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印經院木刻圖咒輪 - 防瘟疫大鵬金剛輪
此幅防瘟疫大鵬金剛輪造型奇特,大鵬呈站姿,展翅而立。
共有三個頭,中間頭較大,呈正面相,下側的兩頭較小,呈內側面。三頭均毛髮上揚,頭頂飾寶珠,雙耳飾環,頸飾項鍊。
大鵬的各個爪心上共有八個輻輪,在腹部有兩個大的咒輪並列。咒輪內繪有護身咒和鎮魔咒。
大鵬翅膀上的咒文是用來化解凶兆的。
胸腹部和尾部上的咒文是以化解四面八方、上上下下一切凶兆,並可抗禦惡劣災禍。
大鵬雙腳平行站立,大鵬頭兩側佛龕內的蓮臺上各奉一位極忿怒本尊。
右側名為忿怒金剛手,膚青色,右手持金剛杵,左手結期克印,右腳屈、左腳伸。左側為忿怒馬頭明王。
德格印經院木刻圖咒輪 - 消除災禍大鵬咒輪
可消除家中不受魔,邪,非人,鬼怪侵擾。使一切災禍惡形不生,一切障礙遠離,家中平安吉祥。安樂如意。若家中有此咒輪,所居住者必能得如是利益。
此咒輪可供奉佛堂或帖于居家,辦公室門上頂棚處均可。
大鵬金翅鳥簡介:
大鵬金翅鳥,梵文名音譯“迦樓羅”、“羯路荼”,藏語稱“嘎勒代”。佛國世界中形體最大、性情兇猛的肉食飛禽。
佛經中記載,大鵬金翅鳥的翅膀是耀眼的金色,它兩翅展開,廣達336萬裡。祂若飛翔起來,能從所住的須彌山,飛到另一個世界的中心須彌山,也毫無倦意,奮飛不已,常護持在佛祖釋迦牟尼左右。
大鵬金翅鳥起初主要以食龍爲生,另外,它還吃金、銀、琉璃等“七寶”,並能消化掉,後來也食五界一切眾生。據《華嚴經》說:金翅鳥王安住無礙虛空之中,以清淨眼觀察法界諸宮殿中一切眾生。若有善根已成熟者,奮勇猛大力,“止”、“觀”(佛教修習的兩種方法)兩翅搏開生死大愛海水,隨其所應出生死海,除滅一切妄想顛倒,安立如來無礙之行。
大鵬金翅鳥的殺生,不是惡行,而是大慈悲行。凡被它吃掉的眾生,都是善根已成熟者,並達到超越生死的境界了,但苦於肉身所累,隻差這最後一層不得解脫。於是金翅鳥來幫忙,吃掉臭皮囊,除去最後一層障礙,使其精神徹底得到解脫。
大鵬金翅鳥壽終時,十分痛苦,它受不住煎熬和摺磨就從地面聳翅向下奮飛,穿過大海,直達風輪層,那裡的大風又將它吹回地面,這樣往返七次,最後回到須彌山死去。死後,以前所食的龍肉的毒性一齊發作,十分厲害,能使它全身燃燒起來,直到整個身體灰飛煙滅。但惟有一顆心不能燒化,那心晶瑩明亮,純青色,像琉璃一樣光滑。天上的帝釋得到它,把它系在頭上作爲裝飾珠寶。
索達吉堪布: 大鵬金翅鳥
末法時代,我等修行人完全依靠諸佛菩薩護法的加持,才得以遣除種種魔障違緣,具有聞思修佛法的因緣。諸佛菩薩的弘法利生事業也同樣依靠諸佛菩薩和空行護法的加持,才能得以順利開展。
大鵬金翅鳥是三世諸佛智慧與方便的顯現,也是法王如意寶、單珍優伍布美之一切事業的象徵。密宗中任何憤怒本尊的頂上空中皆有此大鵬金翅鳥飛翔,顯宗中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剛座證道時,具六種莊嚴,其中頂飾莊嚴即此大鵬鳥,象徵弘法利生事業的勝利。
一般而言,大鵬鳥有世間大鵬鳥、化身大鵬鳥與智慧大鵬鳥三類。
化身大鵬鳥:是忿怒相本尊頂上的大鵬鳥,它是從忿怒主尊自性神變及大悲妙力中自然幻化,為了調化兇猛毒龍等眾生的一類金翅鳥。
智慧大鵬鳥:諸佛菩薩為了調伏毒龍,於是安住在金翅等持中,身化現為大鵬形相而利益眾生。千佛刹土中最為凶戾者莫過於龍類,智慧大鵬鳥之所以能降伏龍類完全是由於它往昔的願力,它於千佛教法中鎮伏龍類,待此賢劫結束時于上方世界中成佛,佛號為頂髻無盡智慧光源如來。
在整個印度、藏地現存有許多大鵬鳥修法,尤其前譯持明傳承無謬之伏藏品中的修法更為殊勝深奧。法王如意寶等大德也曾傳授過大鵬金翅鳥的灌頂和修法。
大鵬金翅鳥的緣起
上師索達吉堪布,在講蓮師七句祈禱文中說(詳見《前行廣釋3》):
1986年,法王如意寶曾灌過時輪金剛的頂。當時灌頂需要一個標誌,法王就定為“紅大鵬”,即我們脖子上常戴的大鵬鳥。這是怎麼來的呢?一方面,法王想灌頂時,帝察活佛正好供養了一張大鵬鳥的唐卡,緣起很吉祥;另一方面,以前法王在紫青山谷時,空行母達熱拉姆(年龍佛母)撿到一枚非常稀有的銀幣,一面是大鵬鳥王調伏毒龍的圖像,另一面是雪山頂上旭日東昇的圖像,並將之供養給法王,法王見後非常高興,這標誌著佛法再弘的機緣已成熟。從這些緣起來看,法王決定把大鵬作為標誌。
當時,我們每個人請了一張黑白的大鵬像,是在學院拍照片的漢人做的。法王如意寶說,一大早他和意平活佛就跟這人討價還價,講了半天以後,本來是一塊錢一張,終於砍到五毛錢。上師讓我們每人請一張作為灌頂的標誌,說將來時輪金剛軍隊也以大鵬為標誌。從那時起,法王如意寶開始對“紅大鵬”進行弘揚。
前段時間,我為學會也設計了個大鵬,印在很多法本的封面上。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有特殊緣起:
一、法王說大鵬是將來時輪金剛軍隊的標誌,我們也應發願跟隨上師,變成時輪金剛的幻化軍隊來降伏魔眾;
二、無量劫前,一位轉輪王膝下有1003位太子,這些太子都發了殊勝菩提心,為利一切有情願成佛,而只有最小的太子發願:“兄長成佛時若出現任何違緣,皆由我來遣除。”後來,他以此願而變成大鵬。因此,祈禱大鵬能夠驅除一切違緣。
在藏傳佛教中,大鵬的修法非常多,像伏藏大師德欽朗巴的伏藏品裏,就有黑大鵬、花大鵬、紅大鵬的不同修法 。法王如意寶平時講的,主要是紅大鵬,這個觀修起來比較容易,伏藏品裏有個簡單的修法:
首先,觀想一個發出五光的蛋,蛋上的標誌是藏文“充”字。此字一刹那變成紅大鵬,嘴裏叼著毒蛇,雙翅燃燒著火焰,發出咒語的自聲,以智慧火焰無害而焚燒一切惡龍。一邊這樣觀想,一邊念大鵬心咒“嗡充噶日紮匝類匝類吽啪的”。念這個咒語很重要,因為在末法時代,惡龍對我們的擾害相當大,若能常誦大鵬心咒或者佩戴大鵬像,便可摧毀魔眾、惡龍、地神、妖魔鬼怪所帶來的各種違緣。
德格印經院簡介:
官方網站: http://www.degeparkhang.org/index-cn.htm
“德格印經院”又稱“德格巴宮”(Tib. Dege Parkhang),意思是印經版的房子。
它位於德格縣更慶鎮歐普龍溝口,全名“西藏文化寶庫德格印經院大法庫吉祥多門”,又稱“德格吉祥聚慧院”。
該院於1729年(清雍正七年)由德格家族第十二代土司兼六世法王卻吉·登巴澤仁創建,至今已有270年的歷史。
關於卻吉·登巴澤仁創建德格印經院的民間傳說頗多。據德格版《甘珠爾總目錄》、《丹珠爾總目錄》等藏文典籍記載,卻吉·登巴澤仁繼們土司之職後,便開始選擇建造印經院的基址,經多方勘察和廣泛徵求意見建議後,認定更慶歐普龍溝口的尼幹普龍有祥瑞吉兆,於是在1729年初,以南喀巴松為首的13名執范師首先舉行長淨儀式,然後進行伏地儀式並破土動工。次年,一座存放《甘珠爾》的小型建築物落成,並舉行了隆重的開光儀式。此後,卻吉·登巴澤仁又在已落成的小型建築物旁建造了一座護法殿,這便是德格印經院早期的雛形。
卻吉·登巴澤仁仙逝一年後,其次子彭措登巴繼任第十四代土司兼七世法王。他依照轄區內下屬官員和高僧大德的建議,決定修建一座規模宏大的印經院。經過宗教儀轉的卦定,於1744年(清乾隆九年)在原址上舉行了破土動工儀式,由彭措登巴本人親自安放印經院四大牆腳奠基石,土司以免差方式調集轄區內數百名技師、木工、石工、泥工、雜工等,歷時三年零四個月,完成了主體工程。次年,又調集130余名畫師、塗壁師、銅工、雜工、,耗時兩年多,完成了印經院繪畫、雕塑等裝飾工程。
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2月,在新落成的印經院大經堂裡,為新建築、壁畫、雕像、所藏印版舉行了盛大開光典禮,將其命名為“西藏文化寶庫德格印經院大法庫吉祥多門”。
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彭措登巴仙逝,由洛珠降措接任第十五代土司兼第八世法王,他繼續主持德格印經院建設的後續工作,直至1756年(清乾隆二十一年)左右,德格印經院的再建工程才基本告竣,創建前後耗時達27年。
繼洛珠降措之後,歷代德格土司對德格印經院繼續進行擴建和保護,才形成德格印經院今天的規模和建築風格。
釋迦牟尼佛授記:末法時代唯『金剛部』最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