擇也。(增廣·卷四·上海佛學編輯社緣起·P884)
白話譯文:
心性,是十法界一切聖人凡夫,墮地獄,升天界,證真如,成佛道的根本。因果,是世出世間一切聖賢,平治天下,度脫眾生的大權。然而,這個心性,人人都具有。真常寂照,妙不可言。只因為迷失了尚未覺悟,不但不能得到受用,反而承心性的力量,起惑造業,由業力而墮落受苦。輾轉沉迷,輪回在六道之中。盡未來際,沒有出期。我釋迦牟尼世尊,特別垂哀,興無緣慈,運同體悲。不離開常寂光土,示現生在世間。精修梵行,成等正覺。於是感歎道:“奇哉奇哉,一切眾生,都具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為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如果離開妄想,則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就會現前。”因此隨機說法,令得度脫。但由於根器的差別,所以導致法沒有一定的相。或漸或頓,或權或實,或顯或密,或性或相。必定要徹底了悟這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終日隨緣,終日不變的妙真如性,全部徹底證得為止。這個心性,體雖然不變,用卻隨緣。如果隨著迷失的染緣,由於薄厚不同,而成六凡法界。如果隨著覺悟的淨緣,因為淺深各異,而成四聖法界。既然知道體是真常不變的,由於迷失是逆緣,覺悟是順緣,相和用都有天壤之別。誰不願意捨棄迷染的緣,隨順悟淨的緣,複還本有的天真,圓成無上的覺道呢!十法界一一不出因果之外,要想離苦得樂,超凡入聖,就要謹慎地做自己的選擇啊!——增廣·卷四·上海佛學編輯社緣起·P884
下部 淨土超勝
一、淨土正宗
00、淨土超勝
文鈔原文:
在凡夫地,欲得真窮惑盡,亦非易易。而如來欲令一切眾生,同於現生了生脫死,超凡入聖,特開一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法門。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以如來之萬德洪名,熏自己之無明業識。久而久之,習以成性。則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法門之妙,莫此為最。(念佛時,攝耳諦聽,則不至大散。一心懇切,則自少昏沉矣)(三編·卷一·複陳飛青居士書三·P289)
以一切法門,皆須自力修持到業盡情空時,方可了生死。否則任汝功夫深,見地高,功德大,倘有一絲一毫煩惱未盡,則仍舊仍是輪回中人。既在輪回中,則從迷入悟者甚少,從迷入迷者甚多。又不知還能遇佛法否。即遇佛法,不遇淨土之法,則仍舊出苦無期。仗自力則舉世難得一二,仗佛力則萬不漏一。淨土法門,以自己之信願持名感佛,佛則以誓願攝受。譬如乘輪渡海,非己力之所可比也。(三編·卷一·複甯德晉居士書一·P233)
今人若不專修淨土,縱能深通經藏,徹悟自心。生死到來,還用不著。何以故,若不念佛求生西方,必須斷盡煩惱惑業,方有了生死分。但能通達經論,悟明心性,而煩惑未斷,依舊輪回。況未能深明經藏自心者乎。念佛了生死,全仗佛力。由自己真信切願念佛之力,感佛垂慈接引,故能帶業往生也。(三編·卷一·複甯德晉居士書二·P235)
須知念佛,則汝心是佛。若不念佛,則汝心不是佛。觀經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人即不念佛,不能無念。既不能無念,則若不念佛,必念六凡。妄想顛倒,皆成生死根株,所以應當念佛。行住坐臥,不離此念。念來念去,念到生死根斷。西方去時,便是上品上生也。(三編·卷四·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成道紀念日開示法語·P999)
譬如一句佛號,本極平常。念至及極,則百千法門,無量妙義,均可悉得。又如樹木,本極平常。而生根出芽,成幹成枝,出葉開華結果,實有不可思議之妙。故知看做平常者,方能實有諸己也。若唯知其深妙,則多分難以措之躬行,只成深妙之說語矣。(三編·卷四·複周群錚居士書 ·P1116)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者。以阿彌陀佛所證之菩提覺道,即阿彌陀佛一句萬德洪名,包攝淨盡。念佛眾生,果能懇到執持憶念。則以彌陀果德,薰染自己業識妄心。熏之久久,業盡情空。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全眾生心,成如來藏。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如是如是。(三編·卷四·答丁福保居士代友人問一則·P1186)
真如性海,寂照圓融。無能無所,不遷不變。尚無涅槃之名,何有生死之事。但以眾生迷昧,全體埋沒。不了自心,妄逐幻境。由是於逆順等境,起貪瞋癡,造殺盜淫。從劫至劫,輪回六道,了無出期。反承此寂照圓融,真如佛性之力,以作起惑造業,輪回生死之本。豈不大可哀哉。大覺世尊湣之,隨機示導,說種種法。俾彼各得就路還家,親見佛性。無奈眾生根器不一,即生了脫,實難多得。因茲特開一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一門。冀彼若聖若凡,同於現生悉得解脫也。良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初非於心外別有所得也。以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眾生心力亦不可思議。生佛互攝,感應道交,故得易於成辦耳。(三編·卷三·福州海門蓮社緣起 ·P901)
唯淨土特別法門,仗彌陀慈悲誓願,與自己信願憶念之力,於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俾上上根人,速證無生,即下下根人,亦預聖流。其為利益,何可名言。此義乃華嚴末後歸宗之一著,切不可以光之人微,而謂為謬妄也。吾人果能具真信切願,如子憶母,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念。即是以勢至反念念自性,觀音反聞聞自性,兩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來萬德洪名。久而久之,則即眾生業識心,成如來秘密藏,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有緣遇者,幸勿忽諸。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況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續編·卷下·大佛頂首楞嚴經楷書以供眾讀誦序·P376)
須知佛法法門無量,修之及極,皆可以了生脫死。而於現生決定可以了生死者,唯有淨土一門。其餘則多生多劫,尚未可決定即了也。良以一切法門,皆仗自力。念佛法門,全仗佛力。亦兼自力。由仗佛力故,易於仗自力者奚啻百千恒河沙倍也。又須知念佛法門,實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以故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度群生。若非宿種善根,何能得聞此法。聞而不修,與修而不力,則可痛惜哉。既修持矣,又當力敦倫常,恪盡己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殺護生,恤貧濟困。躬行實踐,以身率物。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則生有令名,沒登佛國。漸次進修,以至成佛。方可不負自己即心本具之佛性,如來說法度生之婆心。(三編·卷三·南通余東袁家廟佛教淨業社緣起 ·P913)
白話譯文:
在凡夫的地位,想要真窮惑盡,不容易啊!而如來希望一切眾生,一起在今生就了脫生死,超凡入聖,所以特別開了一個信願念佛,求生淨土的法門。下手容易,而且成就很高。用力少而見效迅速。以如來的萬德洪名,熏自己的無明業識。久而久之,習以成性。就會潛通佛智,暗合妙道。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所以得到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法門之妙,沒有超過她的。(念佛的時候,攝耳諦聽,心就不會太散。一心懇切,昏沉自然少) ——三編·卷一·複陳飛青居士書三·P289
因為一切法門,都必須靠自己的力量,修到業盡情空的時候,才能了脫生死。否則,任憑你功夫深,見地高,功德大,倘若有一絲一毫的煩惱沒斷盡,就仍然是輪回中的人。既然在輪回中,那麼必然是從迷入悟的人少,從迷到迷的人多。又不知道來世還能不能遇到佛法。即使遇到佛法,遇不到淨土法門,仍舊難出苦海。靠自己的力量,全世界難得有一個兩個人成就,靠佛力則萬無一失。淨土法門,以自己的信願持名感佛,佛則以誓願攝受。譬如乘輪船渡海,不是自己的力量可以比擬的。——三編·卷一·複甯德晉居士書一·P233
現在的人,如果不專修淨土,縱使能通達經藏,徹底了悟自心。生死到來,還是靠不住。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不念佛求生西方,必須斷盡煩惱惑業,才有了生死的份。只能通達經論,悟明白心性,而煩惱沒有斷,依舊要輪回。何況是還沒能深明經藏自心的人呢。念佛了生死,全仗佛力。由自己真信切願念佛的力量,感應佛垂慈接引,所以能帶業往生。——三編·卷一·複甯德晉居士書二·P235
一定要知道,念佛,你的心就是佛;不念佛,你的心就不是佛。《觀無量壽經》上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人即使不念佛,也不能作到無念。既然不能無念,那麼若不念佛,必定念六凡。妄想顛倒,都是生死的根株,所以應當念佛。行住坐臥,不離開這個念。念來念去,念到生死的根斷了。到了西方,就是上品上生。——三編·卷四·世界佛教居士林釋尊成道紀念日開示法語·P999
譬如一句佛號,本來極平常。念到極處,百千法門,無量妙義,都可以得到。又比如樹木,本來是極平常的。而卻可以生根出芽,成幹成枝,出葉開化結果,實在有不可思議的妙處。所以知道,看做平常的,才能實實在在的有利於自己。如果只知道深妙,則多半就難以身體力行,而只成了深妙的空談了。——三編·卷四·複周群錚居士書 ·P1116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就是以阿彌陀佛所證得的菩提覺道,只阿彌陀佛一句萬德洪名,就全部包括盡了。念佛的眾生,果真能懇切地執持憶念,以彌陀的果德,來薰染自己的業識妄心。熏得久了,業盡情空。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全眾生心,成如來藏。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就是這樣。——三編·卷四·答丁福保居士代友人問一則·P1186
真如性海,寂照圓融。無能無所,不遷不變。尚且沒有涅槃這個名詞,哪裡來的生死這些事情呢!只因為眾生迷昧,全體埋沒。不明了自心,追逐著幻境。因此,對於順境逆境,起貪嗔癡的心,造殺盜淫的業。從劫至劫,輪回六道,沒有出期。反而承這寂照圓融,真如佛性的力量,作為起惑造業,輪回生死的根本。豈不是太可悲了嗎!大覺世尊憐憫眾生,隨機開示引導,說種種法。希望眾生各自找到路回家的路,親自見到佛性。無奈眾生根器不一,能當生就了脫的,實在難有多少。因此特別開啟這個信願念佛,求生淨土的法門。期望凡聖眾生,一同在現在生都得到解脫。因為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並不是在心外別有所得。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眾生的心力也不可思議。眾生與佛互相攝受,感應道交,所以容易成就。——三編·卷三·福州海門蓮社緣起 ·P901
只有淨土這個特別法門,仰仗彌陀慈悲的誓願,與自己信願憶念之力,在臨命終的時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上上等根器的人,馬上證得無生。即使是下下根器的人,也加入了聖流。這份利益,怎麼能說的盡呢!這義理是華嚴經最後歸宗的一著,千萬別因為印光的人微小,就認為是謬論。我們果真能真信切願,就如同孩子憶念母親那樣,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念佛。就是以大勢至菩薩的反念念自性,觀世音菩薩的反聞聞自性,兩重功夫,融于一心,來念如來的萬德洪名。久而久之,就會即眾生的業識心,成如來的秘密藏。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所以得到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有緣遇到的人,千萬別輕視忽略了。這是微塵數的諸佛,一同入涅槃的法門。何況我們末法中的人,怎麼敢不遵循呢! ——續編·卷下·大佛頂首楞嚴經楷書以供眾讀誦序·P376
要知道,佛法法門無量,修到極處,都可以了脫生死。而在現在生就決定可以了脫生死的,只有淨土法門。其餘的,則是多生多劫也未必決定可以了脫。因為一切法門都是靠自己的力量。念佛法門,全仰仗佛力。也兼有自己的力量。由於仗佛力,比仗自己的容易何止百千恒河沙倍。要知道,念佛法門,實在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的總持法門。因此,九法界眾生離開這個法門,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棄這個法門,下不能普度眾生。如果不是宿世種了善根,怎麼能知道這個法門呢!知道了而不修行,與修行而不得力,太令人痛惜了!既然修持了,還應當努力做到敦倫盡分,諸惡莫做,眾善奉行。戒殺護生,恤貧濟困。躬行實踐,以身率物。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這樣,在生的時候有好名聲;死後直登佛國,逐漸進步,以至成佛。千萬不可以辜負自己本來具有的佛性,和如來說法度眾生的苦口婆心啊!——三編·卷三·南通余東袁家廟佛教淨業社緣起 ·P913
01、信願念佛
文鈔原文:
修持淨土念佛法門,當以信願行為宗。信者,當篤信佛力。彌陀如來在因地中,發四十八願,願願度生,中有念我名號,不生我國,誓不成佛。今者因圓果滿,故我今念佛,必得往生。次信佛力慈悲,攝受眾生,如母憶子。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定蒙接引。次信淨土法門,如永明禪師四料簡所言。較諸餘法,其間大小難易得失,迥然不同。雖有餘師稱讚餘法,不為所動。乃至諸佛現前勸慰,令修餘法,亦不退轉,此乃真所謂信也。願者,願以此生誓往西方。不取多生修習,於穢土中頭出頭沒,從迷入迷。複願既生西方,回至娑婆,度脫一切眾生。行者,真實依教起行。大勢至念佛圓通章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則知念佛之法,當都攝六根。都攝六根之前,尤當先攝二三根。二三根者,何也。即耳口心是也。將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口中念得明明白白。心中念得明明白白。耳裡聽得明明白白。稍有不分明處,即是不真切而有妄想。(只念不聽,易生妄想。)念佛固要字句分明,不加思索。其他看經亦然。切莫一路看一邊分別,則獲益少而情想多。昔有寫經者至誠寫經,專心一意,只管寫經,別無情見,迨天已黑,仍抄寫不輟。忽有人告以天黑,何能寫經。爾時寫經之人,情念一動,遂不能寫。夫明暗之分,眾生之妄見也,眾生之凡情也。故當專心一意,妄盡情空之際,只知寫經,不知天之既黑,亦不知天黑則無光,而不能寫經。迨至為人提破,無明動而情想分。妄念一動,光明黑暗,頓時判別,遂致不能寫經。故知用功之道,端在專攝,不事情想。若無思想,那有邪見。邪見既無,即是正智。(三編·卷四·淨土法門說要·P967)
念佛法門,其大無外。至圓至頓,至簡至易。但須明白其所以然。苟明其理,生信發願,無不得益。否則隨別種境界所轉,不生真信切願。雖有念佛工夫,亦不能得佛之利益。佛說法門,均須仗自力往生,必須業盡情空。非然者,恐戛戛乎難矣。果能業盡情空,再加以念佛工夫,必可以上品上生。便能與觀音大士,同一力量。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矣。如做不到業盡情空地界,不如老實念佛。不存輕慢之心,不以意識蔔度。臨命終時,尚有感應之望。蓋念佛法門,全仗佛力。不比余門,均系自力。自力與佛力相較,何啻天壤之隔。所以從古愚夫愚婦,老實念佛,多有往生。而通宗通教者,或多失之交臂。誠可惜也。修行人須知娑婆苦,極樂樂。要願離娑婆苦,願得極樂樂。不可求人天福報,譬如處牢獄之求歸家鄉。然娑婆世界,乃一大牢獄也。極樂世界,方是好家鄉。古人詩雲,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諸君果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西方有誰爭哉。要歸家鄉,不可猶豫,謂再過幾年,則不能與佛相應。至誠懇到真信切願即是西方種子。蓋淨土一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如鼎三足,缺一不可。或專崇行持,而不尚信願,則執事廢理,仍屬自力法門。與專以自性唯心,而不仗佛力之執理廢事,同一過失。所以蕅益大師雲,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篤哉斯論,不可不知。(三編·卷四·上海法藏寺念佛開示·P1006)
修淨業人,以真信切願為本。能念到一心不亂,則甚好。切不可存未得一心不亂,便不能生之心。若常存此想,得則可。不得,則由常存不得生之心,便與佛不相應矣。(此弄巧成拙之大病)(三編·卷一·複何希淨居士書·P177)
念佛求生西方,以真信切願為前導。以至誠持念為正修。切不可求開悟,明心見性,看念佛的是誰,此是參禪人的工夫。即真明心見性,若見思惑未斷,尚無了生死之分。況未到明心見性地位乎。此系仗自力了生死者。念佛乃仗佛力了生死法門。若看念佛的是誰的人,決定無有真信切願。未斷惑,則不能仗自力了生死。無真切信願,則不能仗佛力了生死。求升反墜,弄巧成拙,許多癡人,均以此為高超玄妙,可哀孰甚。(三編·卷一·複孫藝民居士書·P213)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有信願,無論行之多少淺深,皆得往生。無信願,即到能所兩忘,根塵迥脫之地步,亦難往生。以真證到能所兩忘,根塵迥脫之實理,便可自力了生死,則不必論。若但有工夫見此理,尚未實證,若無信願,亦難往生。禪家說淨土,仍歸於禪宗,去信願說。果能依之而做,亦可開悟。而未斷惑業,欲了生死,則夢也夢不著。以凡夫往生,由信願感佛。故能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今既不生信願,又將佛一一說歸自心,何由感佛。感應不符,則生自生,佛自佛。以橫超法,作豎出用,其得益淺而受損深,不可不知。得益者,依彼所說,亦能開悟。受損者,既去信願,則無由仗佛慈力。吾故曰,真修淨土人,用不得禪家開示。以法門宗旨不同故,祈為慧察。(三編·卷三·複何慧昭居士書二·P716)
念佛一門,須信願行具足。信之既深,則發願必切。發願既切,則行持必力。但念彌陀,莫加他法。當以真信切願,執持名號。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心念耳聽,字字句句,念得分明,聽得分明,便是往生正因。既以此法自行,必須又以此法化他,則化功歸己,實為往生最勝資糧。(三編·卷四·南京素食同緣社開示法語·P991)
所言信者,須信娑婆實實是苦,極樂實實是樂。娑婆之苦,無量無邊。……
極樂之樂,樂莫能喻。深信佛言,了無疑惑,方名真信。切不可以凡夫外道知見,妄生猜度,謂淨土種種不思議勝妙莊嚴,皆屬寓言。譬喻心法,非有實境。若有此種邪知謬見,便失往生淨土實益。其害甚大,不可不知。既知娑婆是苦,極樂是樂。應發切實誓願,願離娑婆苦,願得極樂樂。其願之切,當如墮廁坑之急求出離,又如系牢獄之切念家鄉。……
欲生西方,最初須有真信切願,若無真信切願,縱有修行,不能與佛感應道交,只得人天福報,及作未來得度之因而已。若信願具足,則萬不漏一。永明所謂萬修萬人去者,指信願具足者言也。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以信願為先導,念佛為正行。信願行三,乃念佛法門宗要。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信願行三,具足無缺,決定往生。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增廣·卷一·與陳錫周居士書·P82)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從古至今曾無一人逃得)
二信人命無常(出息雖存入息難保,一息不來即為後世)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百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五信佛語不虛(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誠言無有異也)
六信實有淨土(如今娑婆無異,的的現有)
七信願生即生(已今當願已今當生,經有明文,豈欺我哉)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信佛語故,則造後四。不信佛語,但造前四。故深信佛言,即深信自心也。修淨業者,能具此十種信心,其樂土之生,如操左劵,而取故物,夫何難之有。(增廣·卷四·徹悟禪師十種信心·P21)
白話譯文:
修持淨土念佛法門,應當以信願行為宗。信,就是篤信佛力。彌陀如來在因地中,發四十八願,願願度眾生。其中有念我名號,不生我國,誓不成佛。而今因圓果滿,所以如今我念佛,必定能往生。其次,信佛力慈悲,攝受眾生,如同母親憶念孩子,孩子如果也憶念母親,就像母親憶念孩子那樣時,必定能蒙佛接引。再次,信淨土法門,如同永明延壽法師四料簡所說的,跟其他法門比較,其中的大小難易得失,迥然不同。雖然有別的法師稱讚別的法門,不為所動。乃至諸佛現前,勸慰令修別的法門,也不退轉。這才是真的所謂信呀!願,就是願意此生就往生西方。不想多生累劫地修習,在這污穢的地方頭出頭沒,從迷入迷。而且願往生西方後,回到娑婆世界,度脫一切眾生。行,真實地依教起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由此知道,念佛的方法,應當都攝六根。都攝六根之前,尤其應當先攝二三根。這二三根是什麼呢?就是耳,口,心。將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一句一句,一字一字,口中念得明明白白,心中念得明明白白,耳朵聽的明明白白。稍微有不分明,就是不真切而有妄想。(只念不聽,容易生妄想)念佛固然要字句分明,不假思索。看經也是,千萬別一邊看一邊分別,這樣獲益少而情想多。以前有寫經的人,專心一意,只管寫經,沒有任何別的情見。等到天黑的時候,仍然抄寫不停。忽然有人問他:“天黑了,你怎麼還能寫經呢?”這個時候,寫經的人情念一動,就不能寫了。明暗的分別,是眾生的妄想,眾生的凡情。所以應當專心一意。妄盡情空的時候,只知道寫經,不知道天已經黑了。也不知道天黑了就沒有光而不能寫經。直到被人點破,無明動而情想分。妄念一動,光明黑暗頓時判別,所以就不能寫經了。由此可知,用功之道,貴在專攝,不做情想。如果沒有思想,哪裡有邪見。邪見沒有,就是正智。——三編·卷四·淨土法門說要·P967
念佛法門,其大無外。最圓滿,最直接。最簡單,最容易。但必須明白其所以然。如果明白道理,而生信發願,則沒有不受益的。否則,隨著別的境界所轉,不生起真信切願。雖然念佛有功夫,也得不到佛的利益。佛說的其他法門,都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往生,必須要做到業盡情空才行。做不到這點,恐怕很難成就。果真能業盡情空,再加上念佛的功夫,必定可以上品上生。這樣就可以與觀音大士一樣,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而為說法。如果做不到業盡情空的地步,不如老實念佛。不存輕慢之心,不以意識去分別。臨終的時候,尚且有感應道交的希望。因為念佛法門,全靠佛力。不象其他法門,都是靠自力。自力與佛力相比較,何止天壤之別。所以,從古至今,愚夫愚婦,老實念佛的,多半都能往生。而通宗通教的人,則多有失之交臂的。真是可惜啊!修行人,必須知道娑婆世界的苦,極樂世界的樂。要願意離開娑婆世界的苦,願意得到極樂世界的樂。不能求人天福報,就好像處在牢獄中的人渴望回歸家鄉一樣。而娑婆世界,就是一個大牢獄。極樂世界,才是我們美好的家鄉。古人有詩雲:“自是不歸歸便得,故鄉風月有誰爭。”諸位果真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西方有誰會跟你爭呢!要回歸家鄉,就不能猶豫,說再過幾年,這樣就不能與佛相應了。誠懇到了真信切願的地步,就是一粒西方的種子了。因為淨土這個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就象鼎的三足,缺一不可。或者專門行持,而不重視信願。執事費理,任然屬於自力法門。與專門以自性唯心,而不仰仗佛力的執理費事,是同一個過失。所以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確實是這樣,不能不知道啊!——三編·卷四·上海法藏寺念佛開示·P1006
修行淨業的人,以真信切願為本。能念到一心不亂,當然好。千萬不能有,得不到一心不亂就不能往生的想法。如果常這樣想,得到了,還沒什麼;得不到,則由於常存不能往生的心,便與佛不相應了。
——三編·卷一·複何希淨居士書·P177
念佛求生西方,以真信切願為前導,至誠持念為正修。千萬不能求開悟,求明心見性,參念佛是誰。這是參禪人的功夫。即使真的明心見性了,如果見思惑沒有斷,尚且沒有了生死的分。何況沒到明心見性的地位呢!這是靠自力了生死的人。念佛是靠佛力了生死的法門。參念佛是誰的人,決定沒有真信切願。沒有斷惑,就不能靠自力了脫生死。沒有真信切願,就不能靠佛力了脫生死。求上升反而下墜,弄巧成拙。許多愚癡的人,都以為這是高超玄妙,太可悲了!——三編·卷一·複孫藝民居士書·P213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有信願,無論行持的多少或淺深,都可以往生。沒有信願,即使到了能所兩忘,根塵迥脫的地步,也難以往生。真的證到了能所兩忘,根塵迥脫的實理,便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了生死,這先不去討論。如果只是見到這個理,還沒有證到,若沒有信願,也難以往生。禪家說淨土,仍舊屬於禪宗,因為去除了信願。果真能照著去做,也可以開悟。而沒有斷惑業,就想了脫生死,這是做夢都夢不著的事。因為凡夫往生,都是用信願去感佛,所以能仰仗佛的慈力,帶業往生。而今,既不生起信願,又把佛說成是自己的心,這樣怎麼去感佛!感應不相符合,則眾生自是眾生,佛自是佛。把橫著出三界的法,用做豎著出去,這樣得益少,受損深,不能不知道啊!得益的是,按他說的做,也可以開悟。受損的是,既然除去了信願,就沒法仰仗佛的慈力。所以我說:“真修淨土的人,就不能用禪家的開示。”因為法門的宗旨不同,這點一定要用我們的智慧去仔細的體察啊!——三編·卷三·複何慧昭居士書二·P716
念佛這一法門,必須信願行具足。信的深了,發願必定懇切。發願懇切了,行持必定得力。只念彌陀名號,別參雜其他的方法。應該以真信切願,執持名號,都攝六跟,淨念相繼,心中念,耳朵聽,字字句句,念得分明,聽的分明,這就是往生的正因。既要以這個方法自己行持,也要用這個方法去教化他人,則這分度化的功德,實在是往生淨土最殊勝的資糧。——三編·卷四·南京素食同緣社開示法語·P991
所說的信,必須相信娑婆世界實在是苦的,極樂世界確實是樂的。娑婆世界的苦,苦不堪言。……
極樂世界的樂,無與倫比。深信佛的話,完全沒有疑惑,這才是信。千萬不能以凡夫外道的知見,妄加猜測,認為淨土種種不可思議的勝妙莊嚴,都是寓言,是在比喻種種心法,並不是真實的境界。如果有這樣的邪見,便失去了往生淨土的真實利益。危害很大,不能不知道啊!既然知道娑婆世界是苦的,極樂世界是樂的,就應該發切實的誓願。願意離開娑婆的苦,願意得到極樂的樂。願的真切,應當如同掉在廁所的糞坑裡,急著要出來。又如同被關在監牢裡,思念家鄉。……
要往生西方,最初要有真信切願,如果沒有真信切願,縱使有修行,也不能與佛感應道交,只能得到人天福報,以及種點未來得度的因而已。如果信願具足,則一萬個裡面也不會漏掉一個。永明延壽法師所說的萬人修,萬人去,指的是信願行具足的人說的。既然有真信切願,應當修念佛的正行。以信願為先導,念佛為正行。信願行這三條是念佛法門的宗要。只有行,沒有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沒有行,也不能往生。信願行三者具足無缺,決定往生。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增廣·卷一·與陳錫周居士書·P82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從古至今,沒有一個人能逃脫。
二.信人命無常。一口氣雖然呼出去了,下一口能不能再吸進來就難說了。一口氣上不來,就是來世了。
三.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入惡趣。能得到人身的,如同指甲上沾的泥土,失去人身的,如同大地上的土。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中,一報就是百千劫。再出來,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五.信佛語不虛。天上的日月,可以令它落下來。妙高山王,可以使它傾斜。諸佛誠實的言語,絕不會有虛妄。
六.信實有淨土。極樂世界,就像我們這個世界一樣的真實,的的確確是現實存在的。
七.信願生即生。“舍利佛,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是《彌陀經》中的原話,怎麼可能有假呢!
八.信生即不退。因為境界殊勝,善緣強大,退墮的心自然不會生起來。
九.信一生成佛。因為壽命無量,什麼事情不能成辦呢!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心所具有和心所造作這兩種含義。上面說的諸法,都是我的心所具有的,都是我的心所造作的。
信佛說的話,就造做後四點,不信佛說的話,就只造做前四點。所以,深信佛言,就是深信自心啊!修淨業的人,能具備這十種信心,往生淨土,就好比拿著左券去取回自己的舊東西一樣,有什麼難的呢?——增廣·卷四·徹悟禪師十種信心·P21
02、方便下手
文鈔原文:
念佛一法,約有四種。所謂持名,觀像,觀想,實相。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攝機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如欲作觀,必須熟讀觀經。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及心淨佛現,境非外來。唯心所現,不生取著。既不取著,則境益深妙,心益精一。能如是,則觀想之益,殊非小小。如觀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現。此則全體是妄,與佛與心,皆不相應,即伏魔胎。因茲妄欲見境,心益躁妄,必致惹起多生怨家,現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何能知其魔業所現。遂大生歡喜,情不自安。則魔即附體,喪心病狂。縱令活佛現身救度,亦末如之何矣。須自量根性,勿唯圖高勝,以致求益反損也。善導和尚雲,末法眾生,神識飛揚,心粗境細,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特勸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誠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詳審。又志誠懇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也。宜竭盡心力以行之,則幸甚。(增廣·卷一·複吳希真居士書一·P216)
都攝六根,入手在聽。無論大聲念,小聲念,不開口心中默念,均須字字句句聽得清楚,此念佛之秘訣也。信願行三,為淨土綱要。都攝六根,為念佛秘訣。知此二者,更不須再問人矣。(增廣·卷一·複明性大師書·P42)
白話譯文:
念佛的方法,大約有四種。所謂持名,觀像,觀想,實象。這四種方法中,惟獨持名,攝受的根基最為普遍,下手最容易,不會導致魔事的發生。如果要作觀想,必須熟讀《觀無量壽經》。深深地知道,這個心可以作佛,這個心就是佛,以及心淨佛就會現前,境界不是外來的,只是心所變現的,不生取著的心。既然不取著,就會境界越深妙,心越精一。能這樣,那麼觀想的好處,實在是不小。如果觀的境界不熟,理路不清,以燥妄心,急著想要境界現前。這樣全體都是虛妄的,與佛與心,都不相應,就會伏下魔胎。因為妄想見到境界,心就會更加燥妄,必然會惹起多生以來的冤家,現作境界。既然因地不真,怎麼能知道那是魔業所變現的!於是生起大歡喜,情不自安。魔就會附體,喪心病狂。即使是活佛現身,親自救度,也沒什麼辦法了。必須自己度量自己的根性。別只圖高勝,以致於求益處反而招來損害呀!善導和尚說,末法眾生,神識飛揚,心粗境細,所以觀想難以成就。因此大聖慈悲,可憐眾生,勸眾生專持名號。因為稱名容易,所以就可以做到連續。惟恐有人不善於用心,而入了魔境。自己一定要用心體會其中的道理啊!而且,至誠懇切也是消除躁妄魔境的一個妙法。應該竭盡心力地去做,能這樣就最好了。——增廣·卷一·複吳希真居士書一·P216
都攝六根,入手在聽。無論大聲念,小聲念,不開口心中默念,都須要字字句句聽的清楚,這是念佛的秘訣。信願行是淨土的綱要。都攝六根為念佛秘訣。知道這兩點,就不需要再問別人了。——增廣·卷一·複明性大師書·P42
03、修心要務
文鈔原文:
至於念佛一事,最要在了生死。既為了生死,則生死之苦,自生厭心。西方之樂,自生欣心。如此則信願二法,當念圓具。再加以志誠懇切,如子憶母而念。則佛力法力,自心信願功德力,三法圓彰。猶如杲日當空,縱有濃霜層冰,不久即化。初心念佛,未到親證三昧之時,誰能無有妄念。所貴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喻如兩軍對壘,必須堅守己之城郭,不令賊兵稍有侵犯。候其賊一發作,即迎敵去打。必使正覺之兵,四面合圍。俾彼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彼自懼獲滅種,即相率歸降矣。其最要一著,在主帥不昏不惰,常時惺惺而已。若一昏惰,不但不能滅賊,反為賊滅。所以念佛之人,不知攝心,愈念愈生妄想。若能攝心,則妄念當漸漸輕微,以至於無耳。故雲,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定太平。(增廣·卷二·複徐彥如軼如二居士書·P348)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在六道中無業不造。若無心修行,反不覺得有此種希奇古怪之惡念。若發心修行,則此種念頭更加多些。(此系真妄相形而顯,非從前無有,但不顯耳。)此時當想阿彌陀佛在我面前,不敢有一雜念妄想,至誠懇切念佛聖號。(或小聲念,或默念。)必須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耳朵聽得清清楚楚。能如此常念,則一切雜念,自然消滅矣。當雜念起時,格外提起全副精神念佛,不許他在我心裡作怪。果能如此常念,則意地自然清淨。當雜念初起時,如一人與萬人敵,不可稍有寬縱之心。否則彼作我主,我受彼害矣。若拌命抵抗,彼當隨我所轉,即所謂轉煩惱為菩提也。(三編·卷二·複葉福備居士書一·P603)
無論在家在庵,必須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心,及生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說而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三編·卷二·複葉福備居士書一)
白話譯文:
至於念佛這件事,最重要的在於了脫生死,既然是為了脫生死,那麼對於生死之苦,自然要生厭離心。西方之樂,自然要生欣樂心。這樣,信願這兩個法,馬上就圓滿具足了。再加上至誠懇切,如母憶子地念佛,這樣,佛力,法力,自心信願的功德力,三法圓彰。猶如昊日當空,縱使有濃霜層冰,不久就會化掉。初發心念佛,沒有親自證到念佛三昧的時候,誰能沒有妄念。貴在心常覺照,不隨著妄念轉。好比兩軍對壘,必須守自己的城郭,不令賊兵稍有侵犯。等賊一發作,就上去打。一定要使正覺之兵,四面合圍。令敵人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敵人自然害怕被滅,就互相簇擁著來投降了。其中,最重要的一著是主帥不昏沉不懈惰,常常保持清醒。如果一昏惰,不但不能滅賊,反而被賊所滅。所以,念佛的人,不知道攝心,越念就越生妄想。如果能攝心,妄念就會漸漸輕微,以至於沒有。所以說:“學道猶如守禁城,晝妨六賊夜惺惺。將軍主帥能行令,不動干戈定太平。”——增廣·卷二·複徐彥如軼如二居士書·P348
一切眾生,從無始劫來,在六道中,沒有不造的業。如果不修行,反而覺察不到有這些希奇古怪的惡念。如果發心修行,這些念頭就會更加多些(這是真心和妄念相對比而顯現出來的,不是從前沒有,只是不顯現而已。)這時候,應該想,阿彌陀佛就在我面前,不敢有一點雜念妄想,至誠懇切地念佛的聖號。(或者小聲念,或者默念)必須字字句句,心裡念的清清楚楚。口裡念的清清楚楚。耳朵聽的清清楚楚。能這樣常念,那麼一切雜念,自然消滅。當雜念起來的時候,格外提起全副精神念佛,不許他在我心裡作怪。如果能這樣經常念,意地自然清淨。當雜念剛起來的時候,如同一個人與上萬人對敵,不能稍微有寬縱的心。否則,他就做我的主,我就要被他害了。如果拼命抵抗,他就會隨著我轉,這就是所謂的轉煩惱為菩提了。——三編·卷二·複葉福備居士書一·P603
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行坐住臥,穿衣吃飯,從朝至幕,從幕致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了念佛之外,不起別的念頭。如果妄念一起來,當下就要叫他消滅。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得我功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真能依照我所說的修行,決定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三編·卷二·複葉福備居士書一
04、入道根本
文鈔原文:
佛法法門無量,無一不以戒為基址,淨土為歸宿者。汝二人既欲皈依三寶,當須認真持佛淨戒。在家人以五戒為根本。五戒前之殺盜淫妄四條,乃性戒,無論受戒不受戒,皆不可犯。但未受戒者犯之,則按事論罪過。受戒者犯之,則於事上論罪之外,又有犯戒一層罪過。酒戒乃名遮戒,以佛遮止,不許人喝。未受戒者喝,無罪過。若喝而妄為,則在所為之事上論罪。故雖未受戒,亦不宜喝。若受戒者喝,則止得犯戒之罪耳。然既發心皈依三寶,固當五戒全持。佛大慈悲,雖有一二三四隨人意受之例。然此系有勢不能持之事,不可以此自寬。言事不能持者,如屠兒不能持殺戒,酒保不能持酒戒等。[三編·卷三·複王(雨,雪)夕居士書·P844]
白話譯文:
佛法法門無量,沒有一個不是以戒為基址,淨土為歸宿的。你們兩位既然要皈依三寶,必須認真持佛的淨戒。在家人以五戒為根本。五戒之中,殺盜淫妄這前四條是性戒,無論受戒不受戒,都不能犯。但沒受戒的人犯了,按事論罪過。受戒的人犯了,在事上論罪之外,又有犯戒這一層罪過。酒戒叫做“遮戒”,以佛遮止,不許人喝。沒受戒的人喝,沒有罪過。如果喝醉了酒胡亂做事,是在所做的事情上論罪。所以,雖然沒受戒,也不應該喝。如果受戒的人喝,是只得犯戒的罪。然而既然發心皈依三寶,固然應當五戒全持。佛大慈大悲,雖然有一,二,三,四隨個人的意願而受的說法,然而,這是因為有特殊原因持不了,不能因此而放鬆自己。所說的特殊原因不能持,比如,屠夫不能持殺戒,酒保不能持酒戒等。——三編·卷三·複王(雨,雪)夕居士書·P844
05、修道助緣
文鈔原文:
須令念佛者,各各盡己之分。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此自行,複以此化他。則無知之人,不敢妄生譏毀。倘不能盡己之分,縱有修持,亦難與佛相應。而且招彼無知者,妄謂佛法無益于倫常世道也。曆觀古來大忠大孝,深仁厚德者,多皆由學佛得力而來。是以觀經三種淨業正因,第一即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師長即有德之人)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能孝能弟能慈,能令身三,(身三業殺盜淫)口四,(口四業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三,(意三業貪瞋癡)通皆是善。如是之人,乃為國家社會之寶。令彼見者聞者相觀而善。所謂以言教者訟,以身教者從,世間事事,皆須以身為本。況且現在邪說異見,無奇不有。吾人學佛,若不認真從倫常居心動念處講究。則自己工夫亦難得益。他人見聞,或生閑議。是以須要從倫常上講究。從起心動念處體察。則本立而道生。世人見聞,不知不覺相隨而學。譬如風行草偃,水到渠成矣。(三編·卷三·複朱石僧居士書一·P824)
白話譯文:
須要讓念佛的人,各盡自己的本分。比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己這樣做,還勸別人也這樣做。那麼,無知的人就不敢輕易譏毀。倘若不能盡自己的本分,縱使有修持,也難與佛相應。而且會招無知的人說,佛法對世道倫常沒什麼幫助。縱觀古來大忠大孝,深仁厚德的人,多半都是因為學佛得力而來的。所以,《觀無量壽經》三種淨業正因,第一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師長就是有德之人),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能孝能悌能慈,就能令身三業(指殺,盜,淫),口四業(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三業(貪,嗔,癡)都是善的。這樣的人,就是國家社會的寶貝。能令見到,聽到他的人都受到影響而變善。所謂“以言教者訟,以身教者從”。世間的種種事情,都要以身為本。況且現在,歪理邪說,無奇不有。我們學佛,如果不認真地從倫常,從居心動念處講究,不但自己的功夫難以得益,別人見了,也容易非議。所以,須要從倫常上講究,從起心動念處體察。則本立而道生,世人見到聽到,不知不覺就隨著學習了。譬如風行草偃,水到渠成。——三編·卷三·複朱石僧居士書一·P824
06、回歸淨土
文鈔原文: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當處即是,無往無生,此理甚深,非法身大士,不能領會契證。然法身大士亦不廢事修。所謂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彼則唯論理體,此則理事雙融。故為上聖下凡,同修之道。平生專精一志,則臨終蒙佛接引,彈指即生。智者大師謂臨終在定之心,即淨土受生之際者,此也。(三編·卷二·複卓智立居士書三·P528)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此未達理性,而但依事修持也。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心具者,自心原具此理。心造者,依心具之理而起修,則此理方能彰顯,故名為造。心具即理體,心造即事修。心具即是心是佛,心造即是心作佛。是心作佛,即稱性起修。是心是佛,即全修在性。修德有功,性德方顯。雖悟理而仍不廢事,方為真修。(增廣·卷二·複馬契西居士書九·P333)
事理二法,兩不相離。由有淨心,方有淨境。若無淨境,何顯淨心。心淨則佛土淨,是名心具。若非心具,則因不感果矣。(三編·卷二·複馬宗道居士書一·P658)
念佛之人,必須生真信,發切願,決定現生求佛加被,到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平時念佛,如喪考妣,如救頭燃。(續編·卷上·複修淨師書·P346)
不使名利及人天福報之心稍萌,則可謂德淨。即維摩所謂,欲生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心有污穢,何能生淨土乎。(續編·卷上·複海門蔡錫鼎居士書三·P185)
白話譯文:
唯心淨土,自性彌陀,當處即是,無往無生。這個道理很深,不是法身大士是不能領會契證的。然而法身大士也不荒廢事上的修行。所謂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前者是只論道理,後者是理事雙融。所以說是上聖下凡共同修行之道。平生專精一志,臨終就會蒙佛接引,彈指間即得往生。智者大師說的,臨終在定之心,即淨土受生之際。說的就是這個。——三編·卷二·複卓智立居士書三·P528
事持,就是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沒有達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只以堅定的志願求生,如同孩子憶年念母親,沒有片刻會忘記。這是沒有達到理性,而只是在事上修持。理持就是,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心具,是心中本來就具有這個理性。心造,是依照心所具有的理性而起修行,這個理性才能彰顯出來,所以叫做造。心具就是理體,心造就是事修。心具就是是心是佛,心造就是是心作佛。是心做佛,就是稱性起修。是心是佛,就是全修在性。修德有成就了,性德才能顯露出來。雖然悟理而仍然不廢棄事,這才是真修。——增廣·卷二·複馬契西居士書九·P333
事理兩個法,兩不相離。因為有淨心,才會有淨境。如果沒有淨境,怎麼顯現淨心呢!心淨則佛土淨,這就叫做“心具”。如果不是心具,因就不會感果了。——三編·卷二·複馬宗道居士書一·P658
念佛的人,必須生真信,發切願,決定現在求佛加被,到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平時念佛,如喪考妣,如救頭燃。——續編·卷上·複修淨師書·P346
不使名利及人天福報的心稍有萌芽,這就可以說是得淨了。就是維摩竭所說的:“欲生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心有污穢,何能得去淨土乎!”——續編·卷上·複海門蔡錫鼎居士書三·P185
07、功夫境界
文鈔原文:
所言常有境界,當是未曾真實攝心,但只做場面行持之所致。使真實攝心,則內無妄念,專注於一句佛號中,必能消除業障,增長福慧,何至常有境界之苦。修行切不可以躁妄心,求得聖境界現,及得種種神通。只期心佛相應而已。所謂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若能如是,譬如杲日當空,霜雪俱化。又何得有不如法之境界,為苦惱於身心乎。若不如是用心,平常專欲得見聖境,不知聖境之得,須到業盡情空地位。否則勿道所得者皆屬魔境,即是聖境亦無所益,或有大損。以不知精進力修,反從此生大歡喜,未得謂得,則必至著魔發狂。楞嚴經謂,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者,此之謂也。(三編·卷一·複諦醒法師書·P54)
人在世間,不能超凡入聖,了生脫死者,皆由妄念所致。今于念佛時,即作已死未往生想。於念念中,所有世間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除一句佛號外,無有一念可得。何以能令如此,以我已死矣。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著。能如是念,必有大益。今之小知見人,稍有一點好境界,便自滿自足,以為我得了三昩了,此種人,十有九人皆著魔發狂。以心念與佛相隔,與魔相合,故致然也。(三編·卷一·複朱仲華居士書二·P172)
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當在往生西方上認定。方可不負此番三寶加被之深恩耳。鐘英宿根固深,智識不開。夜半念佛,見一金甲神,恐是魔試,便不敢念,何無知一至於此。凡念佛人,但宜至誠懇切,一心正念。絕不妄想見佛見境界之事。以心若歸一,見佛見境界,皆不至妄生歡喜。遂致得少為足,便成退惰。不見佛不見境界,亦了無所欠。心未歸一,急欲見佛見境界。勿道所見是魔境,即真系佛境,以心妄生歡喜,即受損(謂生歡喜退惰)不受益矣。當以至誠念佛為事。勿存見佛見境界之心。倘正念佛時,或有忽現佛像及菩薩諸天等像。但心存正念,勿生取著,知所見之像,乃唯心所現。雖歷歷明明顯現,實非塊然一物,以心淨故,現此景象。如水清淨,月影便現,毫無奇特。了不生誇張歡喜之心,更加專一其心,認真念佛。能如此者,勿道佛境現有利益,即魔現亦有利益。何以故,以不取著,心能歸一。佛現則心更清淨。魔現則心以清淨不取著,魔無所擾,心益清淨,道業自進。今則偶有所見,便生畏懼,不敢念佛,其心已失正念。幸非魔現。倘是魔現,由不敢念佛之故,便可令魔入彼心竅,令彼著魔發狂,喪失正念。何不知好歹,一至於此。恐是魔現,正宜認真懇切念佛,彼魔自無容身之地。如明來暗自無存,正來邪自消滅。何得怕魔現而不敢念佛。幸非是魔。若果是魔,則是授彼全權,自己對治之法,全體不用,則任魔相擾矣。哀哉哀哉。念佛偶生悲感,亦是好處。然不可專欲興此感想。若心常欲興此感想,則必至著魔,而不可救。宜持心如空,了無一物在心中。以此清淨心念佛,自無一切境界。即有魔境,我以如空之心,不生驚懼念佛,魔必自消。今恐是魔,不敢念佛,譬如恐強盜來,自己先將家中護兵,移之遠方,令勿在家。則是替強盜作保護,令其了無所畏,肆行劫奪淨盡耳。何愚癡一至於此。(三編·卷二·複陳士牧居士書六·P467)
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見好境界,不生歡喜,見不好境界,不生畏懼。能如是,則所見境界,皆能作助道之緣。否則皆作障道之緣。(三編·卷二·複楊典臣居士書三·P598)
當攝心靜念。所有境界,皆作幻化。好勿歡喜,惡勿怖畏,自可消滅。須知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若到心佛相應之時,有境界無境界皆可。未到心佛相應之時,妄欲即見勝妙境界,即是招魔之根。(三編·卷四·淨業社開示法語·P984)
于未得一心前,斷斷不萌見佛之念。能得一心,則心與道合,心與佛合。欲見即可頓見。不見亦了無所礙。倘急欲見佛,心念紛飛。欲見佛之念,固結胸襟,便成修行大病。久之,則多生怨家,乘此躁妄情想,現作佛身,企報宿怨。自己心無正見,全體是魔氣分,一見便生歡喜。從茲魔入心腑,著魔發狂。雖有活佛,亦末如之何矣。但能一心,何須預計見佛與否。一心之後,自知臧否。不見固能工夫上進,即見更加息心專修。斷無誤會之咎,唯有勝進之益。世間不明理人,稍有修持,便懷越分期望。譬如磨鏡,塵垢若盡,決定光明呈露,照天照地。若不致力於磨,而但望發光。全體垢穢,若有光生,乃屬妖光,非鏡光也。(增廣·卷一·複永嘉周群錚居士書·P180)
白話譯文:
所說的常有境界,應該是沒有真實地攝心,只是做場面上的行持所導致的。如果能真實攝心,內無妄念,專注在一句佛號之中,必定能消除業障,增長福慧,怎麼會常有境界這樣的苦惱呢! 修行千萬不能以燥妄心,求能見到聖境界,以及得到種種神通。只求能心與佛相應就好了。所謂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如果能這樣,譬如昊日當空,霜雪俱化。又怎麼會有不如法的境界,來惱亂我們的身心呢!如果不這樣用心,平常專門求見到聖境,不知道要得到聖境,必須到業盡情空的地位。否則,別說所得到的都是魔境,即使是聖境,對我們也沒有什麼益處,也許還會有大的損害呢。因為不知道精進地努力修持,反而從這裡生起大歡喜,未得謂得,那麼必定會導致著魔發狂。楞嚴經中說:“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三編·卷一·複諦醒法師書·P54
人在世間,不能超凡入聖,了生脫死,都是妄念所導致的。現在在念佛的時候,就做我已經死了,還沒往生這樣的觀想。在念念中,所有世間的一切情念都置之度外。除了一句佛號外,沒有一念可得。為什麼能作到這樣呢,因為我已經死了。所有的一切妄念,都不去執著。能這樣想,一定會大有好處。現在小知見的人,稍微有點好境界就自滿自足,以為我得三昧了。這種人,十個有九個都是著魔發狂。因為心念與佛相隔,與魔相合,所以會這樣。——三編·卷一·複朱仲華居士書二·P172
所說的深信,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應當在往生西方上認定。這樣才能不辜負這番三寶加被的深恩。鐘英宿根固然很深,但智識不開。夜半念佛時,見到一位金甲神,因為怕是魔,就不敢再念了。怎麼會無知到這種地步!凡是念佛的人,只要至誠懇切,一心正念。絕不妄想見佛見境界這些事情。因為心如果歸一,見佛見境界都不至於妄生歡喜。於是得到很少的利益就覺得滿足,而成退墮。見不到佛,見不到境界,也不會欠缺什麼。心沒有歸一,就急著見佛見境界,別說所見到的是魔境,即使真是佛境,因為心生歡喜,就會受到損害(就是生歡喜而退墮)而不會得到利益。應當以至誠念佛為正事,別存見佛見境界的心。倘若正在念佛的時候,忽然出現了佛像及菩薩諸天人等的像,只要心存正念,別生取著的心,知道所現的像,是心所變現的。雖然歷歷分明地顯現在眼前,但決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物體,是因為心清淨而現的這個景象。好比水清淨,月亮的影子就會出現在水中,絲毫沒有什麼可奇怪的。完全不生誇張歡喜的心,反而更加專一自己的心,認真念佛。能這樣,別說是佛境現前有利益,即使是魔出現了也有利益。為什麼呢!因為不取著,心能歸一。佛出現,心就更加清淨了。魔出現,心因為清淨而不取著,魔也沒有什麼干擾。心就更加清淨了,道業自然增進。現在,偶然見到些境界就生畏懼,不敢念佛,這樣心已經失去了正念。幸好不是魔,倘若是魔,由於不敢念佛的緣故,魔就可以進入心竅,令人著魔發狂,喪失正念。怎麼不知好歹到這個程度呢!怕是魔出現,正應該認真懇切地念佛,那個魔自然就沒有容身之地了。就象光明出現,黑暗自然消失。正來邪自然消滅。怎麼能怕魔出現而不敢念佛呢!幸好不是魔,如果真是魔,那就是把自己完全交給魔了。自己對治的方法全都不用,任憑魔來擾亂。可悲啊!念佛偶爾會生起悲感,也是好事。然而不能專門地要興起這樣的感想。如果心常想興起這樣的感想,那必定會著魔而不可救要。應該使自己的心象虛空一樣,完全沒有任何東西。用這樣的清淨心來念佛,自然不會有任何境界。即使有魔境,我用這象虛空一樣的心,不生任何驚懼地念佛,魔必然自己就消失了。現在恐怕是魔而不敢念佛,譬如怕強盜來,自己先將家中的護衛調到遠處去,不讓他們在家呆著。這樣是替強盜作保護,讓他們無所顧忌地大肆劫奪。怎麼能愚癡到這個地步呢!——三編·卷二·複陳士牧居士書六·P467
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見到好境界,都當作是幻化。好的也別歡喜,惡的也別怖畏,境界自然就消滅了。要知道,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如果到了心佛相應的時候,有境界沒有境界都可以。沒到心佛相應的時候,就想要見到勝妙的境界,這就是招魔的禍根。——三編·卷四·淨業社開示法語·P984
08、往生證驗
文鈔原文:
人之將死,熱氣自下至上者,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為墮落相。故有頂聖,眼天生,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之說。……
頂聖眼天生等者,謂人氣已斷,通身冷透,唯頭頂獨熱者,則必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也。眼天生者,若眼及額顱處獨熱,則生天道。心處獨熱,則生人道。肚腹獨熱,則生餓鬼道。膝蓋獨熱,則生畜生道。腳板獨熱,則生地獄道。此由人在生時,所造善惡二業,至此感現如是,非可以勢力假為也。是時若病人能志誠念佛,再加眷屬善友助念之力,決定可以帶業往生,超凡入聖耳。不須專事探試征驗,以致誤事也。至囑,至禱。(續編·卷下·臨終三大要·P592)
白話譯文:
人快要死的時候,熱氣自下至上的,就是超升了,自上至下的,就是墮落了。所以有“頂聖眼天生,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這樣的說法。……
頂聖眼天生等,是說人斷氣後,通身都冷透了,只有頭頂是熱的,那麼就必定是超凡入聖,了脫生死了。眼天生,就是說,如果只有眼睛和額頭顱骨處熱,就是生到天道去了。只有心口處熱,就是生在人道。只有肚子腹部熱,就是生到餓鬼道。只有膝蓋熱,就是生到畜生道了。只有腳板熱,就是墮入地獄了。這是人在生的時候所造的善惡兩種業,到這個時候所感現的。不是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做假的。這個時候,如果病人能念佛,再加上眷屬善友助念的力量,決定可以帶業往生,超凡入聖。不須要專門去探試,以免耽誤事。切記切記!——續編·卷下·臨終三大要·P592
二、淨土須知
01、念佛三昧
文鈔原文:
欲攝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別種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則妄想自漸漸消滅矣。即默念,也要聽。以心一起念,即有聲。自己的耳,聽自己心裡的聲,仍然明明了了。楞嚴經大勢至菩薩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注重在聽。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聽,即耳根。心念,口念,耳聽,此三根一攝,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聞別的氣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自無汙雜妄念,故名淨念。淨念,必須要常常相繼不斷,故名淨念相繼。能淨念相繼,久而久之,則得念佛三昧。此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雲,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別名。如此念之,決有淨念常存,妄念全無之一日。(續編·卷上·複修淨師書·P346)
念而無念,無念而念者。乃念到相應時,雖常念佛,了無起心動念之相。(未相應前,不起心動念念,則不念矣。)雖不起心動念,而一句佛號,常常稱念,或憶念。故雲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也。無念,不可認做不念。無念而念,謂無起心動念之念相,而複念念無間。此種境界,殊不易得。不可妄會。(增廣·卷二·複馬契西居士書五·P329)
若論其法,必須當念佛時,即念返觀。專注一境,毋使外馳。念念照顧心源,心心契合佛體。返念自念,返觀自觀。即念即觀,即觀即念。務使全念即觀,念外無觀。全觀即念,觀外無念。觀念雖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須向者一念南無阿彌陀佛上,重重體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親。及至力極功純,豁然和念脫落,證入無念無不念境界。所謂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謂也。工夫至此,念佛法得。感應道交,正好著力。其相如雲散長空,青天徹露。親見本來,本無所見。無見是真見,有見即隨塵。到此則山色溪聲,鹹是第一義諦。鴉鳴鵲噪,無非最上真乘。活潑潑應諸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諸境,而了無一物。語其用,如旭日之東升,圓明朗照。語其體,猶皓月之西落,清淨寂滅。即照即寂,即寂即照。雙存雙泯,絕待圓融。譬若雪覆千山,海吞萬派。唯是一色,了無異味。無掛無礙,自在自如。論其利益,現在則未離娑婆,常預海會。臨終則一登上品,頓證佛乘。唯有家裡人,方知家裡事。語于門外漢,遭謗定無疑。(增廣·卷四·念佛三昧摸象記·P951)
今修念佛法門,當依大勢至菩薩所示,如子憶母之誠心,修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實行。果能死盡偷心,則一心不亂,念佛三昧,或可即得。然念佛三昧,乃三昧中王,且勿視為易易。縱不即得,當亦相去不遠矣。都攝六根,為念佛最妙之一法。念時無論聲默,常須攝耳諦聽。此乃合返念念自性,與返聞聞自性之二義而兼修者。返聞單屬自力,返念兼有佛力,則為益大矣。心念屬意,口念屬舌,耳聽屬耳,眼皮下垂,即見鼻端,則眼鼻二根亦攝。五根既同歸一句佛號,身根焉有不恭敬嚴肅之理乎。故知都攝六根,下手在聽。能都攝六根,則心識凝靜而不浮散,便名淨念。以六根既攝,雜妄等念潛消故也。淨念又能常常相繼無或間斷。則念佛三昧,可即得矣。故下曰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此大勢至菩薩,以教化九法界一切眾生者。實三根普被,有利無弊也。果肯依之而修,當必有觀行相似等利益可得也。(三編·卷二·複張曙蕉居士書八·P382)
有一秘訣,剴切相告,竭誠盡敬,妙妙妙妙。(三編·卷一·複明性大師書·P42)
白話譯文:
要想攝住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常都好象是在佛前一樣,不敢起別的妄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裡念的清清楚楚,口裡念的清清楚楚。這樣,妄想自然漸漸消滅了。即使是默念,也要聽。因為心一起念頭,就有聲相。自己的耳朵聽自己心裡的聲相,仍然能明明了了。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注重在聽。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心就是意根。口就是舌根,聽就是耳根。心念、口念、耳朵聽,這三根一攝住,眼睛也不會東張西望,鼻子也不會聞別的氣味,身體也不會放逸懈怠,所以叫做都攝六根。都攝六根念佛,自然沒有汙雜的妄念,所以叫淨念。淨念必須要常常相繼不斷,所以叫淨念相繼。能淨念相繼,久而久之,就會得到念佛三昧。這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得到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所以說,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是三昧的別名。這樣念下去,一定會有淨念常存,妄念全無的一天。——續編·卷上·複修淨師書·P346
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是念到相應的時候,雖然常念佛,卻完全沒有起心動念(沒相應之前,不起心動念就不念了)。雖然不起心動念,而一句佛號常常地稱念或者憶念。所以說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念不要當成是“不念”。無念而念是沒有起心動念的念相,但照樣念念沒有間斷。這種境界,是很不容易得到的。不要領會錯了。——增廣·卷二·複馬契西居士書五·P329
要說方法,必須在念佛的時候,既念反觀,專注一境,不能外弛。念念照顧心源,心心契合佛體。返念自念,反觀自觀。即念即觀,即觀即念。務必要使全部的念就是觀,念外無觀;全部的觀就是念,觀外無念。觀和念雖然水乳交融,但還沒契入到根源。必須要向這一念南無阿彌陀佛上,重重地體究,切切地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親。到了力極功純的時候,豁然和念脫落,證入無念無不念的境界。所謂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只要離妄念,便是如如佛。說的就是這個境界。功夫到了這個地步,念佛就得法了。感應道交,正好著力。好比浮雲從長空中散去,青天徹底顯露出來。親自見到本來面目,本來也無所見。無所見即是真見,有所見就是隨塵。到這裡,則山色溪聲,都是第一義諦。鴉鳴鵲噪,無非最上真乘。活潑潑應諸法,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諸境,而了無一物。說其用,好比旭日東昇,圓明朗照。說其體,猶如皓月西落,清淨寂滅。即照即寂,即寂既照。雙存雙泯,絕待圓融。就好象是雪吞千山,海吞萬派。唯是一色,了無異味。無掛無礙,自在自如。論其利益,現在雖然沒離開娑婆世界,卻常預蓮池海會。臨終一登上品,頓證佛乘。只有家裡人才知道家裡的事。告訴門外漢,毫無疑問,肯定會造譭謗。——增廣·卷四·念佛三昧摸象記·P951
現在修念佛法門,應當依照大勢至菩薩講的,用如子憶母的誠心,修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實行。果真能死盡偷心,就會一心不亂,念佛三昧或許馬上就可以證得。然而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千萬別以為很容易。縱使不能馬上證得,應該也會相差不遠了。都攝六根,是念佛最妙的一個辦法。念的時候,無論是出聲還是不出聲,常常都要攝耳諦聽。這樣才是契合返念念自性,與返聞聞自性這兩種義理兼修。反聞只屬於自己的力量,返念兼有佛力,這樣好處就大了。心念屬於意,口念屬於舌,耳聽屬於耳,眼皮下垂,就看到了鼻尖,這樣眼根和鼻根也攝受了。五根既然同歸於一句佛號,身根哪裡還有不恭敬嚴肅的道理呢!所以知道,都攝六根,下手在聽。能都攝六根,就會心識凝靜而不浮散,這就叫做“淨念”。六根既然被攝住,雜念妄念潛消,淨念又能常常相繼,沒有間斷。這樣,念佛三昧可以馬上得到。所以下面說:“得三摩地,斯為第一。”這是大勢至菩薩,用來教化九法界一切眾生的。實在是三根普被,有利無弊啊。果真能依照著去修行,必定會有觀行相似等利益可以得到。——三編·卷二·複張曙蕉居士書八·P382
有個秘訣,剴切相告,竭誠盡敬,妙妙妙妙。——三編·卷一·複明性大師書·P42
02、專修雜修
文鈔原文:
修行用功,固宜專精。然凡夫妄想紛飛,若不加經咒之助,或致悠忽懈怠。倘能如喪考妣,如救頭然之痛切。則于一行三昧,實為最善。若以悠忽當之,久或懈惰放廢,固不如兼持經咒為有把握。汝祈我決,我與汝說其所以,汝可自決。總之生死心切,誠敬肫摯,則專兼均可。否則專落悠忽,兼落紛繁。良以根本不真切,故致一切皆難得利益矣。(三編·卷四·開示五則·P976)
專修謂身業專禮,(凡圍繞及一切處身不放逸皆是。)口業專稱,(凡誦經咒,能志心回向,亦可名專稱。)意業專念。如是則往生西方,萬不漏一。雜修謂兼修種種法門,回嚮往生。以心不純一,故難得益,則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誠言,千古不易之鐵案也。(增廣·卷一·複永嘉某居士昆季書·P111)
當雲淨土法門,修有專圓。由眾生根器不一,致諸祖立法不同。善導令人一心持名,莫修雜業者。恐中下人以業雜致心難歸一,故示其專修也。永明令人萬善齊修,回向淨土者。恐上根人行墮一偏,致福慧不能稱性圓滿,故示其圓修也。(增廣·卷一·複永嘉某居士書二·P169)
方知淨土一法,一代時教,皆不能比其力用耳。持咒誦經,以之植福慧,消罪業,則可矣。若妄意欲求神通,則所謂捨本逐末,不善用心。倘此心固結,又複理路不清,戒力不堅,菩提心不生,而人我心偏熾,則著魔發狂,尚有日在。夫欲得神通,須先得道,得道則神通自具。若不致力於道,而唯求乎通。且無論通不能得,即得則或反障道。故諸佛諸祖,皆嚴禁之而不許人修學焉。以世每有此種見解人,故因覙縷及之。(增廣·卷一·複永嘉某居士昆季書·P111)
念佛之人,各隨己分。專念佛號亦好。兼誦經咒,並廣修萬行,亦好。但不可了無統緒,必須以念佛為主,為正行。餘皆為賓,為助行。則善矣。否則如一屋散錢,皆不上串,不得受用。又如入海無指南針,無所適從矣。(三編·卷二·複沈授人居士書·P548)
白話譯文:
修行用功,固然應該專精。然而凡夫妄想紛飛,如果不加經咒作為助行,就容易悠忽懈怠。倘若能如喪考妣,如救頭然那麼痛切,這樣對於一行三昧,實在是最好的。如果只是悠忽的去做,時間久了容易懈墮放廢,當然就不如兼持經咒來的把握。你讓我幫你決定,我告訴你所以然,你可以自己做決定。總之,生死心切,誠敬真摯,這樣專修兼修都可以。否則專修落得個忽悠,兼修落得個紛繁。因為根本不真切,所以一切都難以得益。——三編·卷四·開示五則·P976
專修就是身業專禮(圍繞及一切處,身不放逸都是),口業專稱(誦經咒能志心回向,也可以叫做專稱。)意業專念。能這樣做,那麼往生西方,一萬個人中也不會漏掉一個。雜修是指兼修種種法門,回嚮往生。因為心不純一,所以難以得益。這樣一百個人中,難以有一個兩個,一千個人中,難以有三個四個往生的。這是金口誠言,千古不易的鐵案那!——增廣·卷一·複永嘉某居士昆季書·P111
應該說,淨土法門的修行有專修和圓修。由於眾生根器不同,致使諸位祖師立法不同。善導令人一心持名,不要修雜業,是怕中下根器的人因為業雜而導致心難歸一,所以告訴他要專修。永明令人萬善齊修,回向淨土,是怕上根器的人行為有偏頗,致使福慧不能稱性圓滿,所以告訴他要圓修。——增廣·卷一·複永嘉某居士書二·P169
才知道淨土一法,一代時教,其他的都不能跟她的力用相比。持咒誦經,用來植福慧,消罪業,這可以。要想妄求神通,就是舍本而逐末了,這是不善於用心。如果這個心思固結於心,道理又不太明瞭,戒力又不堅固,菩提心生不起來,而且人我心熾勝,那麼就容易著魔發狂了。要想得到神通,先要得道,得道了神通自然具足。如果不致力於得道而只求神通,先不說神通能不能得到,即使得到了反而會成為成道的障礙。所以諸佛和諸位祖師,都嚴格禁止,不許人修學。因為世間常有這種人,所以做了這樣的規定。——增廣·卷一·複永嘉某居士昆季書·P111
念佛的人,各自隨自己的緣分。專念佛號也好,兼誦經咒並且廣修萬行也好。但不能沒個統籌,必須要以念佛為主,為正行。其餘的都是賓,是助行。這樣就好了。否則,好比一屋子的散錢,都穿不上串,得不到受用。又好象進了大海而沒有指南針,無所適從了。——三編·卷二·複沈授人居士書·P548
03、淨宗功課
文鈔原文:
言念佛正行者,各隨自己身分而立,不可定執一法。如其身無事累,固當從朝至暮,從暮至朝,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大小便利,一切時,一切處,令此一句洪名聖號,不離心口。若盥漱清淨,衣冠整齊,及地方清潔,則或聲或默,皆無不可。若睡眠及裸露澡浴大小便時,及至穢汙不潔之處,只可默念,不宜出聲。默念功德一樣,出聲便不恭敬。勿謂此等時處,念不得佛。須知此等時處,出不得聲耳。又睡若出聲,非唯不恭,且致傷氣,不可不知。雖則長時念佛,無有間斷。須于晨朝向佛禮拜畢,先念阿彌陀經一遍,往生咒三遍畢,即念贊佛偈,即阿彌陀佛身金色偈。念偈畢,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隨即但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或一千聲,或五百聲,當圍繞念。若不便繞,或跪或坐或立皆可。念至將畢,歸位跪念觀音,勢至,清淨大海眾菩薩各三稱。然後念淨土文,發願回嚮往生。念淨土文者,令依文義而發心也。若心不依文而發,則成徒設虛文,不得實益矣。淨土文畢,念三歸依,禮拜而退。此為朝時功課,暮亦如之。若欲多多禮拜者,或在念佛歸位之時,則禮若干拜佛外,九稱菩薩,即作九禮。禮畢即發願回向。或在功課念畢禮拜。隨己之便,皆無不可。但須懇切至誠,不可潦草粗率。蒲團不可過高,高則便不恭敬。若或事務多端,略無閒暇。當于晨朝盥漱畢,有佛則禮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即念小淨土文。或但念願生西方淨土中四句偈。念畢禮佛三拜而退。若無佛即向西問訊,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門。乃宋慈雲懺主為王臣政務繁劇,無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盡一口氣念。以眾生心散,又無暇專念。如此念時,借氣攝心,心自不散。然須隨氣長短,不可強使多念,強則傷氣。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傷氣。以散心念佛,難得往生。此法能令心歸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念數雖少,功德頗深。極閑極忙,既各有法。則半閑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間而為修持法則也。(增廣·卷一·與陳錫周居士書·P82)
又念佛之人,必須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過愆。知過必改,見義必為,方與佛合。如是之人,決定往生。若不如是,則與佛相反,決難感通。又舉凡禮拜讀誦大乘經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餘功德,另去回向世間福報,則念不歸一,便難往生。須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間福報,而自得世間福報。(如長壽無病,家門清泰,子孫發達,諸緣如意,萬事吉祥等。)若求世間福報,不肯回嚮往生,則所得世間福報,反為下劣。而心不專一,往生便難決定矣。(增廣·卷一·與陳錫周居士書·P82)
念佛宜念六字。或先念六字,至將畢則念四字。始終念四字,頗不宜。以南無二字,即皈依,恭敬,頂禮,度我,等義,人每圖快圖多,故多有念四字者。常聞有人主張專修之益,只令人念四字,發願禮佛,皆雲不必,則完全一門外漢。只知自己做功夫,不知求佛慈悲力。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彼只在行上講究。而行又去卻禮拜,其行便難十分懇切。久則涉於悠忽浮泛,祈依文鈔,勿依彼說。彼系自任己見,不依淨土宗旨者。眾生之心,須用種種善法調治。譬如吃飯,須用菜蔬佐助。唯刻期打七,可以專持一句佛號。一切經咒,皆不持誦。然亦不可並禮拜發願全廢之。除打七外,照常持誦,俱無所礙。修行人最怕師心自立。常聞之資性固好,見識有偏。專念一佛尚可,廢棄禮拜發願等,則大錯大錯。(三編·卷一·複陳飛青居士書四·P82)
附:早晚課誦
(一)身無事累者
(晨朝盥漱及暮就寢前,有佛則禮佛三拜,無佛即向西問訊。禮拜畢,或跪或坐或立,正身合掌,以至誠心,依下麵次序念。)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乾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栴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梨槃陀迦、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俱羅、阿[少/兔]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並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又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曰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頗梨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頗梨、車磲、赤珠、馬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晝夜六時天雨曼陀羅華。其國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複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鵠、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趣。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三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舍利弗!于汝意雲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亦複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劫說。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東方亦有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于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于汝意雲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共所護念,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說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稀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佛說阿彌陀經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即往生咒)(三遍)
南無阿彌多婆夜,多他伽多夜,多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多,悉耽婆毗,阿彌利多,毗迦蘭帝,阿彌利多,毗迦蘭多,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訶。
贊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 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 九品鹹令登彼岸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或一千聲,或五百聲,當圍繞念,若不便繞,或跪或坐或立皆可)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三稱)
南無大勢至菩薩摩訶薩(三稱)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摩訶薩(三稱)
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
我今發願願往生,惟願慈悲哀攝受。
弟子某甲(眾等),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于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我及眾生,曠劫至今,迷本淨心,縱貪嗔癡。染穢三業,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冤業,願悉消滅。從於今日,立深誓願,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修聖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覺;誓度眾生。阿彌陀佛,以慈悲願力,當證知我,當哀憫我,當加被我。願禪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曆阿彌陀佛寶嚴之土,得蒙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使人宿障自除,善根增長,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豁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至於臨欲命,終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念迷惑,諸根悅豫,正念分明。捨報安祥,如入禪定。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攜,樓閣幢幡,異香天樂,西方勝境,昭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者,歡喜感歎,發菩提心。我于爾時,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七寶池內,勝蓮花中。花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于須臾間,承事諸佛,親蒙授記。得授記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後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鹹令離染,還得淨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此大願,世界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我願無盡。今禮佛發願,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念畢禮三拜而退。早晚課畢)
(二)事物多端
(晨朝盥漱及暮就寢前,有佛則禮佛三拜,無佛即向西問訊。禮拜畢,或跪或坐或立,正身合掌,以至誠心,依下麵次序念。)
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
願生西方淨土中 九品蓮花為父母
華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為伴侶
(念畢禮三拜而退。早晚課畢)
白話譯文:
說到念佛的正行,要各自隨自己的身份而定,不能所有人都固定一個方法。如果沒什麼事務的拖累,就應該從朝至幕,從幕至朝,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穿衣吃飯,大小便利,一切時,一切處,令這一句佛號,不離心,不離口。如果是洗漱乾淨,衣冠整齊,地方清潔,或者出聲念或者默念都沒什麼不可以的。如果是在睡覺以及裸露,洗澡或大小便的時候,以及在污穢不潔淨的地方,只能默念,不要出聲念。默念功德是一樣的。出聲念便不恭敬。不是這些時間地點不能念佛。而是這些時間地點,不能出聲。而且,在睡覺的時候出聲,不但不恭敬,而且容易傷氣,不能不知道啊!雖然長時間念佛,沒有間斷,必須在晨朝的時候向佛禮拜完畢後,先念彌陀經一遍,往生咒三遍後,就念贊佛偈,就是“阿彌陀佛身金色”那個偈。念完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隨即就只念南無阿彌陀佛或者一千生或者五百聲,應當圍繞著念佛,如果不方便圍繞,或者跪著,或者坐著,或者站著都可以。念完佛後,回到原位,跪著念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和清淨大海眾菩薩各三遍。然後念淨土文,發願回嚮往生。念淨土文是要依照文字的意思而發心的。如果心不依文字而發,就成徒設虛文,不能得到實際的利益了。淨土文念完,念三歸依,禮拜而退。這是早上的功課,晚上也是這樣。若想多做些禮拜,可以在念佛歸位的時候,拜佛若干拜以後,稱菩薩名九遍,拜九拜。禮拜完就發願回向。或者在功課念完禮拜,隨自己的便,都沒什麼不可以的。但必須至誠懇切,不能潦草粗率。蒲團不能過高,高就不恭敬了。如果事務多,沒有閒暇的時間。可以在早上洗漱完畢後,有佛像就拜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盡一口氣是一念,念到十口氣,然後念小淨土文。或者只念“願生西方淨土中”那四句偈。念完拜佛三拜而退。如果沒有佛像就面向西方,也照著上面說的做。這叫十念法門,是宋朝慈雲懺主為那些王公大臣,政務繁劇,沒有時間修持的人所立的。為什麼要盡一口氣來念呢?因為眾生的心散亂,沒有時間專念。這樣念,借氣攝心,心自然就不散了。然而,必須隨著氣的長短自然地念,不能勉強自己多念。勉強多念就會傷氣。因為散心念佛,難以往生,這個方法能令心歸於一處,一心念佛,決定往生。念佛的數量雖然少,功德卻很深。極忙的和極閑的,都各自有修行的方法。那麼半閑半忙的,就可以以此為根據,自己斟酌自己的修持方法了。——增廣·卷一·與陳錫周居士書·P82
另外,念佛的人,必須事事任勞任怨,心心念念提妨過衍。知過必改,見義必為,這樣才能與佛相合。能這樣做的人,決定往生。如果不這樣做,就與佛相反,絕對難以感通。而且,凡是讀誦大乘經典,以及做一切于世于人有益的事情,都用來回向西方。不能只把念佛的功德回向西方,其餘的功德另外去回向世間的福報,這樣心念不歸一,就難往生了。要知道,真能念佛而不求世間福報,自然會得到世間的福報,如果求世間福報,不肯回嚮往生,所得到的世間福報反而下劣。而心不專一,往生就沒有把握了。——增廣·卷一·與陳錫周居士書·P82
念佛最好念六字的,或者先念六字,到快結束的時候再念四字。始終念四字的,不太合適。因為“南無”兩個字,就是皈依,恭敬,頂禮,度我等等的意思,人往往喜歡圖快,圖多,所以有很多念四字的。常聽說,有人主張專修,只叫人念四字佛號,什麼發願啊,拜佛啊,都說不用做。這完全是個門外漢。只知道自己做工夫,不知道求佛的慈悲力加持。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他只在行上講究,而行又去掉了禮拜,這個行就難以十分懇切。時間長了就容易悠忽浮泛。請依照文鈔,別依照他說的。他那是自己的見解,不是依照淨土法門的宗旨。眾生的心,需要用種種善法來調治。譬如吃飯,需要用菜來佐助。只有打佛七,可以專持一句佛號,一切經咒,都不持誦,然而也不可以把禮拜和發願全廢棄。除了打七之外,照常持誦,都沒什麼妨礙的。修行人最怕師心自立。常聽說他資性固然好,但見識有偏頗。專一念佛還可以,廢棄禮拜和發願等,就大錯特錯了。——三編·卷一·複陳飛青居士書四·P82
早晚課誦(同上 略)
附:
佛說阿彌陀經 白話譯文
我親自聽到佛這樣說。
那時,佛住在舍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與他在一起的一千二百五十個大比丘僧,都是赫赫有名的大羅漢:舍利弗長老、大目犍長老、大迦葉長老、大迦旃延長老、大俱絺羅長老、離婆多長老、周利槃陀迦長老、難陀長老、阿難陀長老、羅睺羅長老、憍梵波提長老、賓頭盧頗羅墮長老、迦留陀夷長老、大劫賓那長老、薄拘羅長老、阿那婁馱長老等等眾位大弟子,並有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以及各位大菩薩,還有帝釋等無數的天神。
當時,佛對舍利弗長老說:“從這裡一直往西,過十萬億三千大千世界,有一個叫極樂世界的地方,那裡有一尊神,名號叫‘阿彌陀佛’。現在正在那裡演說佛法。
“舍利弗!那個世界為什麼叫做極樂世界呢?因為那個世界的眾生,不像我們這個世界的人一樣,要受種種痛苦的煩惱折磨,而只享受那各種各樣佛國的快樂,所以叫做極樂世界。另外,舍利佛,這個西方極樂世界,用七重金銀寶物的欄杆,七層金銀寶物的網路,七排金銀寶物的樹木,四面八方地圍繞起來,美麗無比,所以叫極樂世界。還有哩,舍利弗,西方極樂世界有用七種寶貝修砌的池子,裡面充滿了潔淨清涼、甘甜柔軟、滋滑平靜、隨意增減的神妙之水。池底完全用金沙來鋪墊,池子邊的街沿道路都是用金、銀、琉璃、水晶這些寶貝來建築的。地上和空中的樓閣也是用金、銀、琉璃、水晶、海貝、赤珠、瑪瑙來加以裝飾的。池子裡的蓮花,有車輪那麼大,青色的蓮花放出青光,黃色的蓮花放出黃光,紅色的蓮花放出紅光,白色的蓮花放出白光,高潔美妙,幽香沁人。舍利弗,西方極樂世界成就得如此美好,都是阿彌陀佛的大願公德所修成的啊。
“另外,舍利弗!那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時時刻刻都響著美妙的音樂,整個國土都是黃金所成,不分白天夜晚,如下雨似地從天上飄落下曼陀羅話。那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常常在清晨各自用衣襟兜著千千萬萬的絢麗鮮花,去供養其他世界十萬億的佛。雖然遠隔千山萬水,到了吃早飯的時候,他們已經又回到了自己的西方極樂世界,這時,飯菜就會自動地擺在他們的面前,供他們享用。舍利弗,西方極樂世界成就得如此美好,都是阿彌陀佛行成大願的功德。
“再有,舍利弗,西方極樂世界都可見到各種各樣奇妙無比五彩斑斕的鳥,有白鶴、孔雀、鶖鷺、妙音鳥及一身兩頭的共命鳥。這些鳥不分白天夜晚,每時每刻地啼唱著和平優雅的聲音。那和平優雅的聲音,是在演說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以及如此等等的佛法。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們聽完這些演說後,全身心地嚮往佛寶、法寶、僧寶。舍利弗,你不要以為這些鳥是前世為人時造下罪業,由六道輪回的報應所生成的出生。為什麼這樣說呢?那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是沒有畜生、餓鬼、地獄這三種惡道的,這西方極樂世界連類似‘惡道’的名目都沒有,更何況實實在在的惡道呢?這各種各樣的鳥,全都是阿彌陀佛為了廣泛傳播佛法而變化出來的。舍利弗,那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輕輕吹?著微風,微風吹動著各種寶物形成的一排排綠樹和那寶物形成的層層寶網,發出悠揚微妙的聲響,好像是成百上千種的樂器在同時演奏。聽到這種聲音的人們,便會油然而生出嚮往佛寶、法寶和僧寶之敬心來。舍利弗,西方極樂世界如此美好,這都是阿彌陀佛所修的大願功德所成就的啊!
“舍利弗,你以為如何?那極樂世界的佛為什麼叫無量光佛?舍利佛,那極樂世界的佛有不可等量的光明,照耀十方一切世界,沒有一點遮擋,所以叫做無量光佛。另外呢,舍利弗,那極樂世界佛的壽命無限長久,不但自己長壽,還施及在極樂世界裡生活的人民,使得他們的壽命都無窮無盡不可計算,所以又稱無量壽佛。舍利弗,那阿彌陀佛證登佛果以來,到現在才僅有十劫的時間。還有,舍利弗,那阿彌陀佛有無窮無盡的聲聞弟子,都是因證悟而登阿羅漢果位的賢者。這些弟子人數之多,不是用數字能計算得清楚的。各種菩薩的數量也是這樣,數也數不盡的。舍利弗,那西方極樂世界成就得如此美妙,都是阿彌陀佛大願功德所修成的。
“還有,舍利弗,能夠生活在極樂世界的眾生,都修行得到了只進不退的阿惟越致的不退果位。在他們當中,還有許多是只一生一世便可修成正等正覺佛智慧,因而是候補而入佛位去的。這些候補佛數量太大,也不是可用數字可以統計清楚的,只能用無窮無盡無邊無量這樣的極數來表示。舍利弗,大家知道了西方極樂世界這樣不可思議的美好,都應當發出願意到西方極樂世界地去生活的誓願。為什麼要發到極樂世界去生活的誓願呢?因為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生活,就能夠同以上所說的那些將登佛位的人們相聚在一起。
“舍利弗,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生活,必須要有一定的因緣,這個因緣便是發成佛道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施戒參禪。切實身體力行的人,就能夠得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舍利弗,如果有善男信女,聽說阿彌陀佛的名號後,邊執持念誦阿彌陀佛名號,或念一天,或念兩天,或念三天,或念四天,或念五天,或念六天,或念七天,一直念到心無雜念,全心全意都歸依阿彌陀佛。到了這樣一種境界,到了這個人即將逝世之日,阿彌陀佛以及西方極樂世界的許多菩薩,都會出現在他的面前。而如果他臨終的時候,心情還像平時念佛時那樣平靜和專心執著,就可以到那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去。舍利弗,我看這念佛法門,既簡捷又有效,所以才說出上邊的這一番話。如果有眾生聽聞到這一番話,就應當發心立誓一定要爭取命終之後得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舍利弗,要像我這樣地讚頌阿彌陀佛,讚頌他那不可思議,不可言說的公德和難到窮盡的成就吧!
“在我們這世界的東方,複有無窮無盡的世界,有阿?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等等,像恒河中的沙粒一樣,數也數不清的眾多的佛,他們各自在自己的世界裡,伸出又寬又長的舌頭,憑大神通而將舌頭把三千大千世界遮蓋得嚴嚴實實,以此證明佛所宣說的道理,一切真實,決不虛妄。東方世界的所有諸佛,都坦誠地告訴你們這些眾生,應當信奉這《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在我們這世界的南方,複有無窮無盡的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等等,其數如像恒河的沙粒,數也數不清的眾多的佛。他們各自在自己的世界裡,伸出又寬又長的舌頭,憑大神通而將舌頭把三千大千世界遮蓋得嚴嚴實實,以證明佛所宣說的道理,一切真實,決不虛妄。南方世界的所有諸佛,也都坦誠地告訴你們這些眾生,應當信奉這《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在我們這世界的西方,又有著無窮無盡的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等等,其數量如像恒河的沙粒數也數不清的眾多的佛。他們各自在自己的世界裡,伸出又寬又長的舌頭,憑大神通而用舌頭把三千大千世界遮蓋得嚴嚴實實,以證明佛所宣說的道理,一切真實,決不虛妄。西方世界的所有諸佛,也都坦誠地告訴你們這些眾生,應當信奉這《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在我們這世界的北方,還有著無窮無盡的世界,有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等等,如像恒河中的沙粒一樣,數也數不清的眾多的佛。他們各自在自己的世界中,伸出又寬又長的舌頭,憑大神通而用舌頭把三千大千世界遮蓋得嚴嚴實實,以此證明佛所宣說的道理,一切真實,決不虛妄。北方世界的這些佛,也都坦誠地告訴你們這些眾生,應當信奉這《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在我們這世界的下方,又還有無窮無盡的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等等,其數目像恒河的沙粒一樣,數也數不清的眾多的佛。他們各自在自己的世界中,伸出又寬又長的舌頭,憑大神通而用舌頭把三千大千世界遮蓋得嚴嚴實實,以此證明佛說的道理,一切真實,決不虛妄。下方世界的這些佛,也都坦誠地告訴你們這些眾生,應當信奉這《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在我們這世界的上方,又還有無窮無盡的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相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等等,其數目像恒河中的沙粒一樣,數也數不清的眾多的佛。他們各自在自己的世界中,伸出又寬又長的舌頭,憑大神通而用舌頭把三千大千世界遮蓋得嚴嚴實實,以此證明佛所說的道理,一切真實,決不虛妄。上方世界的這些佛,也都坦誠地告訴你們這些眾生,應當信奉這《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舍利弗,你以為如何呢?為什麼本經要稱作《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呢?舍利弗,如果有善男信女聽說了本經而又能領受持誦,並且在一心誦佛的專心志誠的心境裡聽聞到這些佛的名號,那麼這些善男信女也就都得到了十方一切諸佛的保護和念顧,都可以在追求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智慧的道路上不斷前進,湧無後退。因此,舍利弗,你們大家全都應當相信和領受我在上面說的這些話,要專心志誠地奉行十方諸佛所說的這些話。
“舍利弗,如果有人過去發下誓願、現在發下誓願、將來發下誓願,願意到那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去生活,這些人都可以在追求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智慧的道路上永遠前進而不後退,最終而會進入那西方極樂淨土。過去發願的得以過去往生,現在發願的得以現在往生,將來發願的得以在將來往生。因此,舍利弗,任何善男信女若是有信心的,都應當立下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願心。
“舍利弗,像我現在稱讚十方諸佛那樣不可想像不可言說的功德一樣,那十方諸佛等也稱讚我不可想像不可言說的功德。那十方諸佛稱讚說:‘釋迦牟尼佛能夠做那艱難的事情,這是其他的佛也難能做到的事。只有釋迦牟尼佛能夠在那苦難的現實世界中,在那災難不斷、邪惡見解充斥、煩惱比比皆是、眾生不守戒命、壽命極其短促的世界中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智佛慧。釋迦牟尼佛為這苦難世間的眾生演說這眾生難以理喻、難以相信又難以持守的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的神妙方法,這實在是一件希世難得的大事啊!’”
釋迦牟尼佛如此演說完畢這部阿彌陀佛經。舍利弗以及眾位比丘,還有那六道之中的天、人、阿修羅等世間所有的眾生,聽到了釋迦牟尼佛的這番話,無不歡天喜地地信奉記誦,向佛行禮而後裡去。
這拔除一切業障根本,往生淨土的總持咒是:
“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哆夜,哆地夜地,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哆,悉耽婆毗,阿彌利哆,毗迦蘭帝,伽彌利哆,毗迦蘭哆,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隸,娑婆訶!”
04、記數念佛
文鈔原文: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增廣·卷一·複高邵麟居士書四·P77)
白話譯文:
所謂十念計數,就是當念佛的是時候,從第一句到第十句,必須念得分明,還要記的分明。到第十句後,再重新從第一句計到第十句,不能二十,三十那麼計。隨念隨記,不能用念珠,只用心來記。如果十句記不下來,可以分為兩氣,從一到五,從六到十。如果這樣還是費勁,可以從一到三,從四到五,從六到十,作三氣來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沒有地方插足,這樣,一心不亂的境界慢慢地自然會證得。要知道,這個十念法與晨朝十念法,攝妄想的效果相同,而功用的方法完全不一樣。晨朝十念,是一口氣為一念,不論念的佛號數目是多少。而十念計數念佛,是以一句佛號為一念。晨朝十念,念十口氣就可以了。念二十,三十就容易傷氣成病。而十念計數念佛,念一句佛,心裡知道一句。念十句佛,心裡知道十句。從一到十,從一到十,縱使每天念數萬句佛號,都是這樣記。——增廣·卷一·複高邵麟居士書四·P77
05、臨終關懷
文鈔原文: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若氣促,則只念阿彌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除此一念外,心中不可再起一絲毫別種的想念。亦不可望病速好,亦不可另起求神求天保佑的想念。有此種想念,便與阿彌陀佛之心隔開了,因此便不能得佛慈加被之力。你要曉得,天地父母,均不能令你出生死輪回,唯有阿彌陀佛,能令你出生死輪回。你若肯放下一切,一心念佛,若世壽未盡,就會速好。若世壽已盡,即往生西方。然不可求病速愈,只可求速往生。求病癒,若壽盡,便不得往生。求往生,若壽未盡,則速得痊癒。往生西方,好處說不盡,較彼生到天上,做天帝天王,尚要高超過無數無量萬萬萬萬倍。你切不可癡心妄想怕死,有怕死的心,就不得往生了。我們在世間,猶如蛆在糞坑裡,囚在監牢裡,苦得了不得。往生西方,如出糞坑監牢,到清淨安樂逍遙自在之家鄉,何可怕死。若一有怕死的心,便永遠在生死輪回中受苦,永無出苦的時期了。你若能出聲念,則小聲念。不能出聲念,則心裡默念。耳朵聽別人念,心中亦如此念。又眼睛望著阿彌陀佛,(即室中所供的佛)心中想著阿彌陀佛。有別種念起,當自責曰,我要仗佛力生西方,何可起此種念頭,壞我大事。你若肯依我所說的念,決定會往生西方,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永劫常受快樂,了無一絲一毫之苦事見聞,又何有此種之疾病苦惱乎。倘心中起煩惱時,要曉得這是宿世惡業所使,要壞我往生西方之道,要使我永遠受生死輪回之苦。我而今曉得他是要害我的,我偏不隨他轉。除過念佛外,一事也不念他。那就能與佛心心相應,蒙佛接引,直下往生矣。好記我語,自可速得莫大之利益。(續編·卷下·示華權師病中法語(民二十一年)·P607)
今列三要,以為成就臨終人往生之據。語雖鄙俚,意本佛經,遇此因緣,悉舉行焉。言三要者,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決定可以消除宿業,增長淨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則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漸漸進修,必至圓成佛果而後已。如此利益,全仗眷屬助念之力。能如是行,于父母,則為真孝。于兄弟,姊妹,則為真弟。於兒女,則為真慈。于朋友,于平人,則為真義真惠。以此培自己之淨因,啟同人之信向,久而久之,何難相習成風乎哉。今為一一條陳,庶不至臨時無所適從耳。
○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者。切勸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應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後,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將隨佛往生佛國,世間所有富樂眷屬種種塵境,皆為障礙,致受禍害,以故不應生一念系戀之心。須知自己一念真性,本無有死。所言死者,乃捨此身而又受別種之身耳。若不念佛,則隨善惡業力,複受生於善惡道中。(善道,即人,天。惡道,即畜生,餓鬼,地獄。修羅,則亦名善道,亦名惡道,以彼修因感果,均皆善惡夾雜故也。)若當臨命終時,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以此志誠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發慈悲,親垂接引,令得往生。且莫疑我系業力凡夫,何能以少時念佛,便可出離生死,往生西方。當知佛大慈悲,即十惡五逆之極重罪人,臨終地獄之相已現,若有善知識教以念佛,或念十聲,或止一聲,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此種人念此幾句,尚得往生,又何得以業力重,念佛數少,而生疑乎。須知吾人本具真性,與佛無二,但以惑業深重,不得受用。今既歸命於佛,如子就父,乃是還我本有家鄉,豈是分外之事。又佛昔發願,若有眾生,聞我名號,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故一切眾生,臨終發志誠心,念佛求生西方者,無一不垂慈接引也。千萬不可懷疑,懷疑即是自誤,其禍非小。況離此苦世界,生彼樂世界,是至極快意之事,當生歡喜心。千萬不可怕死,怕死則仍不能不死,反致了無生西之分矣。以自心與佛相違反故,佛雖具大慈悲,亦無奈不依佛教之眾生何。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如大冶洪爐。吾人多生罪業,如空中片雪。業力凡夫,由念佛故,業便消滅。如片雪近於洪爐,即便了不可得。又況業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長殊勝,又何可疑其不得生,與佛不來接引乎。如此委曲宛轉開導安慰,病人自可生正信心,此系為病人所開導者。至於自己所應盡孝致誠者,亦唯在此,切不可隨順俗情,求神問醫。大命將盡,鬼神醫藥,豈能令其不死乎。既役情於此種無益之事,則於念佛一事,便紛其誠懇,而莫由感通矣。許多人于父母臨終,不惜資財,請許多醫生來看,此名賣孝,欲世人稱我于父母為能盡孝。不知其天地鬼神,實鑒其心。故凡于父母喪葬等事,過於張羅者,不有天災,必有人禍。為人子者,宜注重於親之神識得所,彼世俗所稱頌,固不值明眼人一哂,況極意邀求,以實罹不孝之大咎乎。
○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者。前已開導病人,令生正信。然彼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絕不念佛之人,不易相繼長念,即向來以念佛為事者,至此亦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以故家中眷屬,同應發孝順慈悲之心,為其助念佛號。若病尚未至將終,當分班念。應分三班,每班限定幾人。頭班出聲念,二三班默持。念一點鐘,二班接念,頭班,三班默持。若有小事,當于默持時辦。值班時,斷斷不可走去。二班念畢,三班接念,終而複始,念一點鐘,歇兩點鐘,縱經晝夜,亦不甚辛苦。須知肯助人淨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報。且莫說是為父母盡孝應如是,即為平人,亦培自己福田,長自己善根,實為自利之道,不徒為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淨土,即是成就一眾生作佛,此等功德,何可思議。三班相續,佛聲不斷。病人力能念,則隨之小聲念,不能念,則攝耳諦聽,心無二念,自可與佛相應矣。念佛聲不可太高,高則傷氣,難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聽不明白。不可太快,亦不可太慢。太快則病人不能隨,即聽亦難明瞭。太慢則氣接不上,亦難得益。須不高不低,不緩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者字字句句,入耳經心,斯易得力。念佛法器,唯用引磬,其他一切,概不宜用。引磬聲清,聽之令人心地清淨。木魚聲濁,故不宜用於臨終助念。又宜念四字佛號。初起時,念幾句六字,以後專念阿彌陀佛四字,不念南無,以字少易念。病人或隨之念,或攝心聽,皆省心力。家中眷屬如此念,外請善友亦如此念,人多人少均如此念。不可一起念,歇歇又念,致令病人,佛念間斷。若值飯時,當換班吃,勿斷佛聲。若病人將欲斷氣,宜三班同念。直至氣斷以後,又複分班念三點鐘,然後歇氣,以便料理安置等事。當念佛時,不得令親友來病人前,問訊諭慰。既感情來看,當隨念佛若干時,是為真實情愛,有益於病人。若用世間俗情,直是推人下海,其情雖可感,其事甚可痛。全在主事者明道理,預令人說之,免致有礙面情,及貽害病人,由分心而不得往生耳。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者。病人將終之時,正是凡,聖,人,鬼分判之際,一髮千鈞,要緊之極。只可以佛號,開導彼之神識,斷斷不可洗澡,換衣,或移寢處。任彼如何坐臥,只可順彼之勢,不可稍有移動。亦不可對之生悲感相,或至哭泣。以此時身不自主,一動則手足身體,均受拗折扭挒之痛,痛則瞋心生,而佛念息。隨瞋心去,多墮毒類,可怖之至。若見悲痛哭泣,則情愛心生,佛念便息矣。隨情愛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脫。此時,所最得益者,莫過於一心念佛。所最貽害者,莫過於妄動哭泣。若或妄動哭泣,致生瞋恨,及情愛心,則欲生西方,萬無有一矣。又人之將死,熱氣自下至上者,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為墮落相。故有頂聖,眼天生,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之說。然果大家至誠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屢屢探之,以致神識未離,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煩痛,致不得往生。此之罪過,實為無量無邊,願諸親友,各各懇切念佛,不須探彼熱氣,後冷於何處也。為人子者,於此留心,乃為真孝。若依世間種種俗情,即是不惜推親以下苦海,為邀一般無知無識者,群相稱讚其能盡孝也。此孝與羅刹女之愛,正同。經雲,羅刹女食人,曰,我愛汝,故食汝。彼無知之人之行孝也,令親失樂而得苦,豈不與羅刹女之愛人相同乎。吾作此語,非不近人情,欲人各於實際上講求,必期亡者往生,存者得福,以遂孝子賢孫親愛之一片血誠,不覺其言之有似激烈也。真愛親者,必能諒之。(續編·卷下·臨終三大要·P586)
臨終一關,要緊之極。即平時功夫得力,若遇不知法門之子孫破壞。則便留住此世界,不得往生矣。若知此義,子孫能助念佛號,成就正念,雖平素功夫不甚恰當,亦能往生。(三編·卷四·與陳燮和居士書·P1082)
以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眾生心力不可思議,故得此殊勝利益也。願為人子孫與諸眷屬及父母等,同知此義,同依此行。方可名為真慈孝親愛也已。(三編·卷四·飭終津梁提要·P953)
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豈可今日要死,且不願死。既貪戀塵境,不能放下。便因貪成障,淨土之境不現,而隨業受生於善惡道中之境便現。境現,則隨業受生於善惡道中矣。往生西方,便成畫餅。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歲死也好。一切任彼前業,不去妄生計較。倘信願真切,報終命盡,便即神超淨域,業謝塵勞。蓮開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記矣。(增廣·卷一·複高邵麟居士書一·P66)
白話譯文:
人生在世,誰都避免不了疾病和死亡。當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時候,應該放下萬緣,一心念佛。如果氣力跟不上,就只念阿彌陀佛四個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往生西方。除了這一個念頭之外,心中不能再起一絲毫別的念頭。也不可以希望病快點好。也不可以有求天神保佑的念頭。有這種念頭,就與阿彌陀佛的心隔開了。因此就不能得到佛的慈悲加被。要曉得,天地父母,都不能令我們出生死輪回。唯有阿彌陀佛能令我們出生死輪回。若肯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果世壽沒有盡,病就會很快痊癒。如果世壽已盡,就往生西方了。然而,不可以求病快點好,只能求快點往生。求往生,如果壽命沒盡,病就可以很快痊癒。往生西方的好處,說也說不盡,比生到天上做天帝天王,還要高超過無數無量萬萬萬萬倍。千萬不能癡心妄想地怕死。有怕死的心,就不能往生了。我們在這個世間,猶如蛆在糞坑裡,囚犯在監牢裡,苦得了不得!往生到西方,就猶如出了糞坑監牢,回到清淨安樂,逍遙自在的家鄉,有什麼好怕死的呢!一有怕死的心,就要在生死輪回中受苦,永遠沒有出苦的時候了。如果能出聲地念佛,那就小聲念;不能出聲念,就在心裡默念。耳朵聽別人念,心中也這樣念。眼睛望著阿彌陀佛像,心中想著阿彌陀佛。有別的念頭起來,應當自責地想:“我要仰仗佛的力量往生西方,怎麼還可以起這種念頭,壞了我的大事呢!”若肯依照我所說的做,決定會往生西方,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永遠享受快樂,完全沒有一絲一毫的苦事讓你見到聽到,又哪裡會有這種疾病苦惱呢!如果心中起煩惱的時候,要知道,這是宿世的惡業所導致的,是要壞我往生西方的路,使我永遠受生死輪回之苦。我現在知道了,他是要來害我的,我偏偏不隨他轉。除了念佛以外,一點也不念其他的。這樣就能與佛心心相應,蒙佛接引,直接往生了。好好記住我的話,自然可以快速地得到莫大的利益。——續編·卷下·示華權師病中法語(民二十一年)·P607
現在我列三條要點,作為成就臨終人往生的依據。言辭雖然鄙陋,意思卻是本著佛經的。遇到這樣的因緣,都要按著這三條來做。這三條是: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臨終人生起正信。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幫助臨終人清淨念佛。第三。千萬不能搬動臨終人的身體和哭泣,以免耽誤事。能依照這三個方法做,決定可以消除宿業,增長淨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但往生了,就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漸漸進一步修行,必定會圓成佛果。這些利益,全障眷屬的助念之力啊!能這麼做,對於父母,就是真正的盡孝;對於兄弟姊妹,就是真正的行悌;對於兒女,就是真正的慈愛;對於朋友,對於其他的人,就是真正的盡義,真正的施恩惠。以此來培養自己的淨因,啟發同修的信向,久而久之,不難形成風氣。現在一一的說明,這樣到時候就不至於無所適從了。
一.善巧開導安慰,令臨終人生起正信。懇切地勸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果有應該交代的事情,馬上交代。交代完了,就置之度外。心裡只這樣想:“我現在就要跟隨佛往生佛國了,世間的所有富樂眷屬,種種塵世間的事情,都是我的障礙,會給我帶來禍害。”所以,不應該生一絲毫的系戀之心。要知道,自己的一念真性,本來沒有生死。所說的死,是捨棄這個身體,又去受別的身體而已。如果不念佛,就會隨著善惡業力,再去善道惡道中受生。在臨命終的時候,如果能一心念南無呵彌陀佛,以這分至誠念佛的心,必定感應到佛大發慈悲,親自來接引往生。千萬別懷疑:“我是業力很重的凡夫,怎麼能以這片刻的念佛,就出離生死,往生西方了呢?”要知道,佛大慈大悲,即使是十惡五逆的極重的罪人,臨終地獄相現前,如果有善知識教他念佛,或者念十聲,或者只念一聲,也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這樣的人,只念這麼幾句,都可以往生。所以,何必以業力重,念佛數量少而生疑惑呢!要知道,我們本來具足的真性,與佛無二無別,只因為惑業重而得不到受用。現在,既然已經歸命於佛,就如同孩子找到了父親,這是回到自己的家鄉了,哪裡是分外的事呢!而且,佛在往昔曾經發願:“若有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所以,一切眾生,臨終的時候,發起至誠心,念佛求生西方,沒有一個不能得到佛的慈悲接引的。千萬不可以懷疑,懷疑就是自己耽誤自己,這禍害可不小。何況,離開了這個苦世界,生到那個樂世界,這是很快樂的事,應該生起歡喜心。千萬不能怕死,怕死也不能不死,反而使自己沒有往生西方的分了。因為自己的心與佛相違背,佛雖然有大慈悲,對不依照佛的教誨去做的眾生,也無可奈何。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如同一個大冶洪爐。我們多生以來的罪業,如同空中的雪片那麼多。業力凡夫,由於念佛的緣故,業就消除了。好比雪片接近了洪爐,馬上就消失了。業力既然消失,所有的善根自然增長殊勝,又有什麼好懷疑自己不能往生,佛不來接引的呢!這樣委曲婉轉的開導安慰,病人自然會生起信心,這就是對病人的開導。至於自己所應該盡的孝道,也正是在此。千萬不能隨順世俗,求神醫藥,這樣能讓病人不死嗎!既然鍾情於這些沒用的事,對於念佛,就會分心,而沒法得到感應了。許多人對於父母臨終,不惜資財,請許多醫生來看,這叫買孝。想要世人說我對父母能盡孝。不知道天地鬼神,對他的用心瞭若指掌。所以,凡是對父母的喪事過於鋪張的人,不是有天災,必定有人禍。為人子的人,應該注重讓父母的神識得到好去處。那些世俗的稱頌,明眼人不屑一故,何況極力地邀求。所以,其實那是犯了不孝的大過啊!
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幫助病人生起淨念。前面已經開導病人,令他生起正信。然而病人現在心力孱弱,別說是平時絕不念佛的人,不容易連續的長時間念佛,即使是向來以念佛為事的人,到這時候也全靠他人的幫助才能得力。所以,家中的眷屬,也應該一同發孝順慈悲的心,為病人助念佛號。如果病人還沒有到命終,就應該分班助念。可以分三班,每班限定幾個人。頭班出聲念,二三班默念。若有小事,可以在默念的時候辦。值班時,萬萬不能離開。二班念完,三班接著念,終而複始。這樣,念一點鐘,歇兩點鐘,縱使經過一晝夜,也不太辛苦。要知道,能為別人助念,自己也會得到有人為你助念的果報。不用說為父母盡孝應該這樣,就是為別人助念,也是培養自己的福田,增長自己的善根,實在是自利的方法,不是白白為別人啊!成就一個人往生淨土,就是成就一個眾生作佛,這樣的功德,不可思議。三班連續念,佛號聲不斷。病人能念,就隨著小聲念; 不能念,可以專心聽。 心中不起其他的念頭,自然可以與佛相應。念佛聲音不要太高,太高容易傷氣,難以持久。也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病人跟不上,就是聽也聽不清楚。太慢氣接不上,也難以得益。要不高不低,不緩不急,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令病人字字句句,入耳經心,這樣才容易得力。念佛的法器,只用引罄,其他的一概不用。引罄聲音清,聽了令人心地清淨。木魚聲音濁,所以不適合用於臨終助念。而且,最好念四字佛號,不念南無,因為字少容易念。病人或者隨著念,或者攝心聽,都省力省心。家中的眷屬這樣念,外請的善友也這樣念,人多人少都這樣念。不能一起念,念累了一起歇,然後再接著念,使病人的佛念間斷。到了吃飯的時候,應該換班吃,別斷了佛號聲。如果病人要斷氣了,這時應該三班同時念。直到斷氣以後,再分三班念三點鐘。然後歇氣,以便料理安置遺體等事情。念佛的時候,不能讓親友到病人跟前看望病人。既然關心病人前來看望,就讓他隨著念會兒佛,這才是真實的情愛,真有益病人。如果用世間的俗情,那真是推人下海。那份情雖然感人,但那事卻實在可悲。這全在主事的人要明白道理,事先就跟大家打好招呼,免得到時候有礙情面,以及遺害病人,使他分心而不能往生了。
三.千萬不能搬動身體和哭泣,以免耽誤事。病人將要命終的時候,正是凡,聖,人,鬼分判的時候,千鈞一髮,要緊之極。只可以念佛號,開導他的神識。千萬不能洗澡,換衣服,或者移到別處去。任憑他怎麼坐著或躺著,只能順著他的姿勢,不能有一點移動。也不能對他有悲哀的表情,更不能哭。因為這個時候,身體不能自主,移動他,他的手腳身體都有受到扭折一樣的疼痛,一疼就會生嗔恨心,念佛的念頭就沒有了。就會隨著嗔恨心去,多半會墮落到毒類,可怕極了。如果亡人見到悲痛哭泣,就會生起情愛心,念佛的念頭就熄滅了。隨著情愛心去,以至於生生世世得不到解脫。這個時候,最能讓亡者得益的,莫過於一心念佛。最貽害亡者的,莫過於搬動身體和哭泣。如果搬動或哭泣,使亡者生嗔恨心和情愛心,要想往生西方,一萬個人中也沒有一個。人在快死了的時候,熱氣如果是從下往上的,那就是超升了。從上往下的,就是墮落了。所以有:“頂聖眼升天,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這樣的說法。然而,如果大家至誠的助念,自然可以當下往生西方。千萬不能總去試探亡者的身體,萬一亡者神識還沒離開身體,因此受到刺激而心生煩惱,就不能往生了。這個罪過,實在是無量無邊。願諸位親友各自懇切地念佛,不用去試探熱氣最後在哪裡冷。為人子的人,在這些事情上留心,才是真孝順。如果去順應種種俗情,就是把親人推下苦海,只為了讓那些無知無識的人,都來稱讚你能盡孝。這種孝與羅刹女的愛正好相同。經上說,羅刹女吃人時說:"我愛你,所以吃你。"那些無知的人行孝,令親人離樂得苦。這不是與羅刹女愛人的方法相同嗎!我這麼說,不是不近人情,而是希望大家都做點實際的事情,必定期望亡者能往生,在世的人得福報。以成就孝子賢孫的一片至誠的孝心。不覺之中,言辭有點激烈了。真正愛親人的人,必定能原諒。——續編·卷下·臨終三大要·P586
06、淨業染業
文鈔原文:
如來藏妙真如性,生佛同具,了無增減。佛以究竟證故,安住寂光,享常樂我淨之法樂。眾生以徹底迷故,起惑造業,受生死輪回之妄苦。雖則染淨不同,苦樂各別,而其本具之妙真如性,仍自無增無減。然眾生但有性德,絕無修德,不能得其受用。反承此妙性功德之力,作生死因,受輪回果。以是因緣,感佛慈悲,示生世間,隨機說法。俾彼各各就路還家,識取衣珠,庶不致孤露無依,了無恃怙也。……
吾人果能具真信切願,如子憶母,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念。即是以勢至反念念自性,觀音反聞聞自性,兩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來萬德洪名。久而久之,則即眾生業識心,成如來秘密藏,所謂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有緣遇者,幸勿忽諸。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況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續編·卷下·大佛頂首楞嚴經楷書以供眾讀誦序·P374)
所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一一恪盡己分。如是,則便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善人。又於周旋雲為,行住坐臥中,執持一句阿彌陀佛聖號。以佛之萬德洪名,熏己之無明業識,熏之久久,則即無明業識,成智慧德相。清涼國師雲,凡夫顓蒙念佛,念至其極,即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者,此之謂也。況以深信切願感佛,佛以慈悲誓願攝受,故得感應道交,萬修萬去矣。(增廣·卷一·婺源翀田佛光分社發隱(民二十年)·P599)
白話譯文:
如來藏妙真如性,眾生與佛都具有,沒有任何增減。佛因為究竟地證得了,所以安住在常寂光土,享受常樂我淨這樣的法樂。眾生因為徹底迷失了,所以起迷惑而造業,受生死輪回這樣的痛苦。雖然染淨不同,苦樂各別,而本來具有的妙真如性,仍然沒有增減。然而眾生只有性德,沒有絲毫修德,不能得到受用。反而乘這妙性功德的力量,造作生死的因,承受輪回的果。因為這個因緣,感得佛的慈悲,示現在生死輪回之中,隨機說法。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踏上回家的路,找到自己自性的寶珠。不至於孤苦伶仃,無依無靠。……
我們果真能夠具備真信切願,就象孩子思念自己的母親一樣,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以大勢至菩薩的反念念自性,觀世音菩薩的反聞聞自性,兩重功夫,融于一心,念如來萬德洪名。久而久之,就會在眾生的業中認識到本心,成就如來的秘密藏。所謂以果地的覺,作為因地的心,所以得到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有緣遇到的人,千萬要覺得慶倖,而不要輕視忽略啊!這是如微塵數的諸佛,一同歸入涅盤的門路。何況我們這些末法中的人,怎麼敢不遵守呢!——續編·卷下·大佛頂首楞嚴經楷書以供眾讀誦序·P374
所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恪盡己份。能這樣,就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的善人。再在行住坐臥中,執持一句阿彌陀佛聖號,以佛的萬德洪名,熏修自己的無明的業識,熏修的久了,無明業識就轉變成了智慧德相。清涼國師說:“凡夫念佛,念到極處的時候,就能潛通佛智,暗合妙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何況以深信切願來感佛,佛以慈悲的誓願攝受,所以才能感應道交,萬人修,萬人去。——增廣·卷一·婺源翀田佛光分社發隱(民二十年)·P599
07、淨心淨業
文鈔原文:
華嚴經雲,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是知智慧德相,乃生佛所同。即性德也。有妄想執著,離妄想執著,則生佛迥異。即修德也。修德有順有逆。順性而修,愈修愈近。修極而徹證,證而了無所得。逆性而修,愈修愈遠。修極而永墮惡道,墮而了無所失。了此則愚者可賢,賢者可愚,壽者可夭,夭者可壽。富貴貧賤,及與子孫之蕃衍滅絕,一一皆可自作主宰。則有憑據者亦可無憑據,無憑據者亦可有憑據。如山之高不可登,人不能由,不妨鑿岩設砌,則絕頂亦可直到矣。古今人不知隨心造業隨心轉業之義。多少大聰明大學問人,弄得前功盡棄,尚且遺害累劫。若不修德,即親身做到富有天下貴為天子,與夫位極人臣聲勢赫奕之宰輔地位,有不即世而身戮門滅者哉。是親得者皆無憑也。袁了凡頗會此義。故一切所享者,皆非前因所定也。前因俗所謂天。天定者勝人,謂前因之難轉也。人定者亦可勝天,謂兢業修持,則前因不足恃。是以現因為因而消滅前因也。若恣意妄為則反是。了此則欲愚者賢,庸平者超拔,皆在自己之存心修德與隨時善教而已。(增廣·卷一·複永嘉某居士書六·P174)
或曰,阿彌陀佛,安居極樂。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一世界中念佛眾生,亦複無量無邊。阿彌陀佛,何能以一身,一時普遍接引十方無量無邊世界之一切念佛眾生乎。答,汝何得以凡夫知見,推測佛境。姑以喻明,使汝惑滅。一月麗天,萬川影現,月何容心哉。夫天只一月,而大海大江,大河小溪,悉現全月。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無不各現全月。且江河之月,一人看之,則有一月當乎其人。百千萬億人,於百千萬億處看之,則無不各有一月當乎其人。若百千萬億人,各向東西南北而行,則月亦於所行之處,常當其人。相去之處,了無遠近。若百千萬億人,安住不動,則月亦安住不動,常當其人也。唯水清而靜則現,水濁而動則隱。月固無取捨,其不現者,由水昏濁奔騰,無由受其影現耳。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眾生信願具足,至誠感佛,則佛應之,如水清月現也。若心不清淨,不至誠,與貪瞋癡相應,與佛相背,如水濁而動,月雖不遺照臨,而不能昭彰影現也。月乃世間色法,尚有如此之妙。況阿彌陀佛,煩惑淨盡,福慧具足。心包太虛,量周法界者乎。故華嚴經雲,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故知遍法界感,遍法界應。佛實未曾起心動念,有來去相。而能令緣熟眾生,見其來此接引以往西方也。懷此疑者,固非一二。因示大意,令生正信雲。(增廣·卷三·初機淨業指南序·P600)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佛,正覺世間也。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有情世間也。亦名十法界。此十法界,雖則聖凡各異,苦樂懸殊,而其本具之真如佛性,固自一如。但以用心各別,故致有此十種之現相焉。觀無量壽佛經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者,謂觀想佛像,憶念佛德,及與佛號。是佛者,謂當觀想憶念之時,佛之相好莊嚴,福德智慧,神通道力,悉現於觀想憶念者之心中,如鏡照相,敵體無二。然則心不作佛,則心不是佛,心作三乘,則心是三乘,心作六道,則心是六道矣。心之本體,如一張白紙。心之作用之善惡因果,如畫佛畫地獄,各隨心現。其本體雖同,其造詣迥異。故曰唯聖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聖,吾人可不慎於所念所作乎哉。(增廣·卷三·千佛圖頌並序·P694)
白話譯文:
《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德。”由此可知,智慧德相,是眾生與佛所共同具有的,這就是所謂的“性德”。但因為一個是有妄想執著,一個是沒有妄想執著,所以眾生與佛截然不同。這就是所謂的“修德”。修德有順有逆。順著自性修,就越修越近,修到極處就徹底證得了自性,證得自性後而了無所得。逆著自性修,就越修越遠,修到極處就永遠墮在惡道中。墮在惡道後也了無所失。瞭解了這點,就會明白, 原來愚人可以變成賢人,賢人也可以變成愚人。長壽的人可以變成短命的人,短命的人也可以變成長壽的人。富貴貧賤,以及子孫的繁衍和滅絕,一切都可以由自己來做主宰。這樣以來,有憑據的也可以變成沒有憑據,沒有憑據的也可以變成有憑據。猶如山高不可攀,人沒法上去,不妨鑿開岩石,堆砌道路,這樣絕頂也可以直接到達。古往今來,人們不知道隨心造業,隨心轉業的道理。多少有大聰明,大學問的人,弄得前功盡棄,而且還貽害後世。如果不修自己的德行,即使是富有天下,貴為天子,以及那些位極人臣,聲勢顯赫的宰輔大臣,有不是當世就遭到殺身滅門的嗎!這就是親身得到的事情都不可靠的例子。袁了凡深深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一切我們所享用的,都不是前因所註定的。前因,俗話說就是天,天定勝人,是說前因難轉,人定勝天,是說兢兢業業的修持,前因就不足以依憑。因為可以用現在的因為因,而消滅前因。如果恣意妄為,就正好相反。明白了這個道理,那麼,要愚人變成聖賢,平庸的人變成出色的人,都在自己的存心修德,與隨時注意用善法來教化自己而已。
——增廣·卷一·複永嘉某居士書六·P174
有人問:“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十方世界,有無量無邊那麼多。每一個世界中,念佛的眾生也是無量無邊。阿彌陀佛怎麼能以一個身體,同時接引十方無量無邊世界一切念佛的眾生呢?”答:“你怎麼能以一個凡夫的知見,去推測佛的境界呢!姑且用月亮來做比喻,使你的疑惑消除。一輪明月高高地照耀在夜空中,千萬個江河湖泊都會有月亮的影子。月亮卻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天上只有一個月亮,而大海大江,小河小溪中都有月亮的影子。即使是小到一勺,一滴的水,也沒有不是現出全部月影的。而且,江湖中的月亮,一個人看見了,就有一個月亮在這個人面前;千萬人看到了,就有千萬個月亮在他們面前。如果百千萬億個人,各自向東西南北走,而月亮也在這些人所行走的地方,常在他們面前。相差的距離,也沒有遠近的差別。如果這百千萬億個人,安住不動,月亮也安住不動,常在這些人的面前。只是,水清澈而平靜,月亮就會出現;水渾濁而動盪,月亮就不見了。月亮本身固然沒有取捨,不見的原因,是因為水渾濁而奔騰,沒法顯現出月亮的影子。眾生的心就像是水,阿彌陀佛就像是月亮。眾生信願具足,至誠地去感佛,佛就會有應。如同水清月現。如果心不清淨,不至誠,與貪嗔癡想應,與佛相違背,就如同水渾濁而且動盪。月亮雖然依然照臨,水卻不能影現。月亮不過是世間的一個有形有相的東西,都有這樣的妙處。何況阿彌陀佛,煩惱迷惑斷盡,福報智慧具足,心包太虛,量周法界呢!所以華嚴經上說:“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所以可以知道,遍法界感,遍法界應。佛其實從來沒有起心動念,有來有去過,卻能讓緣分成熟的眾生,見到佛來到面前,接引往生西方。懷有這樣的疑問的人,當然不是一個兩個,所以解釋一下大意,令大家生起正信。——增廣·卷三·初機淨業指南序·P600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佛,是正覺世間。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是有情世間。合起來也叫十法界。這十法界,雖然聖凡各異,苦樂懸殊。而他們本來具足的真如佛性,卻是一樣的。只因為用心各自不同,所以導致有這十種現象。《觀無量壽佛經》上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是觀想佛像,憶念佛德和佛號。“是佛”,是說當觀想憶念佛的時候,佛的相好莊嚴,福德智慧,神通道力,都展現在觀想憶念之人的心中。就象鏡子照像,鏡子中的像與本人一模一樣。然而,心如果不“作佛”,心就不會“是佛”。心作三乘,那麼心就是三誠,心作六道,那麼心就是六道了。心的本體,就象一張白紙。心所作用的善惡因果,好比畫佛,畫地獄,各隨心現。本體雖然相同,造作卻迥然不同。所以說:“唯聖妄念作狂,唯狂克念作聖。”所以,我們怎麼能不注意自己的念頭和行為呢!——增廣·卷三·千佛圖頌並序·P694
08、宗教一門
文鈔原文:
如來說經,諸祖造論,宗教二門,原是一法。從無可分,亦無可合。隨機得益,隨益立名。上根一聞,頓了自心,圓修道品,即名為宗。(此約後世說,當初但只圓頓教耳。)中下聞之,進修道品,漸悟真理,即名為教。及至像季,法流此土,人根聰利,多得聞持。率以記誦講說為事。衲僧本分,向上一著,實悟親證者少,說食數寶者多。以故達磨大師特地而來,闡直指人心之法,令人親見本來面目。後世名之曰宗。既見本來面目,然後看經修行,方知一大藏教,皆是自己家裡話。六度萬行,皆是自己家裡事。是以宗之悟解為目,教之修持為足。非目則無由見道,非足則不能到家。是宗教之相需而不相悖,相合而不相離也。
至於南嶽天臺,其究竟指歸,大略皆同。故傳燈指月二錄,皆列二師于應化聖賢科中。而高僧傳不列于義解,而列于習禪。是古之具眼知識,以宗教為一貫矣。及至曹溪以後,禪道大行。不立文字之文字,廣播寰區。解路日開,悟門將塞。故南嶽青原諸祖,皆用機語接人。使佛祖現成語言,無從酬其所問。非真了當,莫測其說。以此勘驗,則金鍮立辨,玉石永分。無從假充,用閑法道。此機鋒轉語之所由來也。自後此法日盛,知識舉揚,唯恐落人窠臼,致成故套,疑誤學者,壞亂宗風。故其機用愈峻,轉變無方,令人無從摸索。故有呵佛罵祖,斥經教,撥淨土者。(如此作用,南嶽思大師兩句道盡,曰超群出眾太虛玄,指物傳心人不會。認做實法,則罪同五逆矣。)以此語言,剿人情見,塞人解路。根熟者直下知歸,徹悟向上。機生者真參力究,必至大徹大悟而後已。良以知識眾多,人根尚利。教理明白,生死心切。縱未能直下了悟,必不肯生下劣心,認為實法故也。
今人多是少讀儒書,不明世理。未窮教乘,不解佛法。才一發心,便入宗門。在知識只為支持門庭,亦學古人舉揚,不論法道利害。在學者不下真實疑情,個個認為實法。或有於今人舉處,古人錄中,以己意蔔度出一番道理,總不出按文釋義之外,便自謂徹悟向上,參學事畢。即處知識位,開導後學。守一門庭,恐人謂非通家。因茲禪講並宏,欲稱宗說兼通。談宗則古德指歸向上之語,竟作釋義訓文之言。講教則如來修因克果之道,反成表法喻義之說。以教破宗,以宗破教。盲引盲眾,相牽入火。致使後輩不聞古人芳規,徒效其輕佛陵祖排因撥果而已。古人語言絕未曉了。衲僧本分,何曾夢見。今將宗教語言意致,略為分別。(增廣·卷二·宗教不宜混濫論 ·P435)
白話譯文:
如來說經,諸位祖師造論。宗,教兩個門派,其實是一個法。從來就沒什麼可以分開的,也沒什麼可以合併的,只是隨著眾生的根基而獲得利益,隨著各自獲得的利益而建立名相。上等根基的人聽了,馬上明瞭自己的心,圓滿道品,就命名為“宗”。中下等根基的人聽了,進修道品,逐漸地了悟真性,就命名為“教”。佛法到了像法的時期,法在我們中土流傳。那時,人的根性聰利,多數都聽受經典。主要以讀誦講說為日常功課。僧人的本分,就是研究經典。真正去參悟和親身實證的少,泛泛空談的多。所以達摩大師特地前來闡釋直指人心的法門。令人親身見到本來面目,後世就把這叫做“宗”。見到本來面目,然後再看經典,修行,才知道一個大藏教,都是自己家裡的話。六度萬行,都是自己家裡的事。因此,宗門的悟解好比是眼睛,教下的修行好比是雙腳。沒有眼睛就看不見道路,沒有雙腳就不能走到家。所以,宗門與教下是互相需要,而不是互相駁逆的;是互相結合,而不是互相背離的。
至於南嶽和天臺,他們的究竟指歸大略相同。所以傳燈錄和指月錄把兩位大師列到應化的聖賢科當中。而高僧傳不把他們列在義解中,而是列在習禪中。這是古代的大德具有慧眼,把宗與教視為是一貫的。到了六祖在曹溪弘法後,禪道興盛起來。不立文字這樣的說法廣泛傳播。解路逐漸開啟,悟門逐日閉塞。所以南嶽,青原諸位祖師,都用打機鋒的方式來接引弟子。使佛祖現成的語言,沒法回答他們的問題了。不是真明瞭,就沒法明白他們話。以此來檢驗是金子還是粗鐵,一下就辨別出來了。美玉和石頭,永遠分開,沒法造假冒充。這是機鋒轉語的由來。從此以後,這種方法日漸興盛,有見識的人紛紛宏揚,惟恐自己用的與別人一樣,變成俗套,貽誤了參學的人,敗壞了宗門的風氣。因此,機鋒越來越峻,變化莫測,令人無法琢磨。所以有呵佛罵祖,斥責經教,拔除淨土的(對這些事情,南嶽慧思大師兩句話,就說盡了:超群出眾太虛玄,指物傳心人不會。認做是實法,罪如同五逆。)因為這樣的話,會攪亂人的情緒知見,閉塞人解脫的道路。根基成熟的人聽了,馬上就能找到歸途,徹底開悟,向上提升境界。根基還沒成熟的人,根據這些機鋒,努力去參究,直到大徹大悟為止。因為當時善知識眾多,人的根基還很通利,教理明白,生死心切,縱使沒能馬上了悟,也必定不會生下劣心,認為那是真實法。
而現在的人,大多數是儒家的書讀的少,不明白世理。沒有學習教乘,不瞭解佛法。才剛剛發心,就進入了宗門。那些知識,只為了支持門廳,也學古人的樣子,不去管他什麼利害。那些弟子,也不去真正用疑心去參那些話頭,個個都認為是真實法。或者在當世人的一些言談舉止,或者是古人的事蹟言論中,用自己的知見理解出一翻道理來,總離不開文字的字面意思,就以為是徹底開悟,參學的事情就結束了呢。而那些所謂的知識呢,既然處在知識的位置上,開導後學,守一個諾大的門庭,恐怕人家說自己不是通家,就因此又講經又說禪,想要以宗門教理都通達而自居。談論宗門的時候,那些古代大德們要人去參究的機鋒,竟然被說成了解釋和開導的話;講教呢,那些如來修因克果的真實道理,反被說成是比喻的言辭。結果是以教破宗,以宗破教。盲人引領著更多的盲人,互相拉扯著走入了火坑。致使後人不能瞭解古人的芳規,只效仿了些輕視佛法,淩辱祖師,排斥因果的言行而已。古人的語言,絕沒有真正的明瞭。而僧人的本分,連夢都沒夢到過,何況做到。現在,我講宗教的語言和意思,來略為分別一下。——增廣·卷二·宗教不宜混濫論 ·P435
09、恭敬至誠
文鈔原文:
世出世法,以誠為本。誠則能感聖應。不誠則無感,聖無有應。譬如月麗中天,影現萬川。水若昏濁鼓蕩,月影便難顯現。由水所致,非月之咎。故曰,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則但結遠緣,難得實益。(三編·卷四·敬告閱者務須至誠恭敬自得實益·P958)
入道多門,唯人志趣,了無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誠,曰恭敬。此二事雖盡未來際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頓消業累,速證無生,不致力於此,譬如木無根而欲茂,鳥無翼而欲飛,其可得乎。(增廣·卷一·複弘一師書一·P191)
諺雲,下人不深,不得其真。此言雖小,可以喻大。夫世間大而經術文章,小而一才一藝。若欲妙義入神,傳薪得髓,藝超儕伍,名傳古今。而不專心致志,竭誠盡敬,其可得乎。故管子曰,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其將通之。非鬼神之與通,乃精誠之極也。
漢魏昭,見郭林宗。以為經師易遇,人師難逢。因受業,供給灑掃。林宗嘗有疾,命昭作粥。粥成進之,林宗大呵曰,為長者作粥,不加意敬事,使不可食。昭更為粥複進,又呵之者三,昭容色不變。林宗曰,吾始見子之面,今而後知子之心矣。宋楊時,遊酢,師事伊川。一日請益時久,伊川忽瞑目假寐,二子侍立不敢去。良久,伊川忽覺曰,賢輩尚在此乎,歸休矣。乃退,門外雪深尺餘矣。張九成,十四歲遊郡庠。終日閉戶,無事不越其限。比舍生隙穴視之,見其斂膝危坐,對詩書若對神明,乃相驚服而師尊之。此四子者,所學乃世間明德新民,修齊治平之法。其尊師重道,尚如此之誠。故得學成德立,致生前沒後,令人景仰之不已。至於弈秋之誨弈也,唯專心致志者勝。痀僂之承蜩也,以用志不分而得。由是觀之,學無大小,皆當以誠敬為主。
而況如來於往昔劫中,欲令眾生,同成覺道。以無緣種,莫由得度。因茲普現色身,垂形六道。種種方便,隨機利物。千門具啟,一道同歸。善根未種未熟未脫者,令其即種即熟即脫。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雲布慈門,波騰行海。六度齊修,四攝普益。其佈施也,內外俱捨。所謂國城妻子,頭目髓腦,身肉手足,歡喜施與。故法華雲,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不是菩薩捨身命處。夫如來為眾生故,經歷三大阿僧祇劫,廣行六度,普結緣種。待其機熟時至,然後示成正覺。宏開法會,普應群機。上根則顯示實相,令其誕登道岸。中下則曲垂接引,令其漸次薰陶。顯密權實,偏圓頓漸。隨機而施,相宜而用。乘雖有三,道本無二。為實施權,權是實家之權。開權顯實,實是權家之實。俯順群機,循循善誘。必令機理雙契,方得解行俱圓。學者雖則專主大乘,亦不可輕蔑棄捨小乘。以小乘原為進入大乘而設。乃如來之度生妙用,實下根之出苦宏猷。故四十二章經雲,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大海雖有淺深,水味原無二致。凡屬佛經,固應一體尊重。如輪王命令,事雖種種不同,其為王敕則一也。而圓人受法,無法不圓。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況如來金口所說之生滅無生四諦十二因緣等法乎哉。及如來一期事畢,示現滅度。迦葉阿難等諸大弟子,結集法藏,遍界流通。一千年後,教傳此土。兩土高僧,東西往還,譯布佛經,不惜軀命。讀法顯,曇無竭,玄奘等傳,其道路險阻,非常艱辛。不覺哽噎涕泣,莫之能已。經雲,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若非宿有因緣,佛經名字,尚不能聞。況得受持讀誦,修因證果者乎。
然如來所說,實依眾生即心本具之理。於心性外,了無一法可得。但以眾生在迷,不能了知。于真如實相之中,幻生妄想執著。由茲起貪瞋癡,造殺盜淫。迷智慧以成煩惱,即常住而為生滅。經塵點劫,莫之能反。幸遇如來所說大乘顯密諸經,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即彼客作賤人,原是長者真子。人天六道,不是自己住處。實報寂光,乃為本有家鄉。回思從無始來,未聞佛說。雖則具此心性,無端枉受輪回。真堪痛哭流涕,聲震大千。心片片裂,腸寸寸斷矣。此恩此德,過彼天地父母,奚啻百千萬倍。縱粉身碎骨,曷能報答。唯有依教修行,自行化他。方可少舒春草仰暉,夏葵向日之微忱而已。
然今之緇素,翻閱佛經,毫無誠敬。種種褻慢,難以枚舉。而習行既久,彼此相安。其褻慢之跡,不忍備言。視如來之法言,同破壞之故紙。且勿謂不知旨趣者,了無所益。即深知實義者,亦只是口頭三昧,面門輝光。如饑說食,如貧數寶。雖有研究之功,絕無實證之益。況褻慢之罪,奚啻彌天。而受苦之期,豈止窮劫。雖是善因,反招惡果。縱為將來得度之因,難免多劫備受其苦。用是心懷慘傷,敢陳芻蕘。企依佛教以奉行,庶唯得益而無損。金剛經雲,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又雲,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何以令其如此。以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故。而諸大乘經處處教人恭敬經典,不一而足。良以諸大乘經,乃諸佛之母,菩薩之師。三世如來之法身舍利,九界眾生之出苦慈航。雖高證佛果,尚須敬法。類報本追遠,不忘大恩。故涅槃經雲,法是佛母,佛從法生。三世如來,皆供養法。況博地凡夫,通身業力,如重囚之久羈牢獄,莫由得出。何幸承宿世之善根,得睹佛經。如囚遇赦書,慶倖無極。固將依之以長揖三界,永出生死牢獄。親證三身,直達涅槃家鄉。無邊利益,從聞經得。豈可任狂妄之知見,不存敬畏。同俗儒之讀誦,輒行褻黷。既讀佛經,何不依佛經所說恭敬尊重。既褻佛法,豈能得佛法所有真實利益。倘能暫息狂見,清夜自思。當必心神驚悸,涕淚滂沱。悲昔日之無知,誓畢生以竭誠。從茲心意肅恭,身口清淨。永絕粗鄙之惡態,恒依經論之聖謨。果能如是,庶可于佛法大海中,隨分隨力,各獲實益。如修羅香象,及與蚊虻,飲于大海,鹹得充飽。又如一雨普潤,卉木同榮。如是,則自己受持之功,方不枉用。而如來說經,諸祖宏法之心,亦可以稍得舒暢而慰悅矣。(增廣·卷二·竭誠方獲實益論·P447)
白話譯文:
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都是以誠為本。誠就能得到聖人的感應,不誠就沒有感應。譬如月亮在天空高高的懸照,月影顯現在江河湖海中。水如果渾濁不平靜,月影就難以顯現。這是因為水的緣故,不是月亮的問題。所以說,要想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必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就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就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如果沒有恭敬,那只是結了個將來的緣分,難以得到現實的利益。——三編·卷四·敬告閱者務須至誠恭敬自得實益·P958
入道有很多門路,只能根據個人的志趣而定,沒有一定的規矩。所一定的,就是一個“誠”,一個“恭敬”。這兩件事,就是盡未來際諸佛出世,也不能改變。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要想馬上消除業障,快速證得無生,不努力這麼做,就好比樹木沒有根就想茂盛,鳥兒沒有翅膀就想飛翔一樣,這怎麼可能呢!——增廣·卷一·複弘一師書一·P191
諺語說,下人不深,不得其真。這話雖小,裡面蘊涵的道理卻是很大的。世間大到經術文章,小到一分才能,一個手藝。要想做的傳神,得到精髓,技藝超群,名傳古今,不專心致志,竭誠盡敬的,怎麼可能做到呢!所以管子說,想啊想啊,翻來覆去地想啊。還想不明白,鬼神就會告訴你。其實不是鬼神告訴的,而是精誠到了極處。
漢代的魏昭,見到了郭林宗。認為經典中的老師容易遇到,人中的老師難逢難求。因此跟隨他學習。並灑掃侍奉。一次,林宗病了,讓魏昭給他作粥喝。粥做好了,魏昭喂林宗喝的時候,林宗大呵道:“給長者做粥,不注意恭敬,這粥就不能吃了。”魏昭就重新做粥獻給林宗。林宗又呵斥他。這樣重複了三次,魏昭面不改色。林宗說,我從前只是見到了你的面貌,從今往後,我知道你的心了。
宋楊時,游酢拜伊川為師。一天,他們向伊川請教學問,談的時間久了些。伊川不覺睡了過去。這兩個弟子侍立在那裡,不敢回去。過了很長時間。伊川一覺醒來,發現兩個弟子還站在那裡,就說:“你們怎麼還在這裡,快回去吧!”二人這才退去,這時,門外的雪已經下了一尺多深。
張九成,十四歲的時候,在群庠學習,每天都閉門讀書,沒事從不出學校。臨屋的同學從牆縫中看他,見他合膝端坐,對詩書奉若神明。因此對他都十分驚歎佩服。連老師都因此對他十分尊敬。
以上這四個人,所學的是世間的明德新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學問。他們尊師重道的精神尚且如此至誠。所以他們的學問品德,都有很高的成就。使生前後世,令人景仰不已。至於弈秋談論棋道說,只有專心的人得勝。佝僂承蟬,說不分心才行。由此看來,學問不分大小,都應當以誠敬為主。何況如來在往昔劫中,為了讓眾生同成正覺,因為沒有緣就沒法得度。因此現身在六道輪回中,以種種方便,隨機地利益眾生。開啟千百法門,讓眾生同歸一真法界。善根沒有種下,沒有成熟,沒有解脫的,令其種下,成熟,得到解脫。應該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而為說法。雲布慈門,波騰行海。六度齊修,四攝普益。世尊的佈施,可謂內外齊舍。國城妻子,頭目腦髓,身肉手足,都歡喜地佈施給別人。所以,法華經上說:“觀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有如芥子許,不是菩薩捨身命處。”如來為了眾生,經歷三大阿僧祗劫,廣行六度,普遍地跟眾生結緣。等到根基成熟了,然後示現成正覺,宏開法會,普遍適應一切眾生的根基。上根的人就為他顯示實相,令他直接等上彼岸。中下等根基的人,就婉轉地適應他的根基,讓他逐漸受到薰陶。顯密權實,偏圓漸頓。隨機而施,相宜而用。雖然有三乘,但佛道卻沒有兩樣。為了讓眾生明白實法而先施權法,權法是顯示實法的權法。開示權法是為了顯示實法,實法是權法所解釋的實法。順應眾生各種根基,循循善誘,必定令他們機理雙契,才能解行俱圓。
學佛的人,雖然主修大乘佛法,也不能輕蔑,捨棄小乘。因為小乘本來是專門為進入大乘而設的,是如來度眾生的妙用,實在是下等根基的人出離苦海的最佳方法。所以《四十二章經》上說:“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大海雖然有淺有深,水卻都是一個味道。凡是佛經,都應該一樣尊重。如同轉輪王的命令,內容雖然各個不同,但卻都是輪王的命令。圓融的人說法,沒有法不是圓融的。治理國家的言語,謀生的方法等,都順應正法。何況如來金口所說的生滅四諦十二因緣等法呢!以及如來這一期的事情結束了,示現滅度,迦葉阿難等諸大弟子結集法藏,普遍流通。一千年後,佛教傳入我國。兩地的高僧,東西往來,翻譯流通佛經,不惜身命。讀法顯,曇無竭,玄奘等大師的傳記,取經的道路艱難險阻,不覺哽咽悲涕,不能自已。經雲,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如果不是往昔有因緣,佛經的名字都聽不到。何況受持讀誦,修因證果呢!
如來所說的法,實際上是依照眾生真如心中本來具足的道理。在心性外,完全沒有一法可得。只因為眾生在迷中,不能了知。在真如實相之中,幻生出妄想執著。由此起貪嗔癡,造殺盜淫。迷失智慧以成煩惱。把常住變成生滅。歷經塵劫,不能返回。幸好遇到如來所說的大乘顯密各種經典。才知道衣珠固然還在,佛性仍然存留。那個客作的賤人,原來就是大長者真正的兒子(典故見《法華經》)。人天六道,不是自己的住處,實報長寂光土,才是本有的家鄉。回想自己,從無始劫來,沒聽到佛說法。雖然具有這個心性,卻白白地受著輪回之苦。真應該痛哭流涕,聲震大千。心片片裂,腸寸寸斷。此恩此德,超過天地父母豈只百千萬倍。縱使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只有依教奉行,自行化他。才能稍微表達春草仰暉,夏葵向日的熱忱而已。然而今天出家在家的佛弟子,翻閱佛經,毫無誠敬可言。種種褻瀆輕慢,不勝枚舉。而做的久了,就習以為常了。那些褻瀆輕慢的種種行為,不忍心具體說了。對待如來的法語,就象對待破紙一樣。且不說那些不瞭解佛法的人不會受益,就是那些深知佛法真實意趣的人,也只是口頭三昧,門面上的光輝。好比饑餓的人說說食物,貧窮的人數數財寶。雖然有研究的功勞,絕得不到實證的利益。何況褻瀆輕慢的罪過,何止是彌天。而受苦的時間,豈止是窮劫。雖然是善因,反而招來惡果。即使是為將來得度種下了因,難免多生累劫備受其苦。希望能依照佛的教誨來奉行,這樣就會只受益,不受損。金剛經說,“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又說:“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為什麼要我們這麼做呢。“因為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而那些大乘經典,處處教人恭敬經典,不一而足。因為諸大乘經乃是諸佛的母親,菩薩的老師。三世如來的法身舍利,九界眾生出離苦海的慈航。即使是高高地證得了佛果,尚且需要尊敬法。因為要報本追遠,不忘大恩。所以涅盤經上說:“法是佛母,佛從法生。三世如來,皆供養法。”何況是凡夫,通身都是業力。如同重罪的囚犯,長久地被關在監獄裡,沒法出去。幸好承宿世的善根,有機會看到了佛經。如同囚犯遇到大赦,慶倖無極。當然要依靠佛經,告別三界,永遠離開生死牢獄,親自證得三身,直達涅盤的家鄉。無邊的利益,都是從經典中得來的。怎麼可以任憑狂妄的知見,不存敬畏的心呢!就象那些俗世中的儒生那樣,動不動就褻瀆典籍。既然讀了佛經了,為什麼不依照佛經所說的,恭敬尊重呢!既然褻瀆了佛法,怎麼可能得到佛法所有的真實利益呢!倘若能暫時熄滅狂妄的見解,在清明的夜色中反思一下,必定會心神驚悸,涕淚滂沱。悲痛往昔的無知,發誓畢生都要竭盡至誠。從此,心意肅恭,身口清淨。永遠斷絕粗陋鄙視的惡劣態度,依照經論中的聖訓去做。果真能這樣,才能在佛法的大海中,隨分隨力,各自獲得真實的利益。如同修羅香象與蚊蠓喝大海中的水,各自都能喝飽。又如同天降大雨,花卉和樹木都能得到滋潤。這樣,自己受持經典的工夫才不會白用。而如來說經,各位祖師宏法的苦心,也可以稍微得到舒暢和安慰了。——增廣·卷二·竭誠方獲實益論·P447
10、誡欲戒淫
文鈔原文:
色欲一事,乃舉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戰兢自持,乾惕在念,則亦難免不被所迷。試觀古今來多少出格豪傑,固足為聖為賢。只由打不破此關,反為下愚不肖。兼複永墮惡道者,蓋難勝數。楞嚴經雲,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學道之人,本為出離生死。苟不痛除此病,則生死斷難出離。即念佛法門,雖則帶業往生。然若淫習固結,則便與佛隔,難於感應道交矣。欲絕此禍,莫如見一切女人,皆作親想,怨想,不淨想。親想者,見老者作母想,長者作姊想,少者作妹想,幼者作女想。欲心縱盛,斷不敢於母姊妹女邊起不正念。視一切女人,總是吾之母姊妹女。則理制於欲,欲無由發矣。怨想者,凡見美女,便起愛心。由此愛心,便墮惡道。長劫受苦,不能出離。如是則所謂美麗嬌媚者,比劫賊虎狼,毒蛇惡蠍,砒霜鴆毒,烈百千倍。于此極大怨家,尚猶戀戀著念,豈非迷中倍人。不淨者,美貌動人,只外面一層薄皮耳。若揭去此皮,則不忍見矣。骨肉膿血,屎尿毛髮,淋漓狼藉。了無一物可令人愛。但以薄皮所蒙,則妄生愛戀,花瓶盛糞,人不把玩。今此美人之薄皮,不異花瓶。皮內所容,比糞更穢。何得愛其外皮,而忘其皮裡之種種穢物,漫起妄想乎哉。苟不戰兢乾惕,痛除此習。則唯見其姿質美麗,致愛箭入骨,不能自拔。平素如此,欲其沒後不入女腹,不可得也。入人女腹猶可。入畜女腹,則將奈何。試一思及,心神驚怖。然欲於見境不起染心,須於未見境時,常作上三種想,則見境自可不隨境轉。否則縱不見境,意地仍複纏綿,終被淫欲習氣所縛。固宜認真滌除惡業習氣,方可有自由分。每日除了己職分外,專心念佛名號。朝暮佛前,竭誠盡敬,懇到懺悔無始宿業,如是久之,當有不思議利益,得於不知不覺中。法華經雲,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瞋恚,愚癡,亦然。是知能至誠念彌陀觀音聖號者,貪瞋癡三惑,自可消除也。(增廣·卷二·複甬江某居士書·P344)
人從色欲而生,故其習偏濃。一不戒慎,多致由色欲而死。(三編·卷四·壽康寶鑒題辭二·P964)
後世人業重,情竇早開。十一二歲,便有欲念。欲念既起,無法制止。又不知保身之義,遂用手淫。如草木方生芽,而即去其甲,必致乾枯。聰明子弟,由此送命者,不知凡幾。即不至死,而身體孱弱,無所成立。及長而娶妻,父母師長絕不與說保身節欲之道。故多半病死,皆是由手淫及貪房事所致。故孔子答孟武伯問孝曰,父母唯其疾之憂,乃令戒房事。不戒房事,則百病叢生。能戒房事,則病少多矣。孟子曰,養心者,(以善養身者,必由制心不起欲念,故雲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古人重民生。禮月令,仲春先雷三日,遒人以木鐸巡于道路曰,雷將發聲。其有不戒其容止者,(即房事)生子不備,必有凶災。(或肢體不全,或生怪物。其夫婦或死亡,或得惡疾,故曰必有凶災。)此國家政令也。今則父母師長,絕不與兒女談及此事。及至得病,醫生亦不令戒房事。蓋不以人命為重,而冀病日重,而屢為醫療也。醫如是用心,其罪浮於截道劫財之強盜矣。(三編·卷二·複真淨居士書·P408)
至於邪淫之事,無廉無恥,極穢極惡,乃以人身,行畜生事。是以豔女來奔,妖姬獻媚,君子視為莫大之禍殃而拒之,必致福曜照臨,皇天眷佑,小人視為莫大之幸福而納之,必致災星蒞止,鬼神誅戮。君子則因禍而得福,小人則因禍而加禍,故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世人苟於女色關頭,不能徹底看破,則是以至高之德行,至大之安樂,以及子孫無窮之福蔭,來生貞良之眷屬,斷送于俄頃之歡娛也,哀哉。(增廣·卷三·欲海回狂普勸受持流通序·P708)
聰明人,均屬矜誇,暴露,尖酸,刻薄,其心絕無涵蓄。其人非坎坷終身,必少年夭折。汝宿生多幸,培此善根,當極力培植,庶可有成。聰明人,最易犯者唯色欲,當常懷敬畏,切勿稍有邪妄之萌。若或偶起此念,即想吾人一舉一動,天,地,鬼,神,諸佛,菩薩,無不悉知悉見。人前尚不敢為非,況于佛天森嚴處,敢存邪鄙之念,與行邪鄙之事乎。孟子謂,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若不守身,縱能事親,亦只是皮毛儀式而已,實則即是賤視親之遺體,其不孝也,大矣。(續編·卷上·複徐書鏞居士書(民國二十年)·P130)
白話譯文:
色欲這件事,是全世界人的通病。不單單是中下等根基的人被色所迷,即使是上等根基的人,若不戰戰兢兢地把持,時刻提醒自己,也難免不被其所迷。試看古往今來,多少出格的英雄豪傑,固然足以成聖成賢,只因為打不破這關,反而為那些愚夫愚婦所不齒。而且永遠墮落在惡道。這樣的人,數不勝數。楞嚴經上說:“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學道之人,本來就是為了出離生死。若不痛切地除去這個毛病,生死就沒法出離。即使是念佛法門,雖然可以帶業往生,然而如果淫欲的習氣根深蒂固,就會與佛隔離開來,難以感應道交。要想斷絕這個禍患,不如把一切女人都當作自己的親人,怨敵,和不乾淨的人。當做親人觀,就是見到老的,就當作是母親;年長的,當作姐姐;年少的,當作妹妹;年幼的,當作女兒。欲望再盛,也決不敢在母親,姐姐,女兒身邊起這不正的念頭。把一切女人都當作是母親,姐姐,女兒,用理性控制住欲望,欲望就無從發起了。當作怨敵觀,因為見到美女,就起愛心,由於這個愛心,就會墮落在惡道,長劫受苦,不能出離。因此,所謂的美麗妖媚的女人,比那些強盜虎狼,毒蛇惡蠍,砒霜鴆毒的毒都要強烈百千倍。對這樣的大冤家,還戀戀不捨,豈不成了迷途中最迷的人了嗎!當作不乾淨的人觀,美貌動人,只不過是外面的一層薄皮而已。如果揭去這層皮,則慘不忍睹。骨肉膿血,屎尿毛髮,淋漓狼籍。完全沒有一樣可愛的東西。只因為一層薄皮蒙住了,就妄生愛戀。花瓶盛著大糞,沒人會喜歡去玩弄的。這個美人的薄皮,不異於花瓶;皮裡裝的,比糞更臭。怎麼能光愛那層薄皮,忘了裡面那種種骯髒的東西,就亂起妄想了呢!如果不戰戰兢兢,虔誠猛厲地除去這個惡習,只看到那美麗的外表,使愛箭穿入骨髓,不能自拔。平時如此,要想死後不入女腹,那是不可能的。入人的女腹,那還可以,如果入了畜生的女腹,那時可怎麼辦!想一想都會覺得可怕。然而要想見到境界時不起染著心,必須在沒見到境界時,常作上面的三種觀想,那麼見到境界自然可以不隨境界轉。否則,縱使不見境界,心意之中仍然纏綿,最終還是要被淫欲習氣縛住。所以應該認真蕩滌惡業習氣,才能有自由的分。每天除了作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就專心念佛名號。每天早晚,在佛前必恭必敬地懇切懺悔無始劫來的宿業,這樣做的久了,在不知不覺中,會得到不可思議的利益的。法華經上說:“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嗔恚,愚癡也是一樣。由此可知,能至誠地念彌陀觀音聖號的人,貪嗔癡三種惑業自然可以消除。——增廣·卷二·複甬江某居士書·P344
人從色欲而生,所以,這個習氣偏濃。一不小心,多半會導致由色欲而死。——三編·卷四·壽康寶鑒題辭二·P964
後世的人,業障重,情竇早開。十一,二歲的時候就有欲念。欲念一起來,就無法制止。又不知道保養身體,於是就手淫。如同草木剛剛生芽,就把外面的甲給去掉,必然會使草木乾枯掉。聰明的子弟,因此而送命的,不知道有多少。即使不至於死,而身體孱弱,無所成立。等到長大後娶了妻子,父母師長也絕不告訴他節欲保身之道。所以多半病死了,都是因為手淫和貪房事的緣故。所以孔子答孟武伯問孝說,父母惟獨擔心孩子得病,就令他們戒房事。不戒房事,百病叢生;能戒房事,病就少多了。孟子說,養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寡欲。為人寡欲,雖然也有病死的,但是很少;為人多欲,雖然有長壽的,但是很少。古人重民生。禮月令,仲春先雷三日,遒人手持木鐸,在道路上巡邏說:“雷將發生,有不戒其容止(房事)的人,生的孩子不會完備,必有凶災。”這是國家的政令。現在的父母師長,絕不與兒女談這些事情。等到得病的時候,醫生也不勸他們戒房事。大概是不以人命為重,而希望病越來越重,他們好多治療幾次。醫生如果這樣用心,罪過要比那些攔路搶劫的強盜更大。——三編·卷二·複真淨居士書·P408
邪淫這件事,無廉無恥,極穢極惡,是以人身來行畜生的事。所以,有豔女前來投奔,妖姬鼓惑獻媚,君子都把這看做是莫大的災禍而加以拒絕,這樣必定能得到福曜的照臨,皇天的眷佑。小人卻把這當作是莫大的幸福而接納她們,這必定會使災星降臨,鬼神誅戮。君子是因禍而得福,小人是因禍而加禍。所以說福禍無門,唯人自招。世人在女色的關頭,不能徹底看破,這就是把最高的德行,最大的安樂,以及子孫無窮的福萌,來生貞潔的好眷屬,斷送在片刻的歡娛中了,可悲啊!——增廣·卷三·欲海回狂普勸受持流通序·P708
聰明的人,最容易犯的就是色欲。應當常懷著敬畏的心,千萬別稍有邪妄的念頭萌生。如果偶然生起了這樣的念頭,就想:“我們的一舉一動,天地鬼神,諸佛菩薩,沒有不知道,沒有看不到的。”在人的面前尚且不敢為非作歹,何況在佛天森嚴的地方,敢存邪鄙的念頭,做邪鄙的事情嗎! 孟子說,侍奉誰功勞最大呢?侍奉雙親功勞最大。守護誰最重要呢?守護好自己的身體最重要。若不能守身,縱使能侍奉雙親,也只是皮毛的儀式而已,其實就是輕賤父母給的這個身體,那分不孝,可太大了!——續編·卷上·複徐書鏞居士書(民國二十年)·P130
11、禪淨料簡
文鈔原文:
佛教大綱,不外五宗。五宗者,即律,教,禪,密,淨也。律為佛法根本,嚴持淨戒,以期三業清淨,一性圓明,五蘊皆空,諸苦皆度耳。教乃依教修觀,離指見月,徹悟當人本具佛性,見性成佛耳。然此但指其見自性天真之佛為成佛,非即成證菩提道之佛也。密以三密加持,轉識成智,名為即身成佛。此亦但取即身了生死為成佛,非成福慧圓滿之佛也。此三宗,均可攝之於禪,以其氣分相同也。以故佛法修持之要,不過禪淨二門。禪則專仗自力,非宿根成熟者,不能得其實益。淨則兼仗佛力,凡具真信願行者,皆可帶業往生。其間難易,相去天淵。
故宋初永明壽禪師,以古佛身,示生世間,徹悟一心,圓修萬行,日行一百八件佛事,夜往別峰,行道念佛。深恐後世學者,不明宗要,特作一四料簡偈,俾知所趣。……
其第一偈雲,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者。蓋以其人既徹悟禪宗,明心見性,又複深入經藏,備知如來權實法門,而于諸法之中,又複唯以信願念佛一法,以為自利利他通途正行。觀經上品上生,讀誦大乘,解第一義,即此是也。猶如戴角虎者,以其人禪淨雙修,有大智慧,有大禪定,有大辯才。邪魔外道,聞名喪膽,如虎之戴角,威猛無儔。有來學者,隨機說法,應以禪淨雙修接者,則以禪淨雙修接之。應以專修淨土接者,則以專修淨土接之。無論上中下根,無一不被其澤,豈非人天導師乎。至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上品,一彈指頃,華開見佛,證無生忍,最下即證圓教初住,亦有頓超諸位,至等覺者。圓教初住,即能現身百界作佛,何況此後位位倍勝,直至四十一等覺位乎。故曰,來生作佛祖也。
其第二偈雲,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者。以其人雖未明心見性,然卻決志求生西方。佛於往劫,發大誓願,攝受眾生,如母憶子,眾生果能如子憶母,志誠念佛,則感應道交,即蒙攝受。力修定慧者,固得往生。即五逆十惡,臨終苦逼,發大慚愧,稱念佛名,或至十聲,或止一聲,直下命終,亦皆蒙佛化身,接引往生,非萬修萬人去乎。然此雖念佛無幾,以極其猛烈,故能獲此巨益,不得以泛泛悠悠者較量其多少也。既生西方,見佛聞法,雖有遲速不同。然已高預聖流,永不退轉,隨其根性淺深,或漸或頓,證諸果位。既得證果,則開悟不待言矣。所謂,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也。
其第三偈雲,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者。以其人雖徹悟禪宗,明心見性,而見思煩惱,不易斷除。直須曆緣鍛煉,令其淨盡無餘,則分段生死,方可出離。一毫未斷者勿論,即斷至一毫未能淨盡,六道輪回,依舊難逃。生死海深,菩提路遠,尚未歸家,即便命終,大悟之人,十人之中,九人如是,故曰,十人九蹉路。蹉者,蹉跎,即俗所謂耽擱也。陰境者,中陰身境,即臨命終時,現生,及歷劫善惡業力所現之境。此境一現,眨眼之間,隨其最猛烈之善惡業力,便去受生於善惡道中,一毫不能自作主宰。如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墜。五祖戒再為東坡,草堂青複作魯公,此猶其上焉者。故曰,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也。陰,音義與蔭同,蓋覆也。謂由此業力,蓋覆真性,不能顯現也。瞥,音撇,眨眼也。有以蹉為錯,以陰境為五陰魔境者,總因不識禪,及有字,故致有此謬誤也。豈有大徹大悟者,十有九人,錯走路頭,即隨五陰魔境而去,著魔發狂耶。夫著魔發狂,乃不知教理,不明自心,盲修瞎煉之增上慢種耳。何不識好歹,以加於大徹大悟之人乎。所關甚大,不可不辨。
其第四偈雲,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者。有謂無禪無淨,即埋頭造業,不修善法者,大錯大錯。夫法門無量,唯禪與淨,最為當機。其人既未徹悟,又不求生,悠悠泛泛,修餘法門。既不能定慧均等,斷惑證真,又無從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以畢生修持功德,感來生人天福報。現生既無正智,來生必隨福轉,耽著五欲,廣造惡業。既造惡業,難逃惡報。一氣不來,即墮地獄,以洞然之鐵床銅柱,久經長劫,寢臥抱持,以償彼貪聲色殺生命等種種惡業。諸佛菩薩,雖垂慈湣,惡業障故,不能得益。清截流禪師謂,修行之人,若無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諸善,名為第三世怨者,此之謂也。蓋以今生修行,來生享福,倚福作惡,即獲墮落,樂暫得于來生,苦永貽於長劫。縱令地獄業消,又複轉生鬼畜,欲複人身,難之難矣。所以佛以手拈土,問阿難曰,我手土多,大地土多。阿難對佛,大地土多。佛言,得人身者,如手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猶局於偈語,而淺近言之也。永明禪師,恐世人未能將禪淨之真義,觀察清晰,故作此偈以明之,可謂迷津之寶筏,險道之導師,厥功偉矣。(三編·卷四·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第四日說成佛大因果並略釋《四料簡》要義)·P1215)
白話譯文:
佛教的大綱,不外乎五宗。這五宗是: 律,教,禪,密,淨。律是佛法的根本,嚴持淨戒,以達到三業清淨,自性圓明,五蘊皆空的境界。這樣,一切苦就都度脫了。教是依教修觀,離指見月,徹底證悟我們本來具有的佛性,見性成佛。然而,這只是指見到自性天真的佛,並不是說成就證得菩提道的佛。密是以三密加持,轉識成智,名為即身成佛。這也是只把當生了脫生死就叫做成佛,不是指福慧圓滿的佛。這三宗,都可以歸於禪,因為氣氛相同。所以,佛法的修持,總的來說,不過禪,淨兩個法門。
禪是專靠自己的力量修,所以,不是宿世慧根成熟了的,不能真正得到實際的利益。淨則是兼靠佛力。 凡是具有真正的信願行的人,都可以帶業往生。這中間的難易,真有天壤之別。所以,宋朝初年的永明壽禪師,以古佛之身,投生在世間,為我們作示現。徹悟一心,圓修萬行,每天行一百零八件佛事,夜晚到別峰去行道念佛。他深怕後世的學者不明白宗要,特地作了一首四料簡的偈子,讓後人知道修行的趣向。
第一偈是這樣說的: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做佛祖。因為既然徹悟禪宗,明心見性,又能深入經藏,明瞭如來的權法實法,而在各個法門之中,又更能只以信願念佛這一法門,作為自利利他的通途正行。《觀無量壽經》中記載,上品上生,讀誦大乘,解第一義,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啊!“猶如戴角虎”,因為這個人禪淨雙修,有大智慧,有大禪定,有大辯才。邪魔外道,聞聲喪膽,猶如老虎張著犄角,威猛無比。有來學的人,就隨機說法,應該以禪淨雙修接引的,就以禪淨雙修接引他。應該以專修淨土接引的,就以專修淨土接引他。無論上等,中等,下等根基的人,沒有一個不蒙受他的恩澤的,這難道不是人天之師嗎!到臨命終的時候,蒙佛接引,往生到上品,一彈指的工夫,就花開見佛,證得無生法忍。最次也能證得圓教初住的果位。也有頓超諸位,直接證得等覺菩薩的。證得圓教初住的果位,就能現身到上百個法界成佛,何況再往上的品位,更加殊勝,直到第四十一位,等覺果位呢!所以說,來生做佛祖。
第二首偈說: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因為雖然沒有明心見性,但卻決志求生西方。阿彌陀佛在往昔曾發過大誓願,攝受眾生,如同母親思念自己的孩子一樣。眾生如果能象孩子思念母親那樣,志誠念佛,就能感應道交,得到佛的攝受。努力修行戒定慧的人,固然能往生。即使是造作五逆十惡重罪的人,臨終的時候,被種種痛苦所逼迫,而發大慚愧心,稱念佛名。或者十聲,或者只一聲,命終也都能蒙佛的化身接引,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不是萬人修萬人去嗎!然而這樣的人,雖然沒念幾聲佛號,因為他的心極其猛烈,所以能獲得這麼大的利益。不能以泛泛悠悠的人與他比較念佛的多少。往生西方後,見佛聞法,雖然有快慢的不同,然而已經高高在上地加入了聖人的行列,永遠也不會退轉。隨著各自根性的淺深不同,或者慢慢的,或者很快地證得各個果位。既然都證果了,開悟就更不用說了。這就是所謂的“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第三首偈說: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而隨他去。因為雖然徹底了悟禪宗,明心見性,但見思煩惱不容易斷除,還需要經歷各種境緣來鍛煉,才能令它淨盡無餘。這樣分段生死才能出離,差一絲一毫都不行。即使最後有一毫沒能斷淨,六道輪回依舊難逃。生死海深,菩提路遠,還沒到家,壽命就到了。大悟的人,十人中有九人是這樣的。所以說,十人九蹉路。蹉就是蹉跎的意思,就是通常所說的耽擱。陰境就是中陰身的境界。就是臨命終時,現在生以及歷劫所造的善惡業力所現的境界。這個境界一現前,眨眼之間,隨著最猛烈的善惡業力,便到善惡道中去受生,一絲毫也不能主宰。如同人負債,強者先牽,重處偏墜。五祖戒再世做了蘇東坡,草堂青又做魯公,這還是好的呢。所以說,陰境若現前,瞥而隨他去。陰,讀音和語義與萌一樣,是覆蓋的意思。就是說,被這業力覆蓋住,真性不能顯現了。瞥,音撇,眨眼的意思。有人把蹉當作是錯,以為陰境是五陰魔的境界。總歸是因為不瞭解禪以及字義,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謬誤。哪裡會有大徹大悟的人,十個有九個錯走了路頭,隨著五音魔的境界去,而著魔發狂的呢!著魔發狂乃是不知道教理,不明白自己的心性,盲修瞎煉的增上慢人。怎麼能把這樣的不識好歹的事情,加在大徹大悟人的身上呢!這件事關係很大,不能不辨別清楚啊!
第四偈說: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有人認為無禪無淨,就是埋頭造業,不修善法,這是大錯特錯!法門無量,只有禪和淨最適合眾生的根基。既沒有大徹大悟,又不求生淨土,悠悠泛泛的修其他法門,既不能定慧均等,斷惑證真,又無法仰仗佛的慈力,帶業往生。以畢生修持的功德,感得來世的福報。現在生既然沒有正確的知見,來生必然會隨著福報轉,耽著五欲,廣造惡業。既然造了惡業,就難逃惡報。一口氣上不來,墮入地獄,漫漫長劫之中,睡著洞燃的鐵床,報著滾燙的銅柱,以償還他貪聲好色,殺生害命的種種惡業。諸佛菩薩雖然慈悲,但因為罪惡業障,他也沒法得益。清截流禪師說:修行的人,若沒有正信求生西方,泛泛地修各種善事,這叫“第三世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今生修行,來世享福。倚仗福報,造作惡業,就會墮落。快樂短暫地出現于來世,痛苦永遠地纏繞在將來漫長的歲月中。縱使地獄的罪業消完了,又會轉生到畜生道,惡鬼道。要想再得人身,難上加難。所以佛以手掐起一小撮土,問阿難:“手中的土多,還是大地的土多?”阿難回答說:“大地的土多。”佛說:“得到人身的,就象我手中的土那麼少;失去人身的,就象大地的土那麼多。”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這也是局限於偈語的形式,而做淺白的說法。
永明禪師恐怕世人不能明白禪淨的真義,不能觀察清晰,所以作這首偈語來說明,真可謂是迷途中的寶箋,險道上的導師,功德無量啊!——三編·卷四·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第四日說成佛大因果並略釋《四料簡》要義)·P1215
12、儒佛壁合
文鈔原文:
儒釋無二道,生佛無兩心。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切有情,皆稟真如佛性而得建立故。然複生佛迥殊,凡聖各異者,以因地之迷悟不同,修德之逆順各別也。由是儒釋聖人,各出於世,為之宣導。俾一切眾生,返迷歸悟,溯流窮源,以複其固有之本性而已。其發揮雖有權實淺深,方便究竟之不同,而其所宗之理體,所修之工夫,其大端固無二致也。
佛以覺為體,而覺有本覺,始覺,不覺。本覺者,即生佛同具之天真佛性,乃性德也。始覺者,依本覺理,起真實修,對治煩惱習氣,令其消滅無餘之妙智,乃修德也。不覺者,迷背本覺,隨境生著,起貪瞋癡,造殺盜淫,認苦為樂,以迷為德,承佛性力,造生死業,一切在迷眾生,與不依正覺,錯亂修習者,皆是也。本覺凡聖平等,無有高下。始覺工夫淺深不一,悟證地位各別,由名字以至分證,曆外凡以至等覺,皆在始覺範圍之內。由等覺再破一分無明,則修德功極,性德圓彰,福慧具足,煩惑淨盡,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方為大覺世尊,方證始本合一之最上乘極致,方了修因證果之大丈夫事業。故華嚴雲,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則一切智,無礙智,則得現前。所言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者,本覺理性也。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者,逆本覺而起惑造業,輪回六道也。離妄想則智慧現前者,順本覺而修,漸至圓成佛果也。了此性修理致,則不肯自甘下愚,亦不敢以凡濫聖,而必以實修實悟,以期於實證而後已。
儒者以誠明為本,誠即明德,明即明明德之明,實則誠明,即明明德也。明德乃吾心固有之真知,由有人欲之物,遂錮蔽而不能顯現,如雲遮天日,了不見其光相。欲明其明德,必須主敬存誠,克己復禮,則人欲之物,自無容身之地,而本有真知,全體顯露,如浮雲去而天日昭彰矣。真知既顯,則主權得而使者聽命,故意之所念,心之所思,皆歸於真誠無妄,中正不偏矣。此孔子上承二帝三王修己治人之大經大法,撮要述此,以作天下後世希聖希賢之洪範焉。
若與佛法互證對釋,則誠也,明德也,乃本覺性德也。明也,明明德也,乃始覺修德也。物,即妄想執著。格物,即離妄想執著。離妄想執著,則得如來智慧,格人欲之物,自能徹底顯現吾心固有之良知與真知也。故曰其發揮淺深雖有不同,其理體工夫固無二致也。是以古今聰明睿智之人,多皆學佛,因得佛之心法,而儒先聖人之心法,方得悉其底裡。以儒者多主於事相,而不致力於悟明心性,若不得佛法為之先導,則自己之心,尚非所知,況聖人之心法乎。以故泥跡之儒,多辟佛教,以不知佛法雖為出世間法,亦複具足世間一切善法。舉凡倫常修齊之道,固已極力宏闡,毫善弗遺,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倡婦隨,隨己職分,各盡其義,固與世間聖人所說無異。
然世間聖人,只教人盡義盡分,佛則詳示其盡與不盡之善惡果報。盡義盡分,只能教于上智,不能普攝下愚。若知盡與不盡之善惡果報,縱屬下愚,亦必歆善報而懼惡果,雖不欲盡義盡分,亦必勉力盡義盡分矣。此如來普被上中下三根之法,每有徒矜知解,不務真修,妄謂因果為小乘者,不知如來圓成佛道,眾生常淪生死,皆不出因果之外,唯當人一念心性,不屬因果,而複不離因果。欲迥超乎因果之外,非圓成佛道不可,未成佛而輒撥因果,則永失其善因善果,常造惡因,常受惡果,盡未來際,了無止期,可不哀哉。
世固有不知佛而妄辟佛者,亦有頗知佛而陰服膺以陽為辟駁者,此種行為,皆由門庭知見太重,不能著實格物致知,以致意有所不誠,心有所不正也。其言皆足以瞎眾生之智眼,斷如來之慧命。古大人憂之,乘機破斥,使彼作此說者,與受其說之毒者,悉皆深知吾佛教人之所以然,不但與儒教不相悖戾,且大有發明儒教,輔弼儒教之至理極功焉。近來世道人心,陷溺已極,廢棄先聖之法,幾於無可救藥,凡屬憂世之士,莫不以提倡佛學為急務。以佛學注重明心,與因果報應。果能明自本心,決不至於錯因果。果能不錯因果,決可明自本心。既得明自本心,則儒先聖人之心,如來之心,亦可因之俱知矣,此儒釋一貫之大旨也。(增廣·卷三·儒釋一貫序·P669)
儒佛之本體,固無二致。儒佛之工夫,淺而論之,亦頗相同,深而論之,則天地懸殊。何以言之,儒以誠為本,佛以覺為宗。誠即明德,由誠起明,因明致誠,則誠明合一,即明明德。覺有本覺,始覺,由本覺而起始覺,由始覺以證本覺,始本合一,則成佛。本覺即誠,始覺即明,如此說去,儒佛了無二致。閣下所謂學孔學佛,理不外大學一章者,乃決定無疑之語,此淺而論之也。
至於發揮其修證工夫淺深次第,則本雖同,而所證所到,大有不同也。儒者能明明德,為能如佛之三惑圓斷,二嚴悉備乎。為如證法身菩薩之分破無明,分見佛性乎。為如聲聞緣覺之斷盡見思二惑乎。三者唯聲聞斷見思最為卑下,然已得六通自在,故紫柏雲,若能直下忘情,山壁由之直度。初果尚七生天上,七反人間,而其道力,任運不犯殺戒,故凡所至處,蟲自離開,所謂初果耕地,蟲離四寸,況二三四果乎。儒教中學者且置,即以聖人言之,其聖人固多大權示現,則本且勿論。若據跡說,恐未能與見思淨盡者比,況破無明證法性之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乎。即謂明其明德,堪與破無明者比肩,然破無明者,有四十一位,為與最初之初住比肩耶,為與最後之等覺比肩耶。即與最後之等覺比肩,尚於明德未明至乎其極,直待再破一分無明,方可謂為誠明合一,始本無二耳。吾故曰,體同而發揮工夫證到不同也。世人聞同,即謂儒教全攝佛教。聞異,即謂佛教全非儒教。不知其同而不同,不同而同之所以然。故致紛紛諍論,各護門庭,各失佛菩薩聖人治世度人之本心也,可不哀哉。(增廣·卷二·複湯昌宏居士書·P372)
學說之誤人,只在最初幾希之間。其後之結果,則無法可收拾矣。宋儒竊取佛教理性道理,而不知理性由事修而為成始成終之據。以故撥無因果報應,及生死輪回,致成今日之滅絕倫理之世道也。汝於佛學,頗有見處。對於初機,不先以事修為事,而以第一義諦為訓,其錯也莫能喻焉。
百丈錯答不落因果一語,按實理亦非有錯。以教不投機,致人誤會,遂致墮五百生野狐身。所以古人謂寧可著有如須彌,不可著空如芥子也。(三編·卷二·複謝慧霖居士書十六·P356)
白話譯文:
儒家和釋家不是兩家,眾生與佛也沒有兩顆心。因為人人都同用這一個心,心都遵循這同一個理,一切有情眾生都是憑著真如佛性而建立的。然而,眾生跟佛的確相差懸殊,凡人與聖人的確迥然不同。這是因為在因地,各自的迷悟不同,修身積德的情況有別而造成的。因此,儒家和釋家的聖人各自出現在世間,為眾生宣導真理,以使一切眾生返迷歸悟,溯流窮源,以回復固有的本性。他們所講的理雖然有方便法,有真實義,各自用的方法根本不同,但所遵循的最終的道理,在修行上所用的功夫,在大的方向上來說,是無二無別的。
佛以覺為體,而覺有本覺,始覺,不覺。本覺是眾生與佛所共同具有的天真佛性,是性德。始覺是根據本覺的道理進行真實的修行,對治各種煩惱習氣,令它們消滅無餘的妙智,是修德。不覺是因為迷失而背離本覺,隨著境界而生執著,起貪嗔癡的心,造殺盜淫的業。把苦當做樂,把迷失作為德行,承佛性的力量,去造做輪回生死罪業。一切在迷失中的眾生,與不依正法,錯亂修行的人都是這樣的。本覺是凡夫和聖人都平等的,沒有高下。始覺則由於各自功夫深淺不一,證悟的地位也各不相同。由名字及佛到分證及佛,從外凡到等覺,都在始覺的範圍之內。由等覺再破一分無明,修行的功夫到達極處,性德就圓滿地彰顯出來了。福德具足,煩惱迷惑完全除盡,圓滿地證得菩提道果,回歸無所得的境界,這才是大覺世尊。這樣才是證得了始覺本覺合一的,最上乘的極至境界。才是完成了修因證果的大丈夫事業。所以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一切智,無礙智,則得現前。”所說的一切眾生都具有如來智慧,這是本覺理性。因為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是違逆本覺而起惑造業,輪回在六道之中。離開妄想,智慧就會現前。順著本覺而修,逐漸就圓成佛果了。瞭解了這個道理,就不肯再甘心做下等愚夫,也不敢以凡夫之身濫充聖人。而必定會以真實的修行,真實的參悟,來爭取得到實證。
儒者是以誠以明為本,誠就是明德,明就是明明德的明。所以,誠明就是明明德的意思。明德就是我們心中本來就有的真知。由於有人的物欲,所以被錮蔽住了而不能顯現,如同雲遮住了太陽,見不到太陽的光芒。要明明德,必須心存恭敬至誠,克己複理。這樣人欲這東西,自然就沒有容身之地了。而本有的真知全體顯露出來。如同浮雲散去,天日昭彰。真知既然顯露,就如同恢復了主權,使者自然聽命。所以,頭腦中的念頭,心中的想法,都回歸到真誠無妄,中正不偏了。這是孔子繼承二帝三王,修己治人的大經大法,擇其要旨,宏傳於世間,以作為天下後世,希望學習聖賢的人的軌範。
如果要與佛法互相印證,相互解釋,那麼誠和明德,就是本覺性德。明就是明明德,在佛法中講,就是始覺修德。物就是妄想執著。格物,就是離開妄想執著。離開妄想執著,就得到如來智慧。格去人欲這個物,自然能徹底顯現我們心中所固有的良知與真知。所以說,儒家與釋家,雖然講的淺深不同,但其道理和修證並無二致。
因此,從古至今,聰明睿智的人大多都學佛。因為得到了佛家的心法,儒家古聖先賢的心法才能徹底明瞭。由於儒門子弟多數都注重事相,而不致力於悟明自己的心性。如果不以佛法為先導,自己的心都無所知曉,何況聖人的心呢!然而市井中的儒生,多有排斥佛教的,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佛法雖然是出世間法,同樣也具足世間的善法。凡是一切倫常,修身齊家等世間之道,當然都已經極力的宏揚闡釋,沒有絲毫的遺漏了,對父親說要慈愛,對兒子說要孝順,對兄長說要友愛,對弟妹說要恭敬,夫唱婦隨,各盡本分,各守道義,這些固然與世間的聖人說的沒有兩樣。然而世間的聖人只教人盡道義,守本分,佛則詳細地解釋了盡與不盡的善惡果報。教人盡道義,守本分,只能用於教上等智慧的人,對下等頑固愚昧的人就沒有作用。如果知道了盡與不盡的善惡果報,縱使是頑固愚昧的人,也會想要善報而畏懼惡報,雖然不想盡道義,守本分,也必定會努力地去盡道義,守本分了。這是如來普遍攝受上中下三等根基之人的方法。總有些人,只知道守著自己那點知見,不去真修實幹。以為因果是小乘,不知道如來圓成佛道,眾生常淪生死,都不出因果之外。只有人的一念心性,不屬於因果,也不出離因果。要想超出因果之外,非圓成佛道不可。還沒有成佛就擯棄因果,那樣就永遠失去善因善果,常造惡因,常受惡果。盡未來際,永無休止,可悲啊!
世間有不知道佛法而妄加批判的,也有非常瞭解佛法,心裡服氣而表面卻在批判的,這都是因為門戶之見太重,不能落實格物至知,所以導致用意不真誠,心有所不正啊!那言辭足以瞎掉眾生的眼睛,斷掉如來的慧命。古人有見識的,乘機破他們的邪說,使那些有邪惡知見的人和被這些知見毒害的人都知道,我佛如來教人的是什麼。
佛法不但與儒教不想駁逆,而且有更能發揮儒教,輔弼儒教的作用。近來,世道人心已經下滑到極處,廢棄先聖的教誨,幾乎到了無可就要的地步。 凡是憂國憂民的有志之士,沒有不以提倡佛學為耽誤之急的。因為佛學注重明白自己的心和因果報應。果真明白自己的心了,就決不會弄錯因果。果真不弄錯因果了,決定可以明白自己的心。只要明白自己的心,那麼儒家先聖的心,如來的心也可以因此而全部明瞭。這是儒家釋家的最大的,一貫的宗旨。——增廣·卷三·儒釋一貫序·P669
儒佛的本體,固然沒有什麼兩樣。儒佛的工夫,從淺的方面來說,也是相同的。從深處來講,那就有天壤之別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儒以誠為本,佛以覺為宗。誠就是明德,由誠發起明,因為明而導致誠。誠與明合而為一,就是明明德了。覺有本覺,有始覺。 由本覺而發起始覺,由始覺證得本覺。始覺本覺,合而為一,就成佛了。本覺就是誠,始覺就是明,這樣說來,儒與佛,並無二致。閣下所謂的學孔與學佛,理不外乎《大學》一章而已,這決對毫無疑問,但這是從淺處說的。
至於發揮修證的功夫,淺深的次第,那麼本源雖然相同,但所證所到的,卻大不相同。儒者,雖然能明明德,但能象佛那樣圓滿地斷盡三惑,具足二嚴嗎!能象證得法身的菩薩那樣,一步步地破除無明,見到佛性嗎!能象聲聞那樣斷盡見惑思惑嗎!這三者中,只有斷見思惑的聲聞最為卑下,但已經得到六通自在了。所以紫柏大師說:“若能直下忘情,山壁由之直度。”剛剛證得初果,尚且能七次生到天上,七次返回人間。能任意運用道力,不犯殺戒。凡是所到之處,小蟲自然離開。所謂初果耕地,蟲離四寸。更何況二,三,四果了。儒教中的學者姑且不論,就是聖人,他們固然大多是方便示現,根本的先不說,單說他們的事蹟,恐怕還不能跟那些斷盡見惑思惑的聲聞人相比,何況是破除無明的四十一個位次的法身大士呢!即使說,明明德就可以與破無明的大士比肩,然而破無明還有四十一個品位。是與最初的初住位比肩呢,還是與最後的等覺位比肩呢。即使是與最後的等覺位比肩,那對於明德也沒有達到究竟。直到再破一分無明,才可以說是誠明合一,始本無二。
所以我說,本體雖然相同,而發揮的工夫和證到的品位不同。世人聽說相同,就以為儒教全部包括了佛教;聽說不同,就以為佛教完全不是儒教。不知道她們相同而不同,不同而相同的原因。所以導致紛爭不休,各護門庭,都有失佛菩薩,諸位聖人度人治世的本心,如何能不叫人悲哀呢!——增廣·卷二·複湯昌宏居士書·P372
學說的誤人,只在最初的幾句話之間。而將來產生的結果,卻不可收拾。宋朝時,儒生竊取佛教的理性道理,而不知道理性是要靠事項上來修,才能成始成終的。所以不承認因果報應和生死輪回,而導致了今天這樣的滅絕倫理的世道。
百丈答錯了一句‘不落因果’,按理說也不能算錯,因為不對眾生的根基,使人誤會了,所以五百生墮落成野狐。所以古人說,寧可著書立說,講“有為法”如須彌山那麼大,也不能著書立說,講“空相”如芥子那麼小。——三編·卷二·複謝慧霖居士書十六·P356
13、斷葷吃素
文鈔原文:
惡業之中,唯殺最多,唯殺最慘。欲得世道太平,人民安樂。必須大家戒殺護生,吃素念佛。方為根本解決之論。(三編·卷二·複沈授人居士書·P548)
普勸一切人戒殺護生,吃素念佛,方為大放生。並自己同倫,通皆放之于蓮池法海中,俾永離生死苦,常享真常樂,方為放生之一大結果耳。(三編·卷一複周子秀居士書·P311)
佛法世間法,本來不是兩樣。或有以佛辭親割愛,謂為不孝者,此局于現世,不知過去未來之淺見也。佛之孝親,通乎三世。故梵網經雲,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佛之于一切眾生湣念而度脫之,其為孝也,不亦廣且遠哉。且世間之孝,親在則服勞奉養,親沒則只於生沒之辰,設食祭奠,以盡人子之心。設或父母罪大,墮於異類,誰能知所殺而食之生物中,決非曾為我之父母乎。昧三世無盡之理,而以數十年之孝責人,其所知見之淺小,為可憐也。故佛教人戒殺放生,吃素念佛者,其慈悲救濟也大矣。(三編·卷四·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第七日)·P1242)
凡學佛之人,更有應注意之事,即切戒食葷,因食葷能增殺機。人與一切動物,生於天地之間,心性原是相等,但以惡業因緣,致形體大相殊異耳。若今世汝吃他,來世他吃汝,怨怨相報,則世世殺機無已時矣。若能人人茹素,則可培養其慈悲心,而免殺機。否則縱能念佛,而尚圖口腹之樂,大食葷腥,亦未能得學佛之真利益也。(三編·卷四·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第一日)·P1200)
世人食肉,已成習慣,當知無論何肉,均有毒,由於殺時,恨心怨氣所致。雖不至即時喪命,然積之已久,則必發而為瘡為病。年輕女人,若生大氣後,喂孩子乳,其子必死,以因生氣而乳成毒汁也。人以生氣,尚非要命之痛,尚且如此。況豬羊雞鴨魚蝦要命之痛,其肉何能無毒乎。(三編·卷四·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第六日)·P1238)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習行既久,不知其非,反以為禮。故祭天地,祭祖宗,奉父母,待賓客,皆以肉為表示誠孝恭敬之物。世間聖人,不說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之事理,亦隨順俗情而行,又複諄諄於仁民愛物之道。推聖人愛物之仁,可知以肉表誠孝恭敬之非義也。夫表我誠孝恭敬,當以極慈祥清淨之物方可。何可以豬,羊,雞,鴨,魚,蝦等極穢汙之物,又復活活殺死。此等諸物死時,其慘痛怨恨,難以言宣。有仁心者,何忍以殺彼諸物,表我誠敬乎。試思此之誠敬,為順理之誠敬乎,抑悖德之誠敬乎。(續編·卷下·祭祖用素序(民二十五年)·P509)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佛視一切眾生皆是佛,故梵網經雲,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若能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以能信自己是未成之佛,必定要改惡修善,發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以期斷盡煩惑,親證即心本具之真如佛性。能信一切六道眾生是未成之佛,必定要極力勸導,互相維持於同類,決無相爭相殺之惡作。必定要戒殺護生,大設方便於異類,決無食彼益我之慘心。(續編·卷下·物猶如此序(民二十五年)·P504)
白話譯文:
惡業之中,只有殺業造的最多,只有殺業最慘。要想世道太平,人民安樂。必須大家戒殺護生,吃素念佛。這才是根本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三編·卷二·複沈授人居士書·P548
普勸一切人戒殺護生,吃素念佛,這才是大放生,並且把自己的同倫都放生到蓮池法海之中, 永遠離開生死之苦,永遠享受真常的快樂,這才是放生的一大結果。——三編·卷一複周子秀居士書·P311
佛法世間法,本來不是兩樣。有的人認為,佛要人辭別親人,割捨愛人,這是不孝。這是局限於世間法,不知道過去和未來的淺薄看法。佛的孝親,是貫通於前世,今生,來世這三世的。所以,梵網經上說,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親,一切女人是我母親,我生生世世沒有不通過他們受生的。所以,六道眾生都是我的父母,殺生而吃肉,就是殺父母!佛憐憫一切眾生而度脫一切眾生,佛的孝行不是最為廣大而長遠的嗎!而世間的孝行,是父母在的時候,奉養父母。父母過世了,就只在父母的生日和忌日,設食祭奠,以盡一分人子的孝心。如果父母罪大,墮落到畜生道,誰能知道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殺的動物中,一定沒有我的父母呢!不知道過去,現在,未來這無窮無盡的道理,而只為了數十年的小孝而責備出家人,這淺陋的知見,太可憐了。所以,佛教人戒殺放生,吃素念佛,這慈悲的救濟是很大的。
——三編·卷四·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第七日)·P1242
凡是學佛的人,有個必須注意的事情, 就是千萬要戒吃葷腥。因為吃葷腥能增加我們心中的殺機。人與一切動物,生活在天地之間,心性本來是一樣的。只因為惡業因緣,才導致形體上有了很大的差異。如果今生你吃他,來世他吃你,怨怨相報,生生世世的殺機就沒完沒了。如果人人都能吃素,就能培養他們的慈悲心,避免殺心。否則,即使念佛,而還貪求口腹之欲,那也還是沒有得到學佛的真正利益。——三編·卷四·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第一日)·P1200
世人吃肉已經成了習慣,要知道,不管什麼肉都有毒。這是由於被殺的時候,嗔恨心所產生的怨氣所導致的。這毒素吃下去,雖然不至於馬上喪命,但在體內積聚久了,就會發展成瘡,成各種疾病。年輕的女人,如果生了很大的氣後,用她的乳汁去喂小孩,那孩子必死無疑。因為由於生氣的緣故,乳汁成了毒汁。人只因為生氣,還不是什麼要命的疼痛呢,尚且如此,何況那些豬羊,雞鴨,魚蝦被宰殺時那要命的痛所產生的嗔恨心,怎麼能沒有毒呢?——三編·卷四·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第六日)·P1238
吃肉這件事,是一件很怪的事,但因為做的久了,不知道他的壞處,反而認為是個禮節了。用肉來祭祀天地,祭祀祖宗,侍奉父母,款待賓客。都把肉作為表示誠敬,孝順的東西。世間的聖人,不說三世因果,六道輪回,也是隨順世俗的人情而做的,又尊尊教誨世人仁慈愛物的道理。把聖人愛物的仁慈推廣,可以知道,以肉來表示誠敬,孝順的不合理。要表示我誠敬,孝順,應該用很慈祥,很清淨的東西才好。怎麼可以用豬,羊,雞,鴨,魚,蝦這些極污穢的東西,又活活殺死呢! 這些動物死的時候,那慘痛,怨恨是難以言表的。有仁慈心的人,怎麼忍心用殺它們的方式,來表達誠敬心呢!——續編·卷下·祭祖用素序(民二十五年)·P509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應當做佛。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所以,《梵網經》上說:“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若能如是相信,戒品已具足。”因為能信自己是還沒有成就的佛,所以必定會改惡修善,發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心,這樣來斷盡煩惱迷惑,親身證得自己本來具足的真如佛性。能信一切六道眾生是還沒有成就的佛,就必定會極力勸導,互相幫助,絕對不會做互相爭鬥,殺害這樣的惡行。必定會戒殺護生,給異類大設方便,絕對不會有吃他的肉來保養自己的殘忍的心。——續編·卷下·物猶如此序(民二十五年)·P504
14、回向淨土
文鈔原文:
念佛當發志誠心,深信心,回向發願心。(謂以己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眾生,悉皆往生西方。)若有此心,功德無量。若只為己一人念,則心量狹小,功德亦狹小矣。譬如一燈,只一燈之明。若肯轉燃,則百千萬億無量無數燈,其明蓋不可喻矣。而本燈固無所損也。世人不知此義,故止知自私自利,不願人得其益。(三編·卷三·複章道生居士書一·P780)
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誦種種各功德,若任所作,則隨得各種之人天福報。今將所作功德得人天福報之因,回轉歸向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作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以至將來究竟成佛之果。不使直得人天之福而已。用一回字,便見其有決定不隨世情之意。用一向字,便見其有決定冀望出世之方。所謂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也。所作功德,人天因也。回而向涅槃之果。所作功德,生滅事也,回而向不生不滅之實相妙理。所作功德,原屬自行。回而向法界一切眾生。即發願立誓,決定所趨之名詞耳。有三種義,一,回向真如實際,心心契合。此即回事向理之義。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圓滿。此即回因向果之義。三,回向法界眾生,同生淨土。此即回自向他之義。回向之義,大矣哉。回向之法雖不一,然必以回向淨土,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以其餘大願,不生淨土,每難成就。若生淨土,無願不成。以此之故,凡一切所作功德,即別有所期,亦必須又複回向淨土也。(三編·卷二·複愚僧居士書·P532)
念佛回向,不可偏廢。回向即信願之發於口者。(增廣·卷一·複永嘉某居士書四·P125)
至於日用之中,所有一絲一毫之善,及誦經禮拜種種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嚮往生。如是則一切行門,皆為淨土助行。猶如聚眾塵而成地,聚眾流而成海,廣大淵深,其誰能窮。……
然鬚髮菩提心,誓願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回向。則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速能成就自己大乘勝行。若不知此義,則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見,雖修妙行,感果卑劣矣。(增廣·卷一·與徐福賢女士書·P149)
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回嚮往生西方。切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則業愈大,再一來生,難免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中。若欲再複人身,再遇淨土即生了脫之法門,難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為人現生了生死的。若求來生人天福報,即是違背佛教。如將一顆舉世無價之寶珠,換取一根糖吃,豈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來生人天福報,與此無異。(續編·卷上·一函遍複·P24)
每日功課回向,一一當與法界眾生。若此功課為此,彼功課為彼,亦非不可。然必又有普回向之願,方為與三種回向相合。三種回向者,一回向真如實際,心心契合。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圓滿。三回向法界眾生,同生淨土。人各有志,人各有業。(業,謂職業。)但隨緣隨分即可,不必與一切人皆同也。(增廣·卷二·複永嘉某居士書九·P269)
須知無論誦經持咒,均以恭敬至誠為主。均以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回向西方,則其利大矣。(三編·卷一·複楊慎予居士書·P297)
病與魔,皆由宿業所致,汝但能至誠懇切念佛,則病自痊癒,魔自遠離。倘汝心不至誠,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則汝之心,全體墮於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攪擾。汝宜於念佛畢回向時,為宿世一切怨家回向,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超生善道。此外概不理會,彼作聲,也不理會作怕怖,不作聲,也不理會作歡喜。但至誠懇切念,自然業障消,而福慧俱皆增長矣。(增廣·卷二·複某居士書·P379)
須知淨土法門,正攝上上根人。是以善財已證等覺,普賢菩薩猶令以十大願王,回嚮往生,以期圓滿佛果。且以此普勸華藏海眾。是知回嚮往生淨土一法,乃圓滿佛果之末後一著也。世有狂人,不審教理。以愚夫愚婦皆能修習,遂謂之為小乘而藐視之。不知其為華嚴一生成佛之成始成終第一法門也。(增廣·卷三·樂清虹橋淨土堂序·P629)
余按觀無量壽佛經,淨業正因有三。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此四種屬世善。二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此三種屬戒善。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四種屬慧善。前二大小隨人,此則唯屬大乘。此十一事,若全若半。乃至一事,以深信願,回向淨土,皆得往生。(增廣·卷四·陳聖性貞女貞孝淨業記·P757)
白話譯文:
念佛應當發志誠心,深信心,回向發願心(就是以自己的念佛功德,回向法界一切眾生,悉數往生西方)。如果能有此心,功德無量。若只為自己一個人念佛,心量就太狹小了。譬如一盞燈,只有一盞燈的光明。若肯用它去點燃百千萬億,無量無數的燈,那光明就無可比擬了。而本來的那盞燈卻毫無損害。世人不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只知道自私自利,不願意別人分享自己的利益。——三編·卷三·複章道生居士書一·P780
所謂回向,就是以自己所修的念誦的種種功德,如果任其所做,不去管它,就會隨著自己的所作所為而得到各種人天福報。現在將所做的功德,得到人天福報的因,回轉歸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作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以至於將來究竟成佛的果。而不是只得到人天福報而已。用一個“回”字,就能看出來,有決定不隨著世情走的意思;用一個“向”字,就可見有決定希望出離塵世的方向。所謂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所作的功德是人天的因,回而向涅槃的果。所作的功德是有生有滅的事,回而向不生不滅的實相妙理。所做的功德,本來屬於自己的行為,回而向法界一切眾生。所以,所謂回向,就是發願立誓,決定功德趨向的名詞而已。回向有三種意義:一,回向真如實際,心心契合。這就是回事向理的意義。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圓滿。這就是回因向果的意義。三,回向法界眾生,同生淨土。這就是回自向他的意義。回向的意義,很大啊!回向的方法雖然不一樣,然而一定是以回向淨土,作為唯一的,不二的妙法。因為其餘的大願,不生到淨土,難以成就。如果往生淨土,什麼願望都能實現。所以,凡是所做的一切功德,即使有別的所求,也必須加上回向淨土。——三編·卷二·複愚僧居士書·P532
念佛回向,不能偏廢。回向就是信願的心通過口表達出來。——增廣·卷一·複永嘉某居士書四·P125
至於日常生活中,所有一絲一毫的善行,以及誦經禮佛的種種善根,都以此功德,回嚮往生。這樣,一切行門就都是往生淨土的助行。猶如彙聚灰塵而成大地,彙聚河流而成大海,廣大淵深,誰能窮盡!……
然而必須發菩提心,誓願度眾生。所有修持所得到的功德,都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回向。這樣就如同火上澆油,如同禾苗得雨。就與一切眾生都結了深厚的法緣,能快速成就自己的大乘勝行。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就是凡夫和二乘人那種只利益自己的知見了。雖然也修妙行,所感得的果報卻很卑劣。——增廣·卷一·與徐福賢女士書·P149
凡是誦經,持咒,禮拜,懺悔,以及救災,濟貧等種種慈善功德,都要回嚮往生西方。千萬不能求來世的人天福報,一有這個念頭,便沒有往生的分了。而生死沒了,福報越大,造的業也就越大,再來世難免墮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中。若想再得人身,再遇到淨土法門這樣當生就可以了脫生死的法門,就難如登天了。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為現在生就了脫生死的。如果求來生的人天福報,就違背了佛的教誨。如同將一顆舉世無價的寶珠,換一塊糖吃,這不是很可惜嗎!愚人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求來世的福報,與此無異。——續編·卷上·一函遍複·P24
每天的功課,都該一一回向給法界眾生。如果這個功課為了這件事,那個功課為了那件事,也沒什麼不可以的。但必須有普遍回向的願,這樣才能跟三種回向相契合。三種回向是:一。回向真如實際,心心契合。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圓滿。三。回向法界眾生, 同生淨土。人各有志,人各有業(職業)。只要隨緣隨分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與其他人一樣。——增廣·卷二·複永嘉某居士書九·P269
要知道,無論誦經持咒,都要以恭敬為主。都要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回向西方,這樣利益就大了。——三編·卷一·複楊慎予居士書·P297
病與魔都是由宿業所致,你只要至誠懇切地念佛,病自然會痊癒,魔自然遠離。如果你心不至誠,或者起了邪淫等不正的念頭,你的心就會全體墮落到黑暗之中,所以招來魔的攪繞。你應該在念完佛回向的時候,為宿世的一切怨家回向,令他們都沾到你念佛的利益,超升善道。此外一概不理會,只至誠懇切地念佛,業障自然消除,福慧都得到增長。——增廣·卷二·複某居士書·P379
要知道,淨土法門正是攝上等根基的人的。所以,善財童子已經證得等覺菩薩的果位,普賢菩薩還令他以十大願王,回嚮往生,以圓滿佛果。而且勸華藏世界的一切眾生,都如此修行。可見,回嚮往生淨土這個方法,是圓滿佛果的最後一著。世間有些狂人,不懂得淨土法門的道理,以為愚夫愚婦都能修習,就認為是小乘法而藐視她。不知道這是《華嚴經》中一生成佛,從開始入門直到最終成就的第一法門。——增廣·卷三·樂清虹橋淨土堂序·P629
我按《觀無量壽經》,淨業正因有三條。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四種屬於世間的善法。二,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三種屬於戒善。三,發菩提心,深新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四種屬於慧善。前兩條屬於大乘還是小乘,要因人而異,這一條只屬於大乘佛法。這十一件事,或者全部,或者一半,乃至只做到了一件事,並以深深的信願心,回向淨土,都可以往生。
——增廣·卷四·陳聖性貞女貞孝淨業記·P757
15、居家處眾
文鈔原文:
佛法者,無明長夜之燈燭,生死苦海之舟航。持身涉世,希聖希賢。窮理盡性,了生脫死。莫不資之以成始成終。良以如來說法,隨眾生機。機淺者,示之以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漸入漸深,必可至於三業清淨,一心圓明之地位。(三編·卷三·佛教淨業社流通部序·P873)
欲學佛者,必須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吃素念佛,求生西方,方為真學佛者。(三編·卷一·複高慧蔭居士書·P203)
學佛之人,必須各盡其分。所謂盡分者,務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此八種事,一人皆備。上有父母,則是子職。下有兒女,則是父職。自己用人,則是主職。為人作事,則是僕職。餘職分均好盡,惟父母之職分難盡。實非難盡,以舉世無人提倡。大家只知溺愛而不知教育。以致養成敗類,互相殘殺。弄得國不成國,民不成民。所言教育者,兒童從初開知識時,即與彼說因果報應,及做人之道理。必使心有畏惡報而慕善報,則不致犯上不肯依教而行。小時如是,習以成性,養成良善天姿,是名為育。育者,養也。若不知此,則養成兇惡性質,輕則忤逆不孝,重則殺父殺母。溯其本源,皆由其父母,小時不教所致。吾常曰,世間最大的功德,莫過於善教兒女。世間最大的罪過,莫過於不教兒女。人人善教兒女,天下自然太平。人人不教兒女,天下決定喪亂。故曰,天下不治,匹夫有責。(三編·卷一·複張佩芬慕蘭居士書·P178)
孝之為道,其大無外。經天緯地,範聖型賢。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來乘之以證覺道。故儒之孝經雲,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佛之戒經雲,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是世出世間,莫不以孝為本也。……
故經雲,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親在,則善巧勸諭,令其持齋念佛求生西方。(增廣·卷二·佛教以孝為本論·P442)
人與天地共稱三才者,以有以先覺覺後覺,繼往聖,開來學之功能,故得此尊稱。若不以學聖賢為事,則是行肉走屍。唯知飲食男女之樂,則與禽獸何異。人之一字,尚是冒名,況與天地共稱三才乎。然人性本善,人皆可以為堯舜,人皆可以作佛。而不能為堯舜,不能作佛者,只有性德,無有克己復禮,閑邪存誠,及修戒定慧,斷貪瞋癡之修德耳。此之修德,最初由賢父母師長而啟發之,繼則自己孜孜矻矻,努力修持。雖未能即到堯舜與佛之地位,其去下愚之人,日在人欲中埋沒者,已天淵懸殊矣。書雲,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經雲,迷則佛即眾生,悟則眾生即佛。幸其為堯舜,作佛之機在我,有血性漢子,豈肯以此性德,任人欲所錮蔽,永為沉淪苦海之下愚眾生乎。願世之為父母,為師長,為兒女生徒者,各各勉之,則吾國幸甚,全球幸甚。(續編·卷下·家庭教育為天下太平之根本發隱(民二十七年)·P596)
白話譯文:
佛法,是無明長夜裡的燈燭,是生死苦海中的舟航。修身處事,向聖賢看齊。透徹地研究佛理,參悟自性,以求了脫生死。這一切都要有始有終。如來說法,是隨著眾生的根基來說的。根基淺的人,就告訴他要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做,眾善奉行。然後逐漸深入,一定可以達到三業清淨,一心圓明的地位。——三編·卷三·佛教淨業社流通部序·P873
學佛的人,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吃素念佛,求生西方,這樣才是真正的學佛人。——三編·卷一·複高慧蔭居士書·P203
學佛的人,必須各盡自己的本分。所謂盡本分,就是務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父順,主仁僕忠。這八種事,一個人都能具備。上有父母,自己就處在女子的位置。下有兒女,自己就處在父母的位置。自己用別人,就是主的位置。為別人做事,就是僕的位置。別的職分都好盡,惟獨父母的職分難盡。其實也不是真難盡,就是全世界都沒人提倡。
兒童從最初開始知道事情的時候,就對他們說因果報應以及做人的道理。一定使他們心裡畏懼惡報而欽慕善報,這樣就不會犯上而不肯依教奉行了。小時侯就這樣,形成習慣而成為天性,養成良善的天資,這就叫做“育”。所謂“育”,就是養的意思。如果不知道這點,就會養成兇惡的性格。輕則忤逆不孝,重則殺父殺母。追溯其本源,都是因為父母在他們小的時候不教育他們所導致的。我常說,世間最大的功德,莫過於好好教育兒女。世間最大的罪過,莫過於不教育兒女。人人都能好好教育兒女,天下自然太平。人人不教育兒女,天下決定喪亂。所以說,天下不治,匹夫有責。——三編·卷一·複張佩芬慕蘭居士書·P178
孝之為道,其大無外, 經天緯地,範聖型賢。先王因為修行孝道而成就至德。如來乘孝以證得覺悟之道。所以,儒家的孝經上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佛家的戒經上說:“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可見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沒有不以孝為本的。
所以,經上說,供養父母的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的功德一樣。雙親在,就要善巧地勸他們持齋念佛,求生西方。——增廣·卷二·佛教以孝為本論·P442
人與天地共同稱為三才,是因為人有先覺的人幫助後覺的人覺悟,繼往聖,開來學的功能,所以能得到這樣的尊稱。如果不能學聖賢事,就是行屍走肉。只知道貪圖飲食男女之樂,這樣與禽獸有什麼兩樣呢!人這個字,都是冒名,何況是與天地同稱為三才呢!然而,人性本善,人人都可以成為堯瞬,人人都可以作佛。而不能成為堯瞬,不能作佛的人,是只有性德,沒有克己復禮,閑邪存誠,以及修戒定慧,斷貪嗔癡這樣的修德。這些修德,最初是由賢良的父母師長啟發的。然後自己再孜孜不倦地去努力修持。雖然沒能馬上就到達堯瞬與佛的地位,但比起那些整天埋沒在人欲中的愚人,已經有天壤之別了。書經上說:“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佛經上說:“迷則佛即眾生,悟則眾生即佛。”欽慕他人能成為堯瞬,能否作佛卻在我們自己。有血性的漢子,怎麼能甘心讓這分性德被人欲所錮蔽住,永遠做沉淪在苦海中的愚昧的下等人呢!願世上為人父母,為人師長,為人兒女,為人學生的人,各個自勉,則國家幸甚,全球幸甚!
——續編·卷下·家庭教育為天下太平之根本發隱(民二十七年)·P596
16、淨土行解
文鈔原文:
勸念觀音
須知觀音與我世界有大因緣。乃於無量劫前,久已成佛,號正法明。但以慈悲心重,不離寂光,(乃佛住處)垂形九界,以行救濟耳。況示跡為阿彌陀佛法王子。如民眾欲求皇帝恩澤,即向太子求耳。念觀音發願求生西方,亦可滿願。以彌陀觀音同一度生之事,非有二義也。(三編·卷一·複甯德晉居士書十八·P259)
間斷夾雜
又念佛之外,第二念,夾雜,難以枚舉。舉其正者,如求大徹大悟,得大總持等。非指發願為第二念,為夾雜也。須知淨土一法,以信願行三法為宗。行如車牛,願如禦者,信如前導。導與禦者,正成就其車牛之進趣耳。是以朝暮必須向佛發願。又不念佛時,亦不可泥。縱令一念萬年,不妨日有起止。若謂有不念時,有發願時,便成間斷夾雜,便難成辦。試問此一心念者,亦曾見色聞聲,著衣吃飯,舉手動足,與否。若有,彼既不間斷夾雜,此何獨間斷夾雜。若無,除非法身大士。然法身大士,端居一處,而現身塵刹。其間斷夾雜,將不勝其多矣。(增廣·卷一·複濮大凡居士書·P48)
淨土行解
善導和尚雲,若欲學解,從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諸法,無不當學。若欲學行,當擇其契理契機之一法,專精緻力,方能速證實益。否則經劫至劫,尚難出離。(增廣·卷一·複鄧新安居士書·P62)
初心專禮
專一禮阿彌陀佛,為專精一致。且勿謂緣想一佛,不如緣想多佛之功德大。須知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諸佛功德,阿彌陀佛一佛,全體具足。如帝網珠,千珠攝於一珠,一珠遍於千珠。舉一全收,無欠無餘。若久修大士,緣境不妨寬廣。境愈寬而心愈專一。若初心末學,緣境若寬,則心識紛散。而障深慧淺,或致起諸魔事。故我佛世尊,及歷代諸祖,皆令一心專念阿彌陀佛者此也。待其念佛得證三昧,則百千法門,無量妙義,鹹皆具足。古人謂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身到含元殿,不須問長安。可謂最善形容者矣。(增廣·卷一·複高邵麟居士書二·P68)
自了利他
學佛必須專以自了為事,然亦須隨分隨力以作功德。若大力量人,方能徹底放下,徹底提起。中下之人,以無一切作為,遂成懶惰懈怠。則自利也不認真,利人全置度外。流入楊子拔毛不肯利人之弊。故必須二法相輔而行,但專主於自利一邊。二林之語,亦不可誤會。誤會則得罪二林不小。二林之意,乃專主自利,非並隨分隨力教人修習淨土法門全廢也。利人一事,唯大菩薩方能擔荷。降此誰敢說此大話。中下之人,隨分隨力以行利人之事,乃方可合于修行自利之道。以修行法門,有六度萬行故。自未度脫,利人仍屬自利。但不可專在外邊事蹟上做。其於對治自心之煩惱習氣,置之不講,則由有外行,內功全荒。反因之生我慢,自以功利為德,則所損多矣。譬如吃飯,須有菜蔬佐助。亦如身體,必用衣冠莊嚴。何于長途修行了生死之道,但欲一門深入,而盡廢餘門也。一門深入盡廢餘門,唯打七時方可。平時若非菩薩再來,斷未有不成懈慢之弊者。以凡夫之心,常則生厭故也。天之生物,必須晴雨調停,寒暑更代,方能得其生成造化之實際。使常雨常晴,常寒常暑。則普天之下,了無一物矣。況吾儕心如猿猴,不以種種法對治。而欲彼安於一處,不妄賓士者,甚難甚難。人當自諒其力,不可偏執一法,亦不可漫無統緒。以持戒念佛,求生西方為主。遇一切人,上而父母,中而兄弟朋友,下而妻子奴僕,皆以此為導,將謂非自利乎。一燈只一燈,一燈傳百千萬億燈,於此一燈,了無所損。孰得孰失,何去何從。豈待問人方了知乎。(增廣·卷二·複周群錚居士書三·P274)
正助雙行
凡修行人,必須以念佛為正行。以持咒誦經,及作種種利益事,為助行。正助合行,則如順水揚帆。在此生死苦海,速得入於薩婆若海矣。(增廣·卷二·複沈授人居士書·P547)
隨宜定課
在家人不隨眾,各人念佛。坐立繞跪,皆無不可。但不可執定一法,若執定,則人易勞而心或難得相應。(增廣·卷一·複陳慧超居士書·P199)
學解學行
汝于淨土修法,尚未了了。當唯以翻閱研究淨土為事。半日學解,半日學行。必期於徹頭徹尾,了無疑惑而後已。(增廣·卷一·複戚智周居士書·P210)
真實改悔
凡夫在迷,信心不定,故有屢信屢退,屢修屢造之跡。亦由最初教者不得其道所致,使最初從淺近因果等起,便不至有此迷惑顛倒也。然已往之罪,雖極深重,但能志心懺悔,改往修來,以正知見,修習淨業,自利利他,而為志事,則罪障霧消,性天開朗。故經雲,世間有二健兒,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悔之一字,要從心起,心不真悔,說之無益。譬如讀方而不服藥,決無愈病之望。倘能依方服藥,自可病癒身安。所患者立志不堅,一暴十寒,則徒有虛名,毫無實益矣。(增廣·卷一·複周智茂居士書·P227)
勸持名號
持名一法,最為末法透機之法。善導雖疏觀經,實最重持名一行。不觀末法眾生,神識飛揚,心粗境細,觀難成就。大聖悲憐,特勸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相續即生之言乎。……
故楞嚴雲,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祈一心持名,以為千穩萬當之行。待至心歸於一,淨境自會現前。(增廣·卷二·複崇明黃玉如書·P367)
勸持彌陀經
果能受持阿彌陀經,則知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依正莊嚴,種種功德。阿彌陀佛,現在說法。光壽無量,誓願洪深。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皆以修此信願念佛之多善根福德因緣妙行而生。(增廣·卷三·西方公據重刻序·P627)
勸閱經典
今之口談大乘,自命悟道。謂我即是佛,何必更去念佛。煩惱即是菩提,何必斷煩惱。淫怒癡即是戒定慧,何必斷淫怒癡。由是之故,出言則高於九天之上,行事則卑入九地之下。如斯之流,名為佛怨。比之不知佛法而謗者,罪深萬倍。其曾研究佛法,非全無利益,但作未來得度之因。其以身謗法之罪,不知經幾何劫量,在三途中受諸罪苦也。居士當以研究大乘經論開圓頓解為先導,信願持名求生西方為正行。(增廣·卷一·複鄧新安居士書·P63)
勿廢誦金剛經
金剛經者,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上求下化之標準也。(增廣·卷三·金剛經石刻序·P654)
金剛等持誦,亦不必廢。但以持經咒之功德,通用於回嚮往生,則六度萬行,皆為往生助緣,是為圓修。(三編·卷三·複慧海居士書·P800)
提神過失
所言禮拜種種震動,及黑暗中精光流露,皆提神過度所致。以後禮誦,但志誠懇切而已,不必過為提神。宜心常向下想,或想在蓮華座上坐。而只想所坐蓮華,絕不計及自己之身在蓮華上。久之此種虛浮習氣,消滅無有。以此種現相,多半屬躁妄所致,尚未用工,即欲成就。不知好歹者認做工夫,則著魔發狂矣。然好境界亦不生喜,惡境界亦不生怖。怖則邪必乘之,喜則必先失正。汝乃輕狂小子,今日故有此相。合目亦是致病之本,以後但不他視,切勿合目。平常念佛,決不可過為太急,急則傷氣,傷氣則或致震動。亦不可過慢,過慢氣接不住,亦致傷氣。(三編·卷一·複楊慎予居士書·P296)
發光為魔境
彼念佛發光,乃屬魔境。急為寫信,令勿以為是,久則自息。倘以此為聖境現前,則將來恐致魔鬼附體,著魔發狂,不可救藥。良以吾人從無量劫來,所結怨業,無量無邊。彼等欲來報怨,由其有念佛修持之力,不能直報。因彼想好境界,彼怨業遂現其境界,令彼起歡喜心,謂我修行功夫到家,或謂我已成聖道。由此妄念堅固,遂失正念,魔鬼遂入其竅。則發顛發狂,佛也不能救矣。世多有用功修行,發顛發狂者,皆因自己不知在息除妄想,攝心正念上用功。每每皆是尚未用功,便想成聖。由終日唯以妄想聖境為事,如飲毒藥,昏亂無知,謂天轉地覆,神奇鬼怪。實則皆自己妄心所感召之魔鬼作用也。當教彼一心念佛,除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之外,概不許心生諸念。自然如長空霧散,天日昭彰矣。(三編·卷二·複陳士牧居士書五·P296)
修淨土不求境界
反聞之法。善用之,固能得益。不善用之,或有歸禪家專仗自力一門。凡修行人宜存正念。除佛號外,所有諸念,皆不令生,是謂一心。故金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汝但一心念佛即已,何得妄欲高攀大士耳根圓通。汝須知大士之反聞,並不聞音聲,乃聞聞性。故曰,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有聲音無聲音皆聞。若如汝說,必有音方能聞。吾人念佛,隨聞此佛音聲,固亦反聞之氣分。切勿以圓通自居。專一以往生自期,則有益無損矣。否則必有從此反令其心,分張於分別法門勝劣一派。而無量無邊之真益,斷送於此多知多論中矣。(三編·卷三·複何慧昭居士書一·P711)
希見聖境最易著魔
近來修行者,多多著魔,皆由以躁妄心,冀勝境界。勿道其境是魔,即其境的是勝境,一生貪著歡喜等心,則便受損不受益矣。況其境未必的確是勝境乎。倘其人有涵養,無躁妄心,無貪著心,見諸境界,直同未見。既不生歡喜貪著,又不生恐怖驚疑。勿道勝境現有益,即魔境現亦有益。何以故,以不被魔轉,即能上進故。此語不常對人說,因汝有此種事,固不得不說也。汝最初禮佛所見之大士像,不的確。以若果實,是不至因念與觀經不合而隱。然汝由此信心更切,是亦好因緣。但不宜常欲見像,但志誠禮拜而已,庶無他慮。臨睡目前白光,及禮佛見佛像懸立虛空,雖屬善境,不可貪著。以後不以為冀望,當可不現。窺汝根性,似是宿生曾習禪定者,故致屢有此相也。明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死關,靜修久之,遂有先知。能預道天之陰晴,人之禍福。彼歸依蓮池大師,大師聞之,寄書力斥,謂彼入魔罥。後遂不知矣。須知學道人要識其大者。否則得小益,必受大損。勿道此種境界,即真得五通,尚須置之度外,方可得漏盡通。若一貪著,即難上進,或至退墮,不可不知。(三編·卷三·複何慧昭居士書二·P714)
心佛相應有何境界
然若到心空境寂時,又何境界之有。所雲心佛相應,心佛雙亡。四相不存,三心叵得。無念而常念,即念而了無能念之心,與所念之佛。此處有何境界。倘念至此,不妨西方淨境,徹底全彰。然由念寂情亡,故於此更能得益。決不至生大歡喜,誤認消息,以致著魔發狂。倘未到一心時,心中念念想境界。此境界現,決定受禍。楞嚴雲,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此尚非燥妄心所感之魔境,而一生歡喜,謂為證聖,便成魔子。況最初即以魔心所感之魔境為聖乎。(三編·卷三·複李少垣居士書二·P807)
魔境勝境(聖境)勘驗法
魔境勝境之分別,在與經教合不合上分。果是聖境,令人一見,心地直下清淨,了無躁妄取著之心。若是魔境,則見之心便不清淨,便生取著躁妄等心。又佛光雖極明耀,而不耀眼。若光或耀眼,便非真佛。佛現,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之理勘,則愈顯。魔現,以此理勘,則便隱。勘此,驗真偽之大冶洪爐也。(三編·卷三·複何慧昭居士書二·P715)
若是聖境界現,雖他人不得而知,而其人當必大有心行轉變之征。若仍然照舊,則非聖境,乃魔境也。不可不知。(三編·卷四·答緣淨居士問·P1055)
不必害怕禍害神鬼
學道之人,凡遇種種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會。逆來順受,則縱遇危險等事,當時也不至嚇得喪志失措。已過,則事過情遷,便如昨夢,何得常存在心,致成怔忡之病。汝既欲修行,當知一切境緣,悉由宿業所感。又須知至誠念佛,則可轉業。吾人不做傷天損德事,怕甚麼東西。念佛之人,善神護佑,惡鬼遠離,怕甚麼東西。汝若常怕,則著怕魔,便有無量劫來之怨家,乘汝之怕心,來恐嚇汝。令汝喪心病狂,用報宿怨。且勿謂我尚念佛,恐彼不至如此。不知汝全體正念,歸於怕中。其氣分與佛相隔,與魔相通。非佛不靈,由汝已失正念,故致念佛不得全分利益耳。(三編·卷三·複同影居士書·P724)
勿定往生時間
所言決欲年內往生,此見不可執著。執則成病,或致魔事。念佛之人,當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報滿,亦只可任緣。倘刻期欲生,若工夫成熟,則固無礙。否則只此求心,便成魔根。倘此妄念結成莫解之團,則險不可言。盡報投誠,乃吾人所應遵之道。滅壽取證,實戒經所深呵之言。(梵網經後偈雲,計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滅壽取證者,亦非下種處。)但當盡敬盡誠求速生。不當刻期定欲即生。學道之人,心不可偏執。偏執或致喪心病狂。則不唯無益,而又害之矣。(三編·卷三·複念佛居士書·P749)
念佛得病是消業
書中言念佛急進,中氣虛極,此汝不善用心所致。夫念佛一事,當隨各人力量,隨便出聲默念,大聲小聲,皆無不可。何得一向大聲念,致令傷氣受病耶。然汝此大病,雖由傷氣而起,實無量劫來業力所現。以汝精進念佛之故,遂轉後報為現報,轉重報為輕報。即此一病,不知消幾何劫數三途惡道之罪。佛力難思,佛恩難報,當生大慶倖,生大慚愧,生大淨信。(增廣·卷一·複劉智空居士書·P221)
治心火上炎
念佛閉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簾,(即所謂如佛像之目然。)則心便沉潛不浮動,亦不生頭火。汝念佛頭上若有物摩撫,及牽制等,此繫念佛時心朝上想,致心火上炎之相。若眼皮垂簾,及心向下想,則心火不上炎,此病即消滅矣。切不可認此為工夫,又不可怕此為魔境。但至誠攝心而念,並想自身在蓮華上坐或立,一心想於所坐立之蓮華,則自可頓愈矣。(增廣·卷一·複沈彌生書·P126)
念佛應適宜
念佛之法,何可執定。古人立法,如藥肆中俱備藥品。吾人用法,須稱量自己之精神氣力,宿昔善根。或大,或小,或金剛,或默,俱無不可。昏沉,則不妨大聲以退昏。散亂,亦然。若常大聲,必至受病。勿道普通人,不可常如此,即極強健人,亦不可常如此。一日之中,熱則去衣,冷則加衣,何得於念佛了生死一法,死執一定,不取適宜,是尚得謂之知法乎。又有提倡掐珠記數者,此亦有利有弊。利,則一句一掐,不輕放過,則心易歸一。弊,則靜坐時掐,必致心難安定,久則成病。
又人之精神,有種種不一,何可執一法,而不知調停從事乎。凡同眾修持,須按大家之精神另定。個人修持,亦須按自己之精神為定。何有死法令人遵守乎。精神用極之後,不是退惰,便是生病。量己力為,則有益無損矣。(續編·卷上·複念西大師書·P152)
不往生過在自己
唯念佛法門,仗佛慈力。若有真信切願,至誠念佛,無一不往生者。然念佛人多,往生人少者。以愚癡無知,只求來生人天福報,或不生慚愧,常行不孝不慈,不忠不義等事,心與佛背所致。過在自己,非佛不慈悲也。若其人未發心念佛前,曾作諸惡,今既念佛生大慚愧,痛改前非,則亦可決定往生。(三編·卷二·複鄭琴樵居士書·P441)
一心待死
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若世壽未盡,則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業,業消則病癒矣。若不放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則決定無由往生,以不願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增廣·卷二·複周孟由昆弟說·P392)
何必問人念佛效驗
修行淨土,有決定不疑之理。何必要問他人之效驗。縱舉世之人,皆無效驗,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誠言可憑故。若問他人效驗,便是信佛言未極,而以人言為定。便是偷心,便不濟事。英烈漢子,斷不至捨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己中心無主,專欲以效驗人言為前途導師,可不哀哉。(增廣·卷一·複永嘉某居士書一·P166)
生西方可度盡眾生
既發心歸依三寶,為佛弟子。鬚髮菩薩四宏誓願,自利利他。四宏誓願者,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也。須知此四宏誓願,乃三世一切諸佛誓願之本。汝於日用舉心動念,須令與此相合。若與合者,擴充令其圓滿。若不合者,斷除令其淨盡。然欲利他,先須自利。若非自己先出生死,何能度彼生死眾生。譬如溺於海者,不能救海中沉溺之人。……
果能信願真切,一心念佛。至臨命終時,決定蒙佛接引,往生彼國。既得往生,則俯謝凡質,高預聖流。見佛聞法,證無生忍。神通智慧,不可思議。然後乘本願輪,回入娑婆,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增廣·卷一·心願居士書·P87)
患難不必求鬼神
世人有病,及有危險災難等,不知念佛修善,妄欲祈求鬼神,遂致殺害生命,業上加業,實為可憐。人生世間,凡有境緣,多由宿業,既有病苦,念佛修善,懺悔宿業,業消則病癒,彼鬼神自己尚在業海之中,何能令人消業。即有大威力之正神,其威力若比佛菩薩之威力,直同螢火之比日光。佛弟子不向佛菩薩祈禱,向鬼神祈禱,即為邪見,即為違背佛教,不可不知。(增廣·卷二·周孟由昆弟說·P392)
常應禮懺
佛經教人常行懺悔,以期斷盡無明,圓成佛道。雖位至等覺如彌勒菩薩,尚于二六時中,禮十方諸佛,以期無明淨盡,圓證法身。……
而博地凡夫通身業力,不生慚愧,不修懺悔。雖一念心性,與佛平等。由煩惱惡業障蔽心源,不能顯現。譬如大圓寶鏡,經劫蒙塵。不但了無光明,即銅體亦不顯現。若知即此全體塵垢之鏡,具有照天照地之光。用力磨礱,日復一日,積功不已,銅質自露。又複加功,光明漸發。光明雖發,磨礱更切,力極功純,垢盡明複,照天照地,為世至寶。須知此光,鏡本具足,非從磨得。若非本具,從磨得者,磨磚磨石,亦應發光。又須知此光,鏡雖本具,不磨則永無發光之日。眾生心性,亦複如是。(增廣·卷一·複鄧伯誠居士書二·P57)
遇事退一步想
若境遇不嘉者,當作退一步想。試思世之勝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複不少。但得不饑不寒,何羨大富大貴。樂天知命,隨遇而安。如是則尚能轉煩惱成菩提,豈不能轉憂苦作安樂耶。若疾病纏綿者,當痛念身為苦本,極生厭離,力修淨業,誓求往生。諸佛以苦為師,致成佛道。(增廣·卷一·複鄧伯誠居士書一·P54)
時常想一死字
學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則道業自成矣!(印光大師的生平事蹟)
少年立志
人之一生成敗,皆在年幼時栽培與因循所致,汝已成童,宜知好歹,萬不可學時派。當學孝,學弟,學忠厚誠實。當此輕年,精力強壯,宜努力讀書。(增廣·卷一·與周法利童子書·P254)
焚錢是去作鬼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還壽生,寄庫等佛事。以還壽生,不出佛經,系後人偽造。寄庫,是願死後做鬼,預先置辦做鬼的用度。既有願做鬼的心,便難往生。(續編·卷上·一函遍複·P25)
勸念佛持戒,可在家
今日出家,反不若在家居士之有益。以法弱魔強,惡徒邪党,常懷欺僧奪產之心。若處山林寂靜之處,則小人竟為奪數升米,幾件衣,幾圓錢,而行打殺,其危險非古昔所有。即在城市,亦難免無人事往還。誰能一事不為,安受供養乎。(續編·卷上·複楊樹枝居士書四(民國二十年)·P117)
不必另擇一所,即家庭便是道場。以父母兄弟妻子朋友親戚,盡作法眷。自行化他,口勸身率,使其同歸淨域,盡出苦輪。可謂戴發高僧,居家佛子矣。(增廣·卷一·複泰順林介生居士書一·P95)
白話譯文:
勸念觀音
要知道,觀音菩薩與我們這個世界有大因緣。在無量劫以前,就已經成佛。號正法明。只因為慈悲心重,不離常寂光土而垂身於九法界,救度眾生。更何況又示現為阿彌陀佛法王子。好比民眾要得到皇帝的恩澤,就向太子請求。念觀音聖號發願往生西方,也可以滿願。因為彌陀和觀音在做同一個度眾生的事業,並沒有兩樣。——三編·卷一·複甯德晉居士書十八·P259
間斷夾雜
如果說,除了念佛之外還有第二念就是夾雜的話,那麼夾雜就不勝枚舉了。單說正的夾雜,比如,求大徹大悟,得到大總持等。並非發願就是第二念,就是夾雜。要知道,淨土這個法門,以信,願,行這三個方法為宗旨。行就像是拉車的牛,願就好比駕車的人,信就如同前面的嚮導。嚮導與駕車的人,是保證牛車的前進的。所以早晚必須向佛發願。而且不念佛的時候,也不能放下信願。縱使念一萬年,不妨每天都定個起止。如果說,有不念的時候,有發願的時候,這就成了間斷,夾雜,這就不好辦了。試問,這個心念,也曾見到色相,聽到聲音,穿衣,吃飯,舉手投足,這些事情有沒有?如果有,這些不算間斷夾雜,那麼為什麼發願就算夾雜呢!如果沒有這些事情,除非是法身大士。然而法身大士,端嚴地身居一處,而同時現身於無量塵刹,他的間斷夾雜,將更加不勝枚舉了。——增廣·卷一·複濮大凡居士書·P48
淨土行解
善導和尚說,如果要學解,那麼從凡夫的地位到佛的果地,一切法都要學。如果要學行,就該選擇契理契機的一個方法,投入全部精力,專門去修行,才能很快的得到實益。否則,從劫至劫,很難出離輪回。
——增廣·卷一·複鄧新安居士書·P62
初心專禮
專一的禮拜阿彌陀佛,這是專精一致。千萬別認為,專門想一尊佛不如想多尊佛的功德大。要知道,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佛的功德,阿彌陀佛一尊佛全部具足。如同帝釋天網上的寶珠,數千顆寶珠都能映在一個寶珠上,每一顆寶珠也能映到所有數千顆寶珠上。舉一個寶珠就能全收所有寶珠,沒缺任何一個,也沒多任何一個。如果是長久修行的大士,緣境不妨寬廣些,境越寬廣,心越專一。如果是初學,緣境太寬,心識容易分散。又因為業障深重,智慧淺薄,就容易導致魔事的發生。所以我佛世尊,以及歷代祖師,都令弟子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就是由於這個原因。等到念佛證得了三昧,那時,百千法門,無量妙義就都全部具足了。古人說,已經沐浴到大海的水,那必定是百川的水都用到了。身到了含元殿,就不用問長安在哪裡了。這可以說是最恰當的形容。——增廣·卷一·複高邵麟居士書二·P68
自了利他
學佛必須專門追求自利,然而也要隨分隨力的做種種功德。有大力量的人,才能徹底放下,徹底提起。中下根器的人,因為沒有任何作為,所以成了懶惰懈怠。自利也不認真,利人則全部置之度外。
因為凡夫的心,時間長了就會厭倦,天地孕育萬物,必須晴雨調停,寒暑更代,才能實際完成種種造化。假使一直下雨,或一直晴天,那麼普天之下,就了無一物了。何況我們這些凡夫,心如猿猴,不用種種方法來對治,就要讓心安於一處,不妄想賓士,太難太難了。人應當自己體諒自己的力量,不能偏執於一個方法,也不能沒有一個統籌規劃。以持戒念佛,求生西方為主,遇到一切人,上對父母,中對兄弟朋友,下對妻子奴僕,都這樣勸導他們,這難道不是自利嗎!一盞燈只是一盞燈,一盞燈傳百千萬盞燈,對這一盞燈,沒有任何損害。是得是失,何去何從,是要問別人才能明白的嗎!——增廣·卷二·複周群錚居士書三·P274
正助雙行
凡是修行人,必須以念佛為正行,以持咒誦經,及做種種有利眾生的事情為助行。正行助行一起做,這樣就如同順水揚帆,在生死的苦海中,很快的就能進入薩婆若海了。——增廣·卷二·複沈授人居士書·P547
隨宜定課
在家人不是大家一起修行的,每人各自念佛的時候,坐著念,站著念,跪著念或者繞佛念,都沒什麼不可以的。但不能執定一個方法不變。如果執定一個方法不變,人就容易疲勞,心就難以相應了。——增廣·卷一·複陳慧超居士書·P199
學解學行
你對於淨土法門的修行方法,還沒有完全明瞭。應當專門翻閱書籍,研究淨土法門。半天學理論,半天學行持。必須要達到徹頭徹尾的明白,一點疑惑都沒有的程度才行。——增廣·卷一·複戚智周居士書·P210
真實改悔
凡夫在迷中,信心不堅定,所以有屢信屢退,屢修行屢造業的現象。也是由於最初教他的人不得其道所導致的。假使開始就從淺近的因果教起,就不至於有這些迷惑顛倒了。然而,以往的罪業,雖然極重,只要能志心懺悔,改往修來,以正確的知見,修習淨業,自利利他,立志如此修行,罪障自然煙消雲散,自性的天空自然開朗。所以經雲:“世間有二健兒,一者自不做罪,二者作以能悔。”悔這個字,要從心中生起,心中不是真正的悔過,說了也沒用。譬如光看藥方而不服藥,病絕對沒有好的希望。如果能依照藥方服藥,病自然可以痊癒。最怕的就是立志不堅定,一暴十寒,這樣就圖有虛名,毫無實益了。——增廣·卷一·複周智茂居士書·P227
勸持名號
持佛名號這個修行方法,是末法時期最能通透眾生根基的方法。善導大師雖然著有《觀經四貼疏》,然而卻最重視持名。因為末法時期,眾生神識飛揚,心很粗陋,而所觀想的境界卻很微細,所以觀想很難成就。大聖悲憫眾生,所以專門勸人持佛名號。因為稱名容易,連續的念佛就可以了。
所以,《楞嚴經》中說,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只專心的持佛名號,就是千穩萬當的修行方法。等到心歸於一,清淨的境界自然就現前了。——增廣·卷二·複崇明黃玉如書·P367
勸持彌陀經
果真能持彌陀經,就知道極樂世界沒有諸般痛苦,只有快樂。依正莊嚴,種種功德。阿彌陀佛現在在那裡說法。光明,壽命都沒有窮盡,誓願宏大深廣。上善之人,聚會在那裡,他們都是因為修這個信願念佛的法門,所以種了許多善根,修了許多福德,因緣具足,妙行難思,所以能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增廣·卷三·西方公據重刻序·P627
勸閱經典
當今有些人,嘴裡談著大乘經典,自命是悟道之人,口口聲聲說,我就是佛,何必還要去念佛。煩惱就是菩提,何必還要去斷煩惱。淫怒癡就是戒定慧,何必還要去斷淫怒癡。言辭高出於九天之上,行事卑微到了九地之下。這樣的人,名為“佛怨”。比那些不知道佛法而譭謗的人,罪孽要深萬倍。他曾經研究過佛法,不是完全沒有利益,只是種了將來得度的因。他以這個身造了譭謗佛法的罪,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劫,在三途受諸般罪苦。居士應當以研究大乘經論,明白佛法的道理為先導,以信願心持佛名號,為求生西方淨土為正行。——增廣·卷一·複鄧新安居士書·P63
勿廢誦金剛經
金剛經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標準。——增廣·卷三·金剛經石刻序·P654
金剛經等的持誦也不必荒廢,只要把持誦經咒的功德,都用於回嚮往生極樂世界,那麼六度萬行,都是往生的助緣,這就是圓修。——三編·卷三·複慧海居士書·P800
提神過失
你所說的,禮拜時的種種震動,以及黑暗中有精光流露,這都是提神過度所致。以後禮拜誦念的時候,只要至誠懇切就好了,不必過度的提神。最好心常向下想,或者想自己坐在蓮花座上。只想著所坐的蓮花,絕不去考慮自己的身體在蓮花座上。久而久之,這種虛浮的習氣自然消失。因為這種現象,多半是燥妄所導致的。還沒有用功,就想成就。不知好歹的人把這當做工夫,就會著魔發狂。好的境界也不生歡喜,惡的境界也不生恐怖。心生恐怖,邪就有機可乘;歡喜心起,就必然先失去正念。你不過是個輕狂的小子,所以今天會有這樣的事情。閉眼睛也是導致這個病的根本原因。以後只要不往別處看就是了,千萬別再閉眼睛。平常念佛決不能太急,急則容易傷氣,傷氣就容易導致震動。也不能過慢,過慢氣連接不上,也容易傷氣。——三編·卷一·複楊慎予居士書·P296
發光為魔境
念佛發光,是魔境。我立刻就給你寫信,讓你不要當真,慢慢的自然就消失了。倘若把這當做聖境現前,那麼將來恐怕會招致邪魔附體,著魔發狂,不可救藥。因為我們從無量劫來,所結的怨業,無量無邊。他們要來報怨。由於我們有念佛的修持力,不能直接報。現在因為我們想要好境界,那些怨業於是就給我們現相應的境界,令我們生歡喜心,以為自己修行功夫到家了,或者以為自己已經成道。由於這些妄念炙盛,就失去了正念,邪魔於是進入身竅,令人發顛發狂,佛也救不了了。世間有很多用功修行,卻發顛發狂的人,都是因為自己不知道在熄滅妄想,攝心正念上用功。總是還沒用功呢,就想成就。由於整天就是妄想著聖境,如同喝了毒藥,混亂無知,以為天轉地覆,神奇鬼怪,其實都是自己的妄心所感召來的,魔鬼作用的結果。應當教他一心念佛,除了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外,心中一概不許有別的念頭,自然長空霧散,天日昭彰。——三編·卷二·複陳士牧居士書五·P296
修淨土不求境界
“反聞”這種方法,善於運用,自然能得益;用不好,容易走上禪宗專仗自力這條路上去。凡是修行人,應該存正念。除佛號外,所有念頭,都不要有,這就是一心。所以《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了,何必非要去高攀觀音大士的耳根圓通呢!你要知道,大士的“反聞”,聞的並不是聲音,聞的是“聞性”。所以說,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有聲音沒有聲音都可以聞,如果象你所說的,必須有聲音才可以聞。我們念佛,隨時“聞”這念佛的聲音,當然也是有反聞的氣氛了。千萬別以圓通自居,專一求往生,這樣就有益無損了。否則,必定會從此令你的心,分散於分別法門的優劣,而無量無邊的真實利益,就斷送在這分別和爭論中了。——三編·卷三·複何慧昭居士書一·P711
希見聖境最易著魔
近來,修行的人有很多著魔的,都是由於以燥妄心,希望得到境界。別說那境界是魔,即使是勝境,一生貪著心,歡喜心,便要受到損害,而不會受益。何況那境界未必的確是勝境呢!如果有涵養,沒有燥妄心,沒有貪著心,見到那些境界,就好象沒見到一樣。既不生歡喜,貪著的心,又不生恐怖驚疑的心。別說勝境現前了對人有益,就是魔境現前也一樣有益。為什麼呢?因為他不被魔境所轉,就能進步。這話不常對人說,因為你有這樣的事情,所以不得不說了。你最初禮佛所見到的大士像,並不是真實的。因為,如果是真實的,不會因為你想到這像與《觀無量壽經》不符合而隱去。然而,你因此而信心更加真切,這也是好事。但不應該常想著要見到佛像,只要志誠禮拜就好了,別想其他的。臨睡前眼前見到白光,以及禮佛時,見到佛像懸立在虛空,雖然是好的境界,也不要貪著。以後沒有見佛像的願望,
自然就不會再出現這些現象。看你的根性,似乎是過去生中修習過禪定的人。所以才會常有這些現象。明朝的虞淳熙,在天目山高峰閉關,靜修的時間久了,就出現預見的能力。能預先知道天的陰晴,人的禍福。他歸依蓮池大師,大師聽說後,寫信給他,狠很的斥責他說他入了魔道,後來就不知道去向了。必須明白,學道的人要學大道。否則,得到小的利益,必定要遭受大的損害。別說是這種境界,就是真的得到五通,也要置之度外,這樣才能得到漏盡通。如果有一念貪著之心,就難以上進,甚至會倒退,墮落。不能不知道啊!——三編·卷三·複何慧昭居士書二·P714
心佛相應有何境界
若是到了心地空明,又有什麼境界可有呢?所說的“心佛相應,心佛雙亡。四相不存,三心叵得。”無念而常念,念也完全沒有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到了這裡,還有什麼境界!能念到這個地步,西方極樂世界那清淨的境界,不妨徹底的全部彰顯出來。由於念頭寂滅,情欲全無,所以面對這種境界,更能得益,絕對不至於生大歡喜心,誤認為是有消息,以至於著魔發狂。倘若沒達到一心不亂的時候,心中念念想著要境界。境界出現了,決定要受禍的。《楞嚴經》中說:“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這還不是燥妄心所感得的魔境,而一生歡喜心,以為證得聖果了,便成了魔子。何況最初就是把魔心所感得的魔境當成聖境。——三編·卷三·複李少垣居士書二·P807
魔境勝境(聖境)勘驗法
魔境聖境的分別,就在它與經教符合不符合上分。果真是聖境,令人一見,心當下就清淨了,完全沒有躁妄心和取著的心。若是魔境,就會讓人心不清淨,會讓人生起取著心和躁妄的心。而且,佛光雖然極其光明,但並不耀眼。如果光很耀眼,那就不是真佛。是佛現前,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是有形有相的東西,都是虛妄的)這個道理去觀想,就會更加明顯。魔現前,以這個道理去觀想,相就會隱沒。這樣觀想,就是驗證真偽的大冶洪爐。——三編·卷三·複何慧昭居士書二·P715
如果是聖境現前,別人雖然不得而知,而本人一定會有很大的心行轉變的徵兆,如果仍然照舊,那就一定不是聖境。不能不知道啊!——三編·卷四·答緣淨居士問·P1055
不必害怕禍害神鬼
學道的人,凡遇到種種不如意的事情,只能向“道”上歸。逆來順受,則縱使遇到危險的事,當時也不至於嚇得喪魂失魄。已經過去了,就事過情牽,如同昨夜的一場夢,何必要常把它存在心裡,導致怔仲之病呢!你既然要修行,就應該知道,一切的境緣都是以往的業所感召的。還要知道,至誠的念佛可以轉業。我們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有什麼好怕的呢!念佛的人,善神護佑,惡鬼遠離。還有什麼好怕的呢!你如果常害怕,執著於怕魔,就會有無量劫來的冤家,乘你這害怕的心來恐嚇你。令你喪心病狂,以報仇雪恨。而且,別說你念佛,恐怕不會這樣。你不知道你全體正念歸於害怕之中,其氣氛與佛相隔,與魔相通。不是佛不靈了,是你自己失去了正念,所以導致念佛不能得到全部的利益。——三編·卷三·複同影居士書·P724
勿定往生時間
你說的決定要年內往生,這種想法不能執著。執著就成病,還可能導致著魔。念佛人,應當時時存著即將往生的心。如果自己的壽命沒到,也只能隨緣。倘若定個期限,一定要往生,如果工夫純熟,那還沒什麼。否則,單單這個追求的心,就成了魔根。如果這個妄念結成瞭解不開的節,那就十分危險了。業報盡了就投向淨土,這是我們所應該遵循的道路。斷自己的壽命而求得到成就,實在是戒經所深深呵責的事情。(梵網經後偈雲:計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滅壽取證者,亦非下種處。)只要盡心恭敬,盡心至誠,求快點往生,不應該定個日子非要往生。學道之人,心不能偏執。偏執容易導致喪心病狂。這樣不但沒有益處,反而有害呀!——三編·卷三·複念佛居士書·P749
念佛得病是消業
你在書信中說,念佛急進,中氣極虛,這是你不善於用心所導致的。念佛這件事,應該隨各人的力量,隨便出聲或者默念,聲音或大或小,都沒什麼不可以的。何必一直大聲念佛,使自己傷氣而受病呢!然而你得的這場大病,雖然是因為傷氣所引起的,其實是由於無量劫來的業力現前。因為你精進念佛,所以本來應該是將來報而轉為現在報,本來應該是重報而轉為輕報。這一場病,不知道能消多少劫三途惡道的罪苦呢!佛力不可思議,佛恩難以報答。應該生大慶倖心,生大慚愧心,生大淨信心。——增廣·卷一·複劉智空居士書·P221
治心火上炎
念佛閉眼睛念,容易昏沉,如果不善於用心,有時還會遇到魔境。但如果眼皮垂簾(雙目微微的半閉,就象佛像的眼睛那樣)這樣心就會沉靜下去而不會浮動,也不生頭火。你念佛,頭上如果象有東西在撫摩或牽動的感覺,這是念佛時心朝上想,以至心火上炎所導致的現象。若眼皮垂簾,心向下想,心火就不會上炎,這個現象就消失了。千萬不要把這當成是自己的工夫,也不要害怕這是魔境。只要至誠地攝心念佛,並觀想自己在蓮花上或坐或立,一心想自己所坐所立的蓮花,病自然馬上就好了。——增廣·卷一·複沈彌生書·P126
念佛應適宜
念佛的方法,怎麼可以千篇一律呢!古人立個規矩,就如同藥鋪中準備了全部的藥品。我們選擇方法的時候,應該根據自己的精神,氣力,往昔的善根,或者大聲念,或者小聲念,或者金剛念,或者默念,都沒有什麼不可以的。昏沉的時候,不妨大聲念以趕走昏沉。散亂的時候也是。若經常大聲念,就會導致生病。別說普通人不能這樣,就是身體極強健的人,也不能經常如此。一天之中,熱了就脫衣服,冷了就加衣服,為什麼對於念佛了脫生死這件事,就非要執一定的方法,而不能取適宜的呢。這怎麼能說是知道佛法呢!又有提倡掐念珠記數的,這樣也是有利有弊。好處是,一句一掐,不會輕易放過每句佛號,這樣心容易歸一。弊端是,靜坐的時候掐念珠,就會使心難以安定,時間久了容易生病的。
另外,人的精神,有種種不一樣的地方,怎麼能只執定一種方法,而不知道調停從事呢!凡是跟大家一起修行,需要按大家的精神情況另行規定。自己修行,也要根據自己的精神情況來定。哪裡有個死規矩要每個人都來遵守呢!精神用的過度後,不是退墮,就是生病。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方法,才會有益無損。——續編·卷上·複念西大師書·P152
不往生過在自己
只有念佛法門,仰仗佛的慈力。若有真信切願,至誠念佛,沒有一個不能往生的。然而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這是因為世人愚癡無知,只求來生人天福報,或者不生慚愧心,常做不孝順,不慈善,不忠不義的事情,使自己的心與佛相背離所導致的。過錯在自己,不是佛不慈悲呀!若是沒有發心念佛前,做過一些惡事,現在念佛了,而生大慚愧心,痛改前非,那麼也決定可以往生。——三編·卷二·複鄭琴樵居士書·P441
一心待死
念佛人有病了,應當一心等待死亡。若是世壽沒盡,病很快就能痊癒。身心全部放下,以這樣的心態來念佛,最能消業障。業障消除了,病就好了。若放不下,想要求病好,倘若病不能好,那就決定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了。因為你不願意去。這個道理不明白,怎麼能得到佛的慈力加持呢! ——增廣·卷二·複周孟由昆弟說·P392
何必問人念佛效驗
修行淨土,有決定的不容懷疑的道理。何必要問別人效驗呢!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沒有效驗,也不生一念懷疑的心。因為有佛祖誠諦的語言可以做依據。如果去問他人效驗,就是認為佛的話不足信,而以人言為准。這便是偷心。這樣念佛就不管用了。英烈漢子,決不會捨棄佛語而去相信人言。自己心中沒個主見,專門以效驗,以別人的話作為前途的導師,多麼可悲呀! ——增廣·卷一·複永嘉某居士書一·P166
西方可度盡眾生
既然已經發心歸依三寶,成為佛弟子了。須要發菩薩的四宏誓願,自利利他。四宏誓願,就是: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要知道,這四宏誓願是三世一切諸佛誓願的根本。在日常生活中的舉心動念,必須令心念與此相合。與此相合的,再加擴充令其圓滿;不相合的,斷除得乾乾淨淨。然而,若要利他,先要自利。若自己不先出離生死苦海,如何能度眾生出離生死呢!譬如溺在大海中的人,不能拯救其他沉溺在海中的人。
果真能信願真切,一心念佛,到臨命終時,決定蒙佛接引,往生淨土。。往生後就轉凡成聖,見佛聞法,證得無生法忍。神通智慧,不可思議。然後乘本原輪,回入娑婆世界。用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增廣·卷一·心願居士書·P87
患難不必求鬼神
世人有病,及有危險災難等,不知道念佛修善,只糊裡糊塗地去求神問卜,於是導致殺生害命,業上加業,實在可憐。人生在世間,所遇到的事情,多是宿業所造成的。既然遇到病苦,就該念佛修善,懺悔宿業,業障消除了,病就痊癒了。那些鬼神自己還在業海之中,如何能給別人消業呢! 即使是有大威力的正神,其威力跟佛菩薩比起來,簡直如同螢火去比日月的光芒。佛弟子不向佛菩薩去祈禱,而去求鬼神,這就是邪見,這就是違背佛的教法。不能不知道啊! ——增廣·卷二·周孟由昆弟說·P392
常應禮懺
佛經教人常行懺悔,以斷盡無明,圓成佛道。即使是等覺菩薩,如彌勒菩薩,尚且每天禮拜十方諸佛,以求除盡無明,圓證法身。
而凡夫通身都是業力,不生慚愧心,不修懺悔,雖然一念心性與佛平等,但煩惱惡業障住了心源,不能顯現。譬如大圓寶鏡,時間久了,附滿塵埃,不但沒有光明,連銅體也不能顯現。如果知道這個全是灰塵的銅鏡有照天照地的光芒。用力摩擦,日復一日,積功不已,銅質自然顯露出來。又繼續努力,逐漸露出光明。光明出現後,磨礪得更加勤奮。力極功純,塵垢盡除,終於光照天地,成為世間至寶。要知道,這光明是鏡子本身所具有的,不是磨出來的。若是磨出來的,磨磚磨石也應該發光。還要知道,這光明,鏡子雖然本身具有,但若不磨,就永遠沒有發光的一天。眾生的心性,也是如此。——增廣·卷一·複鄧伯誠居士書二·P57
遇事退一步想
若境遇不好的人,應當做退一步想。試想:世間比我強的人雖然多,不如我的人也不少。只要凍不著,餓不著,何必非要羡慕大富大貴呢!樂天知命,隨遇而安。能這樣都可以轉煩惱成菩提,如何不能轉憂苦成安樂呢!若疾病纏身的人,應當痛念身體是痛苦的根本,急切地生厭離之心,努力地修行,發誓求生淨土。諸佛如來,以苦為師,終成佛道。——增廣·卷一·複鄧伯誠居士書一·P54
時常想一死字
學道之人,念念不忘這個字,則道業自然成就! ——印光大師的生平事蹟
少年立志
人一生的成敗,都是年幼時的栽培與因循所導致的。你已經是個大孩子了,應該知道好歹,千萬不可以學時髦,講氣派。應該學孝悌,學忠厚誠實。趁現在年輕,精力強盛,應該努力讀書。——增廣·卷一·與周法利童子書·P254
焚錢是去作鬼
念佛人,不能效仿愚人,做還壽生,寄庫等佛事。因為還壽生不是出自佛經,是後人偽造的。寄庫是願意死後做鬼,預先置辦做鬼的用度。既然有願意作鬼的心,就難以往生了。——續編·卷上·一函遍複·P25
勸念佛持戒,可在家
今天出家反而不如在家居士那麼有益。因為法若魔強,惡徒邪党,常懷欺負僧人,強奪寺產的心。如果是在山林寂靜的地方,有些小人竟然會為奪幾升米,幾件衣服,幾圓錢而打殺人。其危險前所未有。即使在城市,也難免有人事往還。誰能什麼事情都不做而白受人供養呢!——續編·卷上·複楊樹枝居士書四(民國二十年)·P117
不必另外選個地方,家庭就是道場。因為父母,兄弟,妻子,朋友,親戚都是法眷屬。自行化他,口裡勸說,身做表率,使他們都歸依三寶,出離輪回。這樣就可以說是戴發的高僧,居家的佛子了。——增廣·卷一·複泰順林介生居士書一·P95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