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懺悔01.png

怎麼知道我已經如法地懺悔乾淨了?這有判斷方法,我們把它念一遍。

 

或覺心神恬曠

或覺智慧頓開

或處冗沓而觸念皆通

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

或夢吐黑物

或夢往聖先賢提攜接引

或夢飛步太虛

或夢幢幡寶蓋

 

種種勝事,皆過消罪滅之象也。

 

  以下它講到了八種情況。八種情況,前面五個是初步的懺悔,叫作業障消除。第六七八就不容易得到,叫作善根增長。懺悔不但把過去的業障給消除了,你還因此而進步了,因禍得福了,善根增長。所以,它有兩塊:一個是業力的改變,一個是心靈的改變。

 

  先看第一個,“或覺心神恬曠”。心神恬曠表示說這個罪業不再障礙你了,你覺得很愉快、很開闊,這個是第一個判斷。

 

  第二個,你覺得“智慧頓開”。表示你的心識比較靈巧了,不像之前那麼暗鈍。

 

  第三個,“或處冗沓而觸念皆通”。遇到很繁瑣的事情,你也不起煩惱,你的心非常寂靜、安穩,不會因為外在的因緣經常干擾你,而動不動發脾氣了,你心的寂靜力增長。

 

  第四個,“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這個人本來對你不歡喜,你懺悔以後這個業消了,他對你沒有對立心了。

 

  第五個,“夢吐黑物”。在夢中,夢到你吐出髒東西,夢到你洗澡,夢到你排出大小便等等,這都是業障消除,罪業從你的內心裡已經脫落了,見好相就是業已經消了。

 

  六七八就不容易了,是善根的問題。

 

  第六個,“或夢往聖先賢提攜接引”。你夢到祖師大德來跟你開示,這是感應道交的問題。《論語》上說,孔夫子有一段時間他做官,整天忙政務,他就感歎,說:“我很久沒有夢到周公啦。”這什麼意思呢?因為孔夫子提倡的就是周禮,他以周公為他的上師,他對這個內心的道生疏了,所以他跟周公的感應力量薄弱了。

 

  你今天如果能夠懺悔到見到祖師大德,表示你不是罪業消而已,而且你的善根增長,因為你的磁場已經能夠感應到祖師了。

 

  第七個,“或夢飛步太虛”。你覺得你的身心世界,很輕飄,不粗重。在《楞嚴經》上說,你的心經常很輕松愉快,夢中看到你在飛,這個人一定有菩提心,有願力。有願力的人他的身心是輕鬆的,輕飄的;沒有願力的人,他很容易落入一種當下的煩惱粗重。所以,夢到自己是往上飄的,這非常好。在空中飛翔,表示你有很清淨的很堅固的願力——出離心,菩提心。

 

  第八個是最好的,“夢到幢幡寶蓋”。這是佛的智慧光明,幢幡寶蓋表示佛的智慧,表示你的心“心與佛合,心與道合”。

 

  所以,夢到一二三四五,你這個懺悔剛好持平,恢復你原來沒有造罪之前的相貌而已,把罪業消了。如果你夢到六七八,那恭喜你!你因禍得福了,你因為這個懺悔,不但把罪業消了,你的功德還增上,這一定要理觀才有辦法做到。你沒有理觀,很難達到六七八的,你不但是把過去的罪消掉,還比以前沒有造罪之前更加殊勝,所以懺悔不但是消業障,還可以增上,看你怎麼懺。

 

西方三聖.jpg

 

《佛說法滅盡經》:『末法時代』是從甚麼時候開始?

 

每天都要認真懺悔

 

《淨界法師:如何知道罪業已經懺悔乾淨》

 

海濤法師: 被附體一定要快懺悔超度祂不要短視貪好處

 

虛雲老和尚:『持戒』的重要性

 

希阿榮博堪布: 『持戒』與『信因果』的重要性

 

清靜業障最佳方法-具足四力念修金剛薩埵心咒

 

你在修『五加行』嗎?修行的努力不會白費!

 

宗薩欽哲仁波切: 業障可以「扭轉」嗎?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效法阿底峽尊者今天罪業今天懺悔

 

淨界法師 簡歷

淨界法師於民國72年畢業於中原大學機械工程系,役滿之後,進入中國鋼鐵公司擔任機械工程師。時有都市佛學院,因對佛教有好感,遂往參加,講課法師適為慧天老和尚,是為法師初入佛門之因緣。

 

  民國76年淨界法師出家受戒,並就讀淨律學佛院(第一屆),為期3年,受教于達理老法師、性梵老法師等已故尊宿,以及道海律師、果清律師、慧天老和尚等善知識座下,並兼任教務工作之推行,得以親受老和尚之教導,于解門、行門、事務門及性格之陶冶等方面,受益良多,並於民國82年起擔任淨律學佛院教務主任至今。

 

  淨界法師之修學以天臺為宗,旁及唯識、中觀,並匯歸淨土法門。教義之研究以中國傳統佛法為主,其中最服膺《楞嚴經》、《法華經》、《阿彌陀經》等經論,及蕅益大師之思想。並曾於本院、蓮因寺、北部齋戒學會、南普陀佛學院及福嚴佛學院等多處講學,授過之課程有《佛法修學概要》、《靈峰宗論》、《百法明門論》、《唯識三十頌》、《教觀綱宗》、《小止觀》及《彌陀要解》等課程,並已製成錄音帶流通。

 

  淨界法師鑒於末法時期,正法衰微,眾生迷惑、彷徨,亟須佛法光明之引導,使內心有真正之皈依處,因此弘揚正法、續佛慧命,使令佛法的光明得以燈燈無盡、永久住世,至為重要。而佛滅度後,法賴僧傳,是故法師以僧伽教育為己任,課餘之時隨緣講學、參訪,使更多人對佛法生起歡喜,乃至破惡、生善、入理之益,進一步生起廣大的菩提心,同登極樂、同成佛道,是為法師自利、利人之志。

arrow
arrow

    老不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